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投资新观念与思路-综合新能源论文(1)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是中国能源网的一个非常忠实的读者,从中我也得到了很多的受益。今天我想就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谈两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就是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第二个是实现节能环保目标,需要经济驱动力。

一、中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十字路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生产潜力迅速发挥,中国的能源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能源自给率高达94%。

一些主要能源产品的产量逐步跃居了世界前列,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中国在提高能源效力方面也得到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1980年到2000年能源消费翻一番,保障了GDP翻两番的成就,这在世界的经济发展史上也是很罕见的。

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重化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国际制造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高能耗产品迅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再加上低效生产能力淘汰迟缓,使形势发生了大的逆转。能源和主要矿产资源的消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态势,“十五”期间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的高耗能产品成倍增长,“十五”期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增长了大约30%,与此同时钢铁、有色、水泥、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的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左右。

现在每年新增建设面积大约15亿平方米,但是全国迄今累计建成达到节能标准的建筑只有10.6亿平方米,只占全国城镇既有建筑面积的7%。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的汇率大约占世界5%,但是消耗了世界石油的7.8%,消耗了世界原煤的39.6%,粗钢的31.8%,水泥的47.7%。

现在中国不仅资源消耗量大,而且资源效率低。目前,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二大国,但能源总效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大约10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前位,但是国内的生产总值能耗强度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这样,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13.9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05年的22.5亿吨标准煤,5年的增量,远远高于过去20年能源消费增量的总和。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也由过去20年的0.5迅速增加到1以上。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和能源消耗强度的急剧增加,导致了资源、能源对外依存度的迅速上升。

2005年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43.9%,铁矿石达到了50.3%,相应地环境状况急剧恶化。目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还在美国之后,为世界第二。

而国际能源署估计,到2010年,甚至之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就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重要十字路口,一方面按照远景规划到2020年,国内的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的投资将产生大量的新增资产,近年投资率连年超过了40%,2006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接近11万亿元,和国内的生产总值之比达到了53%,随着消费的升级,居民人均占有住房和私人交通、家用电器也在迅速增加。每年大量增加的新增资产的耗能水平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产生影响。

如果不迅速在技术标准、能耗标准和法律框架内制定综合系统的能源战略,采取经济激励政策,降低能耗强度和提高环保标准,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陷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泥潭,在未来几十年被锁定在代价高昂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之上。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产生了巨大的资产增量,巨大的增量就可以做大文章。

在巨大的新增能源中,我们有可能通过大范围技术创新和采用世界先进技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发展清洁能源,可持续能源,使能源结构得到改善和升级。生产设施和居民耗能消费品的能耗水平高,在另一面就是可节能的潜力大,如果我们能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经济建设中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道路,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培育节约型消费的养成,创造和采用先进节能技术、节能产品,这有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为此必须加快对能源、环境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国家层面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综合政策,并保障实施,使中国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时期,如果沿着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增长轨迹走下去,不仅这一过程本身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程度使全社会无法承受,而且逐年沉淀下来的可能不是财富而是包袱。如果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交通运输   标准煤   能源   增量   新能源   生产总值   中国   消耗   新观念   消费结构   思路   经济   资源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