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文指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应用化学本科专业是获批的校内第一个工科本科专业,广东经济发展是全国的排头兵,未来广东的经济发展需要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实践教学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适应新形势、具备高竞争力、高素质人才有特殊作用。开展实践性课程的教学研究,探索适合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法,建设实践性课程的资源库,增加实践性课程的各种有效的教学环节,规范实践性课程的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性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显然旧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应用化学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实践教学内容和专业理论几乎各占一半。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

(1)专业基础实验:全部为独立设置的实验,包括无机化学实验64学时、有机化学实验64学时、分析化学实验4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48学时、化工原理实验32学时、仪器分析实验32学时等,使学生掌握实验室与实验安全知识、仪器设备使用知识、实验方案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与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相关的操作及技术,仪器与设备的使用,物质的制备、性质、表征,基本物理量及有关参数的测定等。

(2)职业技能训练:包括现代化学分离技术32学时、质量保证与控制48学时、精细化学品工艺32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新能源及环保技术(综合实验一)48学时、新型功能材料技术(综合实验二)48学时,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化学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和工艺,化学物质的分离,提纯和分析,环境中目标化合物的监测与处理等。

(3)见习、实习:见习分四个学期完成,每次时间为一周,共4学分,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为16周,共16学分,使学生了解化学产品生产流程知识、工厂管理基本知识、工厂车间布局基本知识等。

(4)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开始,时间为一年,共6学分。

我们还专门设置了一门创新创业课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32学时,特别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与我系教师共同讲授,在原有的职业课程中进行深度融合,并传授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经验。

为活跃学生科研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动手能力,积极探索和实践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协调作用和综合优势,对发表论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立项、省、市以上学科竞赛获奖都给与相应的学分认定,可以替代一定的选修课学分。鼓励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积极参加各种层次的竞赛活动。

2构建3个模块、4个层次、1个贯穿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性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大特色。几年来,我们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全程实践的理念来改革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与实践基地建设,实现课内外、校内外课程资源的统整,全面提升应用化学本科工科专业毕业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以此为导向,构建3个模块、4个层次、1个贯穿的实践教学体系。

2.13个模块

一是基础实验教学模块:主要为化学基础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具备对红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质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仪器的实操能力。

二是专业实训模块:本模块包括专业实验和实训实验,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技能,技术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设置有现代化学分离技术、质量保证与控制、精细化学品工艺、环境监测、新能源及环保技术(综合实验一)和新型功能材料技术(综合实验二)等专业实验和实训实验课程。

三是生产与研发能力培养模块: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生产(见习)实习和毕业设计。重点是学生对实际生产和教学流(过)程的熟悉、研发工艺路线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和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基础较好、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参与有课题的老师的科研工作,在老师指导下,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24个层次

将实践教学内容统筹规划,按基础、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分成四个层次:使实践教学内容由基本实验技能掌握,到专业技术与方法训练,再到生产及研发的综合训练,最后结合生产实习进行毕业论文撰写,将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应用型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一个完整的实践教育过程中实现。

2.31个贯穿

见习、实习贯穿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我们分四个学期进行学生集中见习活动,每次一周时间,1个学分,主要到我们签订协议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时间为16周,16个学分。每个学期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分散(或集中)见习,到企业、工厂调研、考察,努力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见习、实习贯穿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根据实践教学内容实施的需要,搭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共享条件平台,实现校企互动和共赢

结合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实验技术为主线,搭建基本实验技术、模拟实训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生产与研发技术实习等三个实践教学平台。

3.1基本实验技术平台建设

依托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化学系广东省化学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搭建基本实验技术培训。平台主要任务:承担化学实验基本技术的教学任务。

学校重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2011年9月建成了花都校区实验大楼;五年来给予化学系实验室建设与改造、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室管理运行经费等20561万元。我系共有实验室建筑面积8343m3,全部用于实验教学面积4264m3,年使用率达95%以上。自2008年起,学院年均50万元给予化学系实践教学中心用于购置实验仪器设备,中心仪器设备总数为1334台(套),总值为621.1万元。近五年来购买设备581台(套),设备台(套)数更新率为41.8%,设备利用率在97%以上。

3.2模拟实训及大学生创新训练平台建设

主要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技术等要求较高,学生进入生产核心部位实习难等问题,重点建设新型材料制备和表征、太阳能电池的组装、节能减排、环境监测、精细化学品工艺等实训工艺路线,用于学生模拟生产实际操作训练和技术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任务。我系获得2013年中央财政专项建设新型功能材料实验室经费200万元,加上学院投入,建设了纳米技术实验室、理论计算化学实验室、晶型药物实验室,新型功能材料实验室,纳米技术与材料实验室晶型药物实验室,环境功能材料实验室,功能配合物研究室,磁性材料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建设了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研究和纳米材料等特色实验室和新型功能材料实验室大学生特色创新平台,购买了大型高精密进口仪器X射线粉末衍射仪、全自动比表面吸附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等。

3.3生产和教学实习平台建设

通过与相关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我系学生提供完善的校内外实践学习环境,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组织双方技术专家共同探讨生产和科研中的问题,既增加我校参与项目研究的教师、学生专业技术实践机会,也提高我校在科研的研究水平,也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动力。

我系正式与广州市标榜汽车用品实业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名露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广州市研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签订协议。近年来,应用化学专业已连续召开几次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邀请合作基地负责人就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建立由企业和高校共同组成实践教学团队,探索适合工学交替,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方案的机制,邀请了企业总经理或工程师来校参与研究人才培养的方案的修订或制定;聘请了企业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工来校开设讲座和交流座谈。各基地企业至今已接纳我院应用化学及BTEC商检专业近800学生人次的认知见习、毕业实习和生产实习等课外实践活动。

4构建学生实践课程考核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质、实践精神、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构建学生实践课程学习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改变单一以成绩为衡量的唯一标准,采用平时表现、实验操作、研究项目等综合成绩评价学生实践课程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4.1课内实验评价

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价:有无做好预习报告,实验态度是否科学、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记录是否规范,是否勤于思考、勤于动手,有无安全意识和处理能力,实验报告是否详细、规范,数据处理是否科学,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分析讨论是否到位等,指导教师给予客观评价。

4.2课外实践评价

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价: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情况,主持或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情况,参与各类、各级竞赛情况,发表科研论文,获得专利、获得证书情况等作为学生课外实践成绩的评价依据。

4.3毕业论文评价

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价:选题(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发展前沿的掌握;研究内容与科技发展、国民经济或国防建设是否相关性,选题是否属学科前沿),文献检索及利用能力(文献引用是否正确、分布合理),开题报告(研究意义、实验方案可行性),论文成果的创新性(新的理论、方法),论文体现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及科研能力,写作能力,论文质量(论文结构、格式规范),答辩能力(陈述的条理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针对性,语音表达)等作为毕业论文的评价依据。

4.4认知见习、实习评价

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价:见习态度,行为举止,精神面貌,遵守规章制度,认真听讲,提出问题,见习报告等方面对见习进行评价。

5结语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获批的校内第一个工科本科专业,我们一直致力于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逐渐建立起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取得良好成效。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整合课程资源、更新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加强与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应用和开发创新领域的联系,逐步加大实践性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加强课程设置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加强现行课程体系中现代教育技术含量、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努力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能够在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新型高性能功能材料及纳米技术行业发挥作用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专业   学时   教学内容   学分   实验室   评价   能力   课程   应用化学   学生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