浅谈重视海洋环境提高船员的环保意识

0引言

海洋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在享受海洋提供给我们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无形当中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致使海洋污染触目惊心。海水质量下降,海洋资源不断枯竭,赤潮频发,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种种现象警告我们,若再不重视海洋环境,人类终将失去海洋这个大家园。

船舶是海洋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征服海洋、江河的工具,没有船舶,海洋文化则失去灵性。但同时,船舶污染也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控制船舶污染,海员负有重要的责任,海员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与海洋相伴,他们是否具有正确的环保意识,能否处理好人类和海洋的关系,对于保护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物的主要类型及危害

1.1油类污染船舶给海洋造成的油类污染主要来源与两种途径:操作性排放和事故性排放。操作性排放是指船员在船舶运输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油废水,包括机舱含油舱底水,油轮的含油压载水及洗舱水。这些含油污水的形成与运输石油的操作工艺和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管理有关。事故性排放主要由于游轮发生碰撞、搁浅、触礁等严重的船舶事故,使所载原油部分或全部排入海中,造成严重的石油污染,甚至引发生态灾难。石油进入海洋后不仅仅对海洋生物的生长、渔业及海水养殖造成危害,同时还会对人类的海岸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的周期往往很长。例如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溢油污染事故,载有约17万吨原油的美国油轮埃克森瓦尔迪兹在阿拉斯加瓦尔迪兹驶往加利福尼亚洛杉机途中,为了避开冰块而航行到了正常的航道外面,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布菜礁上搁浅,导致该轮的11个油舱中的8个破损。在搁浅后的6个小时内,从埃克森瓦尔迪兹溢出了3万多吨货油。阿拉斯加1100公里的海岸线上布满石油,对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约4000头海獭死亡,1030万只海鸟死亡,专家们认为生态系统恢复时间要长达20多年,事故造成的全部损失近80亿美元。

1.2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主要包括散装液体化学品和包装有害物质运输所造成的污染。20世纪50年代开始,散装液体化学品的海洋船舶运输开始逐步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各种有毒物质也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海洋,尽管有毒液体物质的数量远没有石油那么多,但是其毒性及危险性远比石油大。主要表现在:①火灾危险性;②有毒有害物质往往具有很强的腐蚀和放射性,会对人体皮肤或器官产生刺激或有毒作用,危害人类健康;③对岩石或海滩的毒性程度和持久作用以及对风景和娱乐环境的破坏作用。

1.3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船舶生活污水是指:任何形式的厕所、小便池以及厕所排出孔的排出物和其他废弃物,从医务室排出的污水,装有活的动物处所排出的污水以及混有上述排出物的其他废水。船舶生活污水主要包括矿物污染源、有机物污染源及细菌污染源,若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直接排入海洋环境中,一方面会引起海水富营养化,使海洋中一些藻类疯长,微生物大量繁殖,严重时水体会发黑发臭;另一方面由于船舶生活污水中,每毫升含有千百万个细菌,其中很多是病原菌,可能引发大面积的传染性疾病。

1.4船舶垃圾污染船舶垃圾主要是指船舶正常营运期间产生的并需要经常予以处理的各种食品的、日常用品和工业用品的废弃物。船舶垃圾大部分本身并无毒性,但是直接投入海洋环境中或漂浮水而或沉入水下,将影响水域环境卫生,减少港口的吃水深度,有碍航行。据估计,每年约有2.6万吨塑料包装容器和15万吨报废的塑料渔具倾倒入海,因误食塑料制品或被废弃渔网缠绕而死的信天翁、海鸭、海鸥等有100200万只,鲸鱼、海豚、海豹、海牛等海洋动物有10万头。

2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发展的历程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始于1973年,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国家及主管部门的重视,也取得了重大进步,对重点海域进行有计划的治理,组建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网,公布我国海域的污染通报,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组建海洋环境保护机构和执法管理队伍等,1982年我国颁布第一部正式的综合性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并在1999年重新进行修订;198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物排放标准》,198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无不体现国家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防止污染损害发生的决心。

3提高船员环境保护意识的途径

国际上对海洋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也特别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制定并实施保护海洋环境的法律法规,最为人熟知的就是1973年由国际海事组织(LIMO)制定的《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并在随后的时间里经过多次修订,形成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同时,国内海洋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船员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船员的环保意识培养。

3.1提高师资的环保意识要想提高船员的环保意识,首先必须提高参加培训或教学的老师的环保意识。可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师进行环保方面的培训。①学校或培训机构可聘请环保专家对师资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生态知识、环保能力、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态度等;②走访航运企业,了解船公司对《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实施情况及对公司带来的效益;③实现船公司和航海院校的对接,了解船公司需学生具备的环保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以便院校在进行环保教育时有的放矢。

3.2在航海院校中开设相关的船舶防污染课程当前对航海类专业学生防污染教育的力度显然不够。目前驾驶专业学生几乎不开设此类课程,《船舶防污染技术》在轮机专业也只作为一门选修课开设,学生对此类知识了解也就可见一斑。建议航海类院校应专门开设船舶防污染相关课程,在全国的海船船员考试中增加海洋防污染方面的考试内容,以提高船员对防污染知识的重视程度等等。

3.3与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相结合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是根据IS09000质量管理标准转化而成。由于船员教育的国际性和航海职业的特殊性,故环保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航海院校在建立质量体系时,可参照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与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有机结合。

4结语

我国要成为海洋大国,必须重视海洋、善待海洋,与海洋和谐相处,进一步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在航海教育中重视船员的环保意识培养,提高船员的环保素养,在船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举一动中体现环保修养,是当今海洋世纪发展的需要,随着船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相信我国海运一定更加环保,海洋一定更加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环境工程   船员   瓦尔   阿拉斯加   重视   海洋环境   污水   船舶   海洋   人类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