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

印度文学的中国承受史,在世界文学交流史上有着特殊位置,所以越来越遭到中外学者的注重。品学网论文网为您编辑了“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

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

普通以为,中国承受印度文学始于东汉的佛经汉译,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对印度文学的承受呈现了全新的场面,既包括以泰戈尔、普列姆昌德等代表的印度现代文学,又包括印度古代文学。我们对现代以来中国学者对印度古代文学的翻译、引见、研讨、吸收、运用,合称为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承受。研讨现代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承受,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它不但能够彰显汉末至宋代的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第一次承受,而且,随着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再承受研讨的深化,关于我们比拟文学研讨、中国文学史和中外文化关系史的编写,都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一、印度古代文学再承受的两次高潮

自1970年代起,中国学术界悄无声息地陆续出版了一批有着特殊学术史意义的书籍。囿于信息局限,据不完整统计有:

《佛教与中国文学》,张曼涛主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讨》,王国良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唐前志怪小说史》,李剑国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六朝志怪小说研讨》,周次吉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中印文学关系源流》,郁龙余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佛教与中国文学》,孙昌武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孙昌武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禅思与诗性》,孙昌武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佛教文学精编》,陈允吉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佛经文学粹编》,陈允吉、胡中行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文坛佛影》,孙昌武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古典文学佛教溯源十论》,陈允吉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讨》,吴海勇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佛经的文学性解读》,侯传文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4年;

《梵典与华章》,郁龙余等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拟研讨》,王立著,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佛教与唐五代文言小说研讨》,俞晓红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佛心梵影——中国作家与印度文化》,王向远等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佛教与中国文学论稿》,陈允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论文   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   印度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   佛教   佛经   北京   上海   出版社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