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的判断及其评价

中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的判断及其评价 中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的判断及其评价 中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的判断及其评价

本文是对于我国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其作用的调查汇总报告,此项调查是我们从2000年初开始,在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对有关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的问卷调查的一部分。本项调查主要针对企业对预算管理科学性的评价、预算编制工作的组织情况、预算编制的种类及方法、预算控制情况和预算调整情况五个方面问题,共发出问卷234份,收回77份,回收率为32 9%。我们对每道题目分别进行了无效问卷的剔除,下文中列出的合计数栏中填列的均为有效问卷数。从回收的有效问卷所代表的企业来看,涉及九大行业。这些企业分布于东部、中西部和老工业基地。整个调查从问卷设计、寄发、回收到汇总分析,历时大半年。我们认为,本次调查的结论,可以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中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与未来发展提供线索和有益的思考。

一、对全面预算科学性的评价

表1 对生产经营计划与全面预算哪个更科学的评价

从地区差异看(见表2),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全部认为全面预算更加科学,老工业企业较早的引进了预算管理、目标利润管理等科学的管理方法,执行时也较为有力,对于加强内部管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因此,它们在这方面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企业在这一点上均未达成共识,仍有百分之六强的企业认为生产经营计划更科学。

从资产规模差异看(见表3),资产规模大于1亿元的企业对全面预算的选择率高于资产规模小于1亿元的企业11个百分点,可见,在全面预算的科学性方面小企业认识不足。大企业面对市场主宰企业的严酷现实,以生产为中心的生产经营计划的不足之处暴露得十分明显,因此大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的要求更迫切一些,而且大企业也有较为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来开展这项工作。对于他们来说,由于存在大量的现金流量,进行全面预算的收益大于成本。而小企业可能因为一方面企业领导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较为简单,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均受限制,实施全面预算缺乏必要的条件和动力,相应的对预算科学性就无法做一个较为明确的结论。

二、预算编制工作的组织情况

这部分题目主要反映企业预算工作的负责机构及其构成、预算编制的过程以及职责权限划分等预算工作的组织情况。

1 企业有无专门的机构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和考核工作及该机构的名称

对于本题只有42 9%的企业进行了回答(见表4),这表明,中国尚有相当部分企业未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从行业差异看(见表4),石油行业建立专门的预算负责机构的企业达100%,这与石油企业

规模较大,对实行全面预算的要求高有关;商业行业建立专门的预算机构的企业比例次之,达57 1%,这是因为商业企业面对最为明显的市场竞争,因此对自身全部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的要求较高。纺织行业建立专门的预算负责机构的企业比例最低,仅为16 7%,这与前一题对于全面预算科学性认识的不足有关,也与纺织行业这几年经济持续低迷,生存已非常困难,根本不具备预算管理条件直接相关。在做出回答的企业中,石油行业有66 7%的企业以预算委员会为专门负责机构,商业行业有75%的企业的预算负责机构是预算小组,建设行业有50%的企业的专门机构是预算处,从调查的补充资料中可以看到,其他企业的预算管理机构大都设在财务部门或计划部门内。

从地区差异看(见表5),老工业基地有80%的企业成立了专门的预算负责机构,明显高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且预算机构的主要形式是预算委员会。老工业基地在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方面确实比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完善,这与上一题中老工业基地对于预算的认识是一致的,也与其长期以来在财务收支计划管理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并牢固的确立了事先规划、控制观念有关。

从资产规模差异看(见表6),大规模企业建立专门的预算负责机构的比例高于小企业近40个百分点,可见随着资产规模的增大,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的要求会越来越强烈,而设立专门的预算负责机构以确保预算的合理制定、有效执行相应得到重视。

2 预算指标的最终决定权

制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是公司董事会的职权,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是股东大会的职权,这是《公司法》有关条文的规定。这种规范在中国企业预算实务中是否得到贯彻,这是我们试图了解的问题。从总体上看(见表7),由总经理(经理)做出最终决定的企业比重最大(43 3%),由董事会最终决定的企业数量次之(30%),由专门的预算机构做出最终决定的企业明显少于前两者(仅为16 7%),仅有11 7%的企业由财务部门对预算指标做出最终决定。这种现状与我国企业不甚健全的治理结构相关。

从行业差异看(见表7),⑴纺织行业由董事会做出决定的企业占100%;⑵石油行业和建设行业由专门的预算机构做出决定的企业比重最高,分别为66 7%和40%,这种由专门机构决定的预算指标,可以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具有更高的科学性;⑶商业行业由总经理做最终决定的企业比重最高,达80%,可见商业行业的总经理对企业经营拥有较高的控制权。

从地区差异(见表8),无论哪个地区,由总经理做最后决定的企业比重都最大。⑴老工业基地对专门预算机构的选择率在三个地区中最高,而对财务部门的选择率最低,中西部地区则正相反,可见,老工业基地在预算权限的划分上更加科学一些;⑵东部地区对董事会的选择率是三个地区中最高的,说明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东部地区在治理结构的建设方面已走在了另两个地区的前面。从资产规模差异看(见表9),⑴不同规模企业对由董事会做出最终决定和由专门的组织做最终决定的选择率接近;⑵大企业由财务部门做最终决定的比例明显小于小企业。因为大企业业务复杂,财务部门更加难以胜任独立决定全面预算的任务,各部门间对于预算的不同观点也更加需要更高层次的领导或机构的协调;⑶小企业中由总经理做出最终决定的企业比例明显小于大企业,原因是小企业建立时间短,建立之初就依据较为规范的治理结构而进行管理,而大企业的总经理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一直拥有较多的权利,即使试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未改变这种状况。

三、预算编制的具体内容及方法

这部分问题的答案反映企业具体预算编制情况,包括目前已编制预算、目标利润的确定权归属情况,能够反映出中国企业现有预算工作的细致程度和科学性。

1 目前已编制预算的具体内容

全面预算是一个由各种具体预算有机联系起来的预算体系,各企业根据业务特点和自己编制预算的能力选择具体的编制对象和重点。从总体上看(见表10),⑴编制管理费用预算的企业最多,其次是编制销售预算的企业。可见,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企业对于节约费用提高效益和对销售做出事前预测与安排都相当重视。⑵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投资收益预算、现金流量预算、资本支出预算的企业较少,其中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的企业最少,可能的原因是企业没有发现该预算的作用究竟是什么,编制投资收益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的企业比重较小的原因是,投资业务和资本支出业务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并不是经常业务,而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的企业比重少的原因是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难度较大。

从行业差异看(见表10),⑴建设和商业是两个较为特殊的行业,总的看来,这两个行业预算编制重点非常突出,但它们的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度不如其他行业,大多数预算的编制比例远远低于平均水平。一方面,建设行业的销售预算和销售费用预算编制比例明显低于生产预算,相差60个百分点,而商业企业正相反;另一方面,这两个行业的人工预算编制的比例都是各行业中最高的,因为商业和建设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人工预算在成本预算中占主要地位。这些都反映了两个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特点。但在管理费用预算上两者有显著差异,商业企业全都编制管理费用预算,而建设行业仅60%的企业编制管理费用预算,在各行业中排在最后,可见目前建设业管理控制并不严格,而商业企业则面对激烈竞争而不得不进行严格的费用控制。在预计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编制方面,建设业的编制比例在各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商业企业则都选择率最低。在买方市场的行情下,商业企业受到各生产企业的优待(如货款支付方面),现金并不是商业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商业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比例最低。⑵其他行业中,农垦行业投资收益预算的编制比例极低,化工、机械行业在三张预算报表的编制方面选择率高,除此以外的各行业对各种预算的选择率和选择集中情况与平均水平较为接近。

从地区差异看(见表11),⑴在各项与生产有关的预算中,老工业基地的编制比例都是最高的,如生产预算、采购预算、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制造成本预算,而在销售预算和销售费用预算中,东部地区的选择率都最高,中西部地区在这两方面预算的选择率都最低。从东部和老工业基地的预算编制可以看出各地区企业对于生产和销售重视程度的差异;⑵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预算方面,三地区选择率较为一致,且都较高,可见对于这两种较常发生的费用,各地企业都较为重视;⑶在营业外收支、资本支出、投资收益预算方面,老工业基地比另两个地区做得多,可能的原因是老工业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较多的这些方面的资料与经验,而且老工业企业较早应用预算控制,在预算编制与执行方法上都成熟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只有在企业不仅掌握充分的资料而且具有一定的预算编制经验时,对于这些较少发生、较难预测的项目才有可能编制预算。⑷在现金流量预算方面,中西部地区的选择率最高,可见他们在资金短缺问题上形势最为严峻,因此更加关注这一预算。

从资产规模差异看(见表12),小企业编制各种预算的比例都低于大企业,这与业务规模对编制预算的要求程度以及企业自身编制预算的能力都有关。大企业出于管理控制自己较为庞大的资产和经营活动的目的,更加需要编制全面预算,进行总体规划。

2 预算编制出发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论文   财务管理   财务分析   中国企业   科学性   工业基地   预算   预算编制   差异   现状   比例   评价   机构   商业   行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