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专业轨道交通课程教学内容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轨道交通行业飞速发展,截至2014年底,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突破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预计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同时,许多大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全国已批准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达40个,到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要达到近6000公里的规模,在轨道交通方面的投资将达4万亿元。其中山东科技大学两个校区所在的城市青岛和济南也已开展轨道交通设计及建设等工作,其中青岛在建轨道交通线路总长达260余公里,济南也已批准两条线的建设工作。这就为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由于历史原因,山东科技大学在2001年成立交通工程专业后,专业设置以公路交通为主,基本没有设置轨道交通的相关课程,就业及考研面较窄,并不能适应目前飞速发展的轨道交通急需人才的需要。

二、国内高校轨道交通课程设置

原铁道部所属高校由于特殊优势,轨道交通专业发展较为成熟。交通工程专业的重点大学以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为代表。其中,西南交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分有城市公共交通方向分支,专门开设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两门课程;而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铁道工程方向模块、城市轨道交通方向模块、桥梁工程方向模块及地下工程方向模块等众多模块,下辖一系列课程。北京交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又可以分为城市轨道交通、交通工程两个大的方向,而与之相关的土木工程专业又有铁道工程和城市轨道工程方向。同济大学的交通工程专业也分为交通工程、道路与机场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四个专业方向,围绕着这四个方向在培养方案中开展一系列专业课程。此外,专业院校如石家庄铁道大学的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更为明确,全是以轨道交通工程为核心开展教学,具有鲜明的轨道交通特色。

日前,山东省内专门设置轨道交通专业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学校还不多。其中,发展较好的为山东交通学院,其于2014年初成立轨道交通学院,下设三个本科专业,分别为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自动化三个专业;此外在土木工程学院还设有土木工程专业的轨道工程方向。作为专业院校,其看中的正是除正在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青岛、济南外,更看重的是未来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的应用市场潜力(规划的城际轨道交通网涵盖全省17市,总里程3753公里,其中,新建2385公里)。

三、我校的轨道交通课程的先决条件

山东科技大学作为山东省省属重点大学,工科优势突出,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在青岛、济南、泰安三地办学。学校在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岩土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2014年1月,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的成立,为交通工程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大交通的背景下,以立足青岛和济南,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交通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前提下,非常有开展轨道交通相关课程乃至设立轨道交通专业的必要。

由于传统的铁路交通专业需要较深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延续,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刚刚兴起且发展势头迅猛的朝阳专业,更适合类似于山东科技大学这种轨道交通专业背景较弱的学校建设和发展。

在交通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总体不变的前提下,以苏会锋老师为代表的交通工程系部分老师把起先和许多专业课程有较多重合内容的选修课城市客运交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授课内容逐渐向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倾斜,2011年,在新的本科培养计划中把此门课程改为轨道交通,学时为36学时。截至目前,业已进行了三届学生的教学工作,总体效果较好,但是目前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内容设置问题及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如何展开等问题。

在教育部规定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明确说明把轨道结构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管理三门课程放入其中。三门专业课涵盖了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和管理三个大的方面,对于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来说,也是最需要开展的课程。

四、轨道交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

前期的轨道交通课程授课大纲中,更多的是以轨道工程内容为主进行讲授,课程体系的前后衔接较弱,加上实习实践条件尚不成熟,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在国家当前强调重基础、宽口径、大纵深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下,兼顾山东科技大学的交通工程专业的实际,以服务青岛和济南、服务山东为主要目标,对轨道交通课程进行了重新调整。

(一)轨道交通课程教学目标

目前在有限的课时内的轨道交通教学目标是:在重理论、强调实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的前提下,以让学生能够了解轨道交通系统并且掌握轨道交通的结构设计、开拓学生的就业及升学方向为基本任务;为不远的将来设立交通工程轨道交通方向乃至成立轨道交通专业积累经验,以服务于青岛,服务于济南、山东乃至于整个轨道交通行业为最终目标。

(二)课程设置

由于交通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每四年修正一次,目前对专业进行大的调整较为困难。由于轨道交通是一门十分复杂的系统学科,牵扯到线路规划、轨道工程、信号、电力、运营等众多方面,需要一系列的专业课程与之配套,而目前轨道交通的课时有限,仅为36个课时。若只从总体上进行轨道交通系统概论的讲授虽然系统性强但深度不够,所以必须要有所侧重。

自设置交通工程专业以来,我校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偏向于交通土建工程,设置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制图与CAD、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工程测量、桥梁工程等交通土建主干课程。且目前的毕业生更多就业及升学方向分别为工程单位、地方路桥公司、各交通大学的交通土建相关专业。目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范围内,全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以地铁和轻轨的规划及建设、建立并完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为重点,所以轨道交通应以地铁和轻轨交通的结构工程基本知识及结构设计为授课重点,兼顾轨道交通系统总体介绍及初步规划设计。其中在结构工程授课中要突出强调轨道工程,突出车站,要求学生掌握主体结构设计,而对施工及运营只做简单了解。除轨道交通课程外,后期的隧道工程课程中,可以适当补充轨道工程的施工内容。

(三)教材选择及建设

教材方面,对于少学时而又重点突出的轨道交通教材目前较少,可以西南交通大学编写的《地下铁道与轻轨交通》及同济大学编写的《地铁工程》为主要教科书,同时参考同济大学编写的《轨道工程》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编写的《轨道交通系统概论》,后期有必要综合几种教材,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编写合适的轨道交通教材。

(四)实习实践教学

除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中,加入轨道交通的实习内容,除进行正常的集体性实习之外,针对集体性实习学生多,管理困难,实习效果较差等缺点,充分利用青岛在建轨道交通的便利条件,利用节假日,分期、分批安排学生到地铁公司、各个地铁施工标段进行集中性实习,吃住在现场。积极和实习单位沟通,了解单位的需求,并有针对性的制订实习计划,让学生不但在实习过程中能学到知识并且也能真正的帮助到实习单位,从而形成良好的循环效应。实习结束后,要求实习学生在班级进行公开讲座,讲述自己的实习体会及感受,讲述存在的不足及收获,同时在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以便更好的在有限的课程时间范围内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的欠缺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和实习单位、实习学生沟通,针对性的改进课程教学内容。

截至目前,本学年的学生和青岛地铁公司及相关施工单位的互动效果良好,实习基地不断扩大,非常好的补充了课堂教学。

五、结语

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工程专业轨道交通课程内容改革仅是刚刚开始,随着教学经验的进一步积累及市场的检验,相信会有更多问题去研究和解决,但是前景也会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交通运输   轨道交通   课程   交通   工程   专业   教学内容   青岛   山东   轨道   方向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