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言语行为理论对会话语篇中“沉默”的解释

"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 “沉默” 话语分析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在分析言语交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非言语交际也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用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非言语交际中的沉默现象,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中涉及很多与会话运作有关的原则(如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原则、关联原则)。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言语取效涉及到语用问题,因此,言语行为理论已成为当今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来源于以下假设: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句子或其它任何表达手段,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比如:陈述、请求、命令、提问、道歉、祝贺等行为。言语行为的特点是说话人通过说一句话或者若干句话来执行一个或者若干个上面列举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的实现还可能给听者带来某些后果。Austin认为,说任何一句话时,人们同时要完成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在语言研究中,人们几乎没有提及,也并不重视“沉默”的研究,然而据Gold-man-Eisler于1967年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日常会话中“沉默”占总会话时间的比例一般在40-50%左右。可见,“沉默”是真实语言中不可忽视的现象。本文旨在对“沉默”在会话中所起的各种作用从言语行为的角度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调查方法

二、“沉默”的内涵

Jaworski(1993尽为“沉默”在会话中具有交际价值,定义“沉默”为位于临界位置的言语形式,与诸如手势、面部表情、体姿等非言语交际形式有本质区别。

因此,要研究“沉默”就必须首先讨论会话,而话轮是会话结构研究的一个内容,会话被看成是“一个话轮序列,其中每个参加者是一个协作的、受规则支配的行为的互动的一部分”。

三、试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会话中的“沉默”

话语“沉默”单独充当一个话轮即当前说话者在结束当前话轮前已选定下一个说话者,但被选者却保持“沉默”,该“沉默”便作为当前的话轮,当前说话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为下一话轮选定对话人。社会学家(Sacks)的研究表明,正在讲话的人对会话的发展有三种控制程度。①通过点名选定下一位说话人,例如He may have better ideas②通过提问题、提请求来选定下一位说话人,由其他人自己做出抉择,例如Who would like to say something about its③完全留待其他参加会话的人自行选择,继续进行会话。这就是毗邻应对,如会话一方进行问候、提问、警告,另一方根据情况做出合适的反应。毗邻应对具有以下特征:一个应对只有一前一后的一轮发话称为始发语和应答语,它们在次序上是不能随意排列的,如问候一问候,提议一认可/拒绝,抱怨一道歉等。始发语和应答语之间有很强的“过渡关联”,该“过渡关联”赋予毗邻应对的答语很高的“结构期望值”,这样位于该处的话轮“沉默”由于关联缺省而变得意义作用非同一般,如下例:"

(1)SS}; By the way (Laughing), You want「…]your presentboyfriend to be[…]your future husband?(话轮1)

S4; (0,5柳(话轮2)

S5: Maybe, you do not understand him[…]now皓轮3)

该例中话轮((1)为询问—认可l拒绝毗邻语对的始发语部分,SS选定听话者S4为下一发话者,根据话轮规则,S4应有发言权对SS的询问给予回答(肯定或否定)。该0.5秒“沉默”便构成了该始发语的应答语。根据毗邻应对的选择等级观点,认为毗邻应对中可以与始发语配对的应答语并不具有同等合适的地位,因此就存在着选择等级;在各种可能的应答语中,至少有一个是优先的,有一个是非优先的。优先的应答语是无标记的,而非优先的应答语则是有标记的。询问的优先的应答语是肯定回答。这样根据“回答优先理论”我们可以推断出例(1)中0.5秒“沉默”为拒绝回答(否定),但是为了遵守礼貌原则(Leech,1983)又不能持否定回答,因此以礼貌等级看比言语否定回答更合适、意义更深远;以言外之意来看,由于谈及的内容是搞对象的事,S4害羞难以启齿,使人感到形象、幽默、有趣。也暗含了S4对她目前的男朋友并不太满意。再如下面的例子:

(2)S2;In my opinion,ability[..]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choosing future spouse(话轮1)

S3 : (0.5柳括轮2)

S2;You[… ]do not speak.I assume[1that silence meansconsent.(话轮3)

在例((2)中,S3的“沉默”从S2的回答中可知(合作原则)她同意S2的观点,对方的能力是择偶最重要的标准。此例表明了“沉默”的同意、赞许的言语行为,其言外之力就是S3也渴望找到一个有能力的丈夫。“沉默”还可表示歉疚、谴责的言语行为,如例:

(3)S1: Can you sing for us?嗽轮1)

S1 ; We can sing(…} together,防轮3)

四、讨论与结语

研究表明:“沉默”这一非言语交际行为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识别,即形式层、交际层和语用层。从分析中,我们得到的另一启示是将该类研究应用于外语教学,但需注意,教师要系统了解“沉默”的类型和功能,以便将此更好地应用于外语课堂教学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论文   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   言语   沉默   理论   礼貌   标记   话语   形式   说话   等级   原则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