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科面临的三重挑战

在当前新媒体发展、媒介融合加深的传播形势下,新闻传播学科面临三重挑战:

第一重挑战是范式转移。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有一个学术共同体,就会有相应的范式;在范式研究中,理念、价值观、方法、手段等相对来说都会有一种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但是,当这个范式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一种现象叫范式弱化, 原来的范式可能就不适宜解决现实问题了,这时就需要有一个范式转移。在传播学领域,其实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网络时代,原来的大众传媒及大众传播時代生成的理论,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境。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时代的理论在网络时代的适用性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沉默的螺旋议程设置等理论。再比如大众传媒时代的一些记者、媒体领导者,可以通过他们对社会、议题的理解做一些舆论引导,这样民众的思想观念就会跟着他们走。但在互联互通的时代,大家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利用各种途径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时只靠几个人或者几个核心人物设置一些议题引导舆论,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重新尝试寻找新的范式,这是一个我们要面临的范式弱化、范式转移的挑战。

第二重挑战是我们本身还面临一种理论自洽的挑战。因为我们处在中国的语境中,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传播人才问题。当然,应该是培养为我所用的新闻传播人才。那么,怎样培养为我所用的新闻传播人才呢?不可能与西方的理论体系是一样的,我们以前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和思想,大部分是从西方接受过来的,现在需要的是以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理论来培养人才。那么,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理论是一种怎样的具有理论自洽和说服力的科学体系呢?它的核心是什么?比如,我们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记协换届代表时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可以说,这四个向也是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的核心思想。怎样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需要保持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怎样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我们在做新闻舆论工作时,出发点要与党和政府确立的方向保持一致。例如,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的目标保持一致,包括你的新闻价值取向、核心价值观、正面的舆论引导等等。这些都是现实的要求,也是一个理论问题,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解释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接受,不只是从一个概念、一个层面去解释,而是能够给他们一种足够的说服力。这个足够的说服力怎么来呢?因为许多变化是动态的,所以我们不能给出一个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理论或答案。这时就要求我们要有理论创新。中国传媒界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理论创新还面临许多挑战,也有许多机遇。怎么办?如果按照传统学科的研究方式,只是在传播学领域做研究,这是不是最适宜的一种方式?是不是应该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一起协同创新,这样才能把我们面临的一个个理论难题很好地解决。

第三重挑战是新闻传播学科与大学的发展理念是否相吻合。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是非常快的,现在有许多统计,在许多资料上都可以查到。比如,据统计,到2015年底,全国有高等院校2824所,其中681所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占全国高校总数的四分之一;在985211高校中开设新闻传播类学科的高校占比55.9%。从这里可以看出:一方面,各高校对新闻传播教育是高度重视的。另一个方面,在这么多学生进入新闻传播专业之后,我们是不是有足够多的理论、方法和资源给他们,让他们掌握足够多的技能,能够真正成为新闻传播领域里的有用之材?这里有一些问题,比如在传统的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类学科可能是处于相对边缘化的位置,其他一些传统学科可能更有积淀、更有优势。新兴学科如何在综合性大学得到更多的重视,更多的资源?有一种说法是新闻无学,或者说传播学许多东西都面临着变化,不像其他学科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相关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具有适用性。新闻传播学科处于一种不断变化之中,在大学处于什么位置,以及这个学科本身的重要性,怎样把他们结合起来,不让这个学科边缘化,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所以,对整个新闻传播学科来讲,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在网络时代如何发挥新闻传播学科的影响力和优势,我们需要认真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论文   文学论文   资讯传播学   学科   范式   传播学   新闻   网络时代   说服力   中国   舆论   正确   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