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1 我国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基本情况介绍

过去由于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战略部署的调整和我国经济结构的日趋完善,中小企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不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并且遇到了很多的阻碍,比如说国家制度和政策的限制、融资困难、科技发展水平有限、经营模式滞后等问题,总的来说,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问题是影响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资金问题是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再加之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比较淡薄,财务管理的措施也不健全,这让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和功能没有办法充分得到发挥。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方面,因为中小企业的征信问题和国家金融体制建设不到位等原因,让中小企业获得银行的信任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和资金支持更难。另外,中小企业的会计专业化水平、自身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应收账款的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方面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所以,中小企业应该重视内部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以避免和化解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让中小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2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

2.1.1 缺乏信用观念,筹资渠道单一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信用体系也不是很完善。很多的中小企业没有信用观念,在交易和筹资过程中拖欠贷款现象频繁,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一定程度上的存在、地方政府的过分干涉以及对企业失信行为惩治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中小企业想办法逃避银行债务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也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在银行和金融行业中的整体形象。而且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金积累有限,再加上很难向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抵押质押担保,中小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存在不规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不理想,信用状况无法进行客观评价,一旦中小企业发生违约行为,银行和金融机构将会无法收回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导致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加强自身的信贷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和门槛,使得惜贷行为越来越普遍。由于直接融资渠道只针对少数满足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造成中小企业多数的融资过分依赖于银行的信贷,从而将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转嫁给了银行系统。国家目前对于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经营成本较高、风险较大,而且需由银行独自进行承担,这样就会加重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负担和风险程度,同时因为不良贷款的税前核销制度比较严格,为迎合系统内严厉的经营问责和绩效考核管理,银行需要面对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双重压力,因此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的热情并不高。

2.1.2 抗风险能力差,资金严重不足

中小企业规模小,往往没有建立较为健全独立的多元筹资体系渠道,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及健全的财务制度,致使企业的自由资本少,资产负债率高,借贷能力不高,经营风险大。并且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环节上的筹资成本增加,但凭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很难提供质押物、抵押物,且不论数额大小均要走完整的手续流程,手续的繁琐让不少中小企业没有信心,导致中小企业担保难、筹资难。

2.2 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 投资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投资决策信息匮乏

投资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很多的投资者对于财务甚至一窍不通,因而很难使其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考虑,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而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知识水平和投资经验有限,鉴于自身能力和投资眼光的限制,也很难为投资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投资信息。许多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处理不被重视,深层次的去分析处理财务报表中反映的问题和隐含的信息也往往被忽略。中小企业在人、财、物方面都有先天的劣势,从而影响了其获取投资决策信息的渠道。

2.2.2 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

中小企业往往没有科学的财务预测、决策、预算、分析机构,容易进行盲目跟风式的投资,对企业自身的资金结构、投资规模、建设周期和资金获得渠道等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在项目的建设和经营过程中一旦面临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中小企业就难以进行应对。如果国家对银行信贷进行收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就会导致中小企业的后续资金无法按期到位,中小企业就会进入到进退两难的境地,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小,它们的借贷投资比例比大企业要高。而中小企业往往热衷于短期目标,故经常会尽快收回资金,因此,企业后续发展能力较差。

3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增强企业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尽量把资金用于投资回收期短、风险相对较低的项目,以提高资金获益率,同时大力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来源之一应该是民间资本的投资,具体体现了经营者持有股票和完善公司的组织结构。除了民间资本以外,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和渠道还有社会基金、保险资金等。中小企业的相关投资公司出具多少资本金,中小企业就能够在银行长期贷款等额的资金,并且由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进行担保。中小企业要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举债,以满足企业投资的需要。为满足中小企业投融资的需要,企业在自身资本积累增长的同时可以有所举债,但是要科学合理地融资,减小融资风险,优化资本结构,使融资风险控制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中小企业还应该理性投资,科学合理地做好财务战略决策。在做投资决策时应慎重,不能随意和盲目。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资本的积累,领导者应该考虑投资项目的多元化,尽可量把投资风险降至最低。同时,对项目投资的程序要规范化、科学化,计算资金时间价值并对投资盈亏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此外,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应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增加渠道,间接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降低条件和门槛。比如说商业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可允许中小企业将存货和应收帐款或者专利权等作为抵押品予以贷款。

3.2 科学进行投资决策,规避投资风险

对于已有投资,应规避高风险投资行业,如经济危机以来,劳动密集型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应实行瘦身战略;对于新增投资,企业应合理借鉴金融衍生工具,通过金融衍生工具所特有的对冲以及套期保值的功能,对利率、汇率等不利的变动因素所造成的风险进行有效规避;对于对外投资,在金融危机这个大环境下全球将逐步进入资源为王的时代,纸币贬值已是大势所趋,这里的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高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产品。中小企业要慎重地选择投资策略,从企业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来看,中小企业也并不是要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为中小企业要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所以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即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中小企业的追求。对外投资项目的选择,也可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

3.3 全方位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能力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内部资金循环的机制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中小企业只有各方面共同参加,共同管理,才能消除阻隔企业的资金运动,为此,中小企业应建立以财务为中心,将生产、计划、销售、采购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整套的资金管理保证体系。中小企业可以在现金流量比较充裕的情况下选择多进行项目投资,并且将资金集中投向优势项目和发展前景较好的项目,而在现金流量紧张时,对投资规模进行合理的控制,尽量投资一些周期短、回报高、收益快的优质项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资金,积极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核心作用,尽最大努力使企业资金投放少,回收快,以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其综合性非常强,它贯穿于中小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每个环节,它是企业管理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项内容。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足够重视,会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降低中小企业的管理成本,便于中小企业更好的融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所以中小企业应该对内部财务管理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论文   财务管理   财务其它   商业银行   探析   融资   对策   中小企业   贷款   资金   风险   财务   我国   银行   项目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