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铝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机理与找矿模型

铝铜矿床的主要矿藏有铜矿、金矿、铝矿等,虽然已经发现大量的铝铜矿床,但是有许多的铝铜矿床还未得到勘探开发。针对铝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机理,可以根据地理上的一些地质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已知的可以形成铝铜矿床的原因和铝铜矿床的成因机理的数据可以找到并发现铝铜矿床的存在。

这样就形成了地质矿产勘查方法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地质参数测量、磁性数据分析、地质钻孔取样等手段对理论依据勘查方法进行验证,证实铝铜矿床的存在。本文对铝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对铝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机理来进行铝铜矿床的寻找。

1 矿床地质特征

铝铜矿床按照自然行程类型可以分为氧化类型矿石和原生类型矿石。氧化类型的矿石中铜矿是以孔雀石、蓝铜矿的形式存在的,同时含有少量的没有完全氧化的黄铜矿、黄铁矿存在。

原生类型矿石中铜矿是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的。按照赋矿岩性可以把铝铜矿床分为腐蚀性斜长花岗岩型、腐蚀性破碎花岗岩型、腐蚀性变质砾岩型、腐蚀性质软斑岩型、腐蚀性棱变型等类型。地表腐蚀性变斜长花岗岩型在矿石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矿床的深部都是以腐蚀性变花岗斑岩类型的矿石为主。这些矿石中含有大量的铜元素,有一些矿石中还会 出现其他矿物元素,如锡矿或者是铝矿等,但是铜、锡矿体一般不会同时融合在一起。铝铜矿床的金属矿物组合主形式是: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它们主要分布形状是细长条状、圆块状或交替出现的网状等综合出现。

铝铜矿床一般会以分带形式显现 :

(1)钾化带,铝铜矿床的发育体内会存在钾化带。在铝铜矿床的形成早期就会形成钾化带,因为铝铜矿床会受到强烈的绢英岩化的叠加作用,所以多数的铝铜矿床内已经不存在单独的钾化带,而是伴有细条状黄铁矿和黄铜矿化。

(2)绢英岩化带,铝铜矿床的有时会对称地分布在距离斑岩最接近的华力西期花岗岩地区出现,铝铜矿床会产生韧性变形和构造破碎的现象,形成圆块状和细长条状矿化。

(3)青磐岩化带,铝铜矿床也会出现在远离平行接触带的华力西期斜长花岗岩中。因为腐蚀变质带与矿脉走向大体是一致的,铝铜矿床会呈现一种沿着矿脉放射状分布的状态。腐蚀变质带于矿脉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通常会有一个过渡区域。过渡区域矿物元素含量较低,并且与非矿物岩石相互混合一体。铝铜矿床的铜含量随着岩性含量升高而降低,说明铝铜矿床的强度与蚀变有着很紧密的关联。

2 铝铜矿床的成因机理

铝铜矿床形成机理主要是有两种 :

一种是以交换为主的方式,通过地质叠加等物理堆积而形成的破碎型蚀变交替矿床。破碎型蚀变交替矿床主要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岩石特有的属性,矿化物会集中的出现在岩石属性明显的位置。特别是在岩石含量少的段内或附近,还有可能是在具有明显岩石痕迹的地方,矿物质进行侵入式渗透,这样便形成了特有的岩石和矿物质混合交替的状态,保持原有的岩石属性但是却含有很高的矿物质。

第二种是以一种矿石为基本基体,其他岩石围绕其衍生。这样的铝铜矿床会有大面积的岩石包裹区。铝铜矿床附近岩石的出现与地质沉淀有关,结构一般出现大规模的破损现象,通常是以条状为主要的分布形式。这样的铝铜矿床会有扭曲的形态,并且会伴随有糜棱岩或者是糜棱岩化带的出现。铝铜矿床通过糜棱岩化带进行矿物质的沉淀。并且矿石中的赤酸盐化现象对矿床的形成有帮助作用。

3 铝铜矿床的找矿模型

利用铝铜矿床对物理探测而出现激电参数异常现象可以大致推断铝铜矿床轮廓和走向,对铝铜矿床进行探测时有些位置会出现视极化参数,这样极巨变化的现象反应了铝铜矿床中在其浅部分含有的矿物质含量极高,同时表现出有一定磁性。利用电流电位进行探测可以明显的看出铝铜矿床的真实走向和形状,这也是铝铜矿床在探测时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推断,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和经验理论分析可以看出,铝铜矿床具备了岩石的属性与典型铜矿的属性特征。铝铜矿床找矿可以结合地质勘探数据和电流勘探异常数值等进行认证分析,这样的方法是根据铝铜矿床的形成而寻找的方法。

4 结语

铝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机理可以对铝铜矿找矿有所帮助,本文对铝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机理的分析最终目的就是寻找铝铜矿,希望对铝铜矿床找矿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水利工程   铜矿   成因   机理   黄铜矿   地质   黄铁矿   矿床   腐蚀性   矿石   岩石   模型   特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