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源公司跨国收购的动因探悉

摘 要 随着我国 经济 持续快速 发展 ,我国资源公司也加快全球化的步伐,积极参与到国内国外两个资源市场的竞争中。跨国收购作为全球化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成为我国资源公司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分析 我国资源公司跨国收购的动因有助于了解跨国公司形成的原因,并对我国公司的跨国收购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思。

关键词 资源公司;收购;动因

目前 ,我国资源公司正积极参与全球收购,其中既有经济全球化的外在动因,也有增强实力,追逐规模效益的内在动因。

1 中国资源公司跨国收购的外在动因

1.1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提供平台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有利于促进资源要素从低效率国家向高效率国家转移,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它使得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成为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既是推动跨国收购的巨大动力,也是跨国收购和跨国经营的必然结果。随着国内外市场逐步开放,我国公司将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更大的市场机遇,促使我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到国际市场求生存、谋发展、开展兼并和收购,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我国紧缺的矿产资源。

1.2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使资源公司加快开发利用国际资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主要矿产品的消费量迅速增加,而我国资源储备和保证程度偏低、资源品质较差且日渐枯竭,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进一步加大。目前,我国36%石油、53%的铁矿砂、74%的铜、50%的氧化铝、55%的镍、87%的钴依赖进口,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资源严重依赖进口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全球主要矿产储量充裕,资源保证程度高,生产能力富余,开发利用成本低,尤其是一些先进技术的成熟与推广 应用 ,扩大了世界范围内可利用的矿产资源量。同时,随着后 工业 时代 的到来,主要发达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消耗量逐渐下降。因此,国内环境的变化要求我国资源公司抓住机遇,加快开发利用国际资源,取它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对外投资、国外建厂、兼并收购等参与国际资源市场竞争。

1.3 相关 法律 法规的完善为我国公司开展跨国收购提供保障和支持

近年来,我国加大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2004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强化投资自主权,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国公司进行境外投资。国家有关部委也先后出台了多部对外投资政策法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10月发布实施的《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对于 企业 不使用政府投资的项目。不再实行审批制,而是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也放松外汇管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外汇额度。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企业跨国投资专门开办了海外投资险。国家财政部也借鉴其它国家支持本国企业向海外拓展的做法,在符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的前提下,给予适当财政支持。最近,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制定《海外投资法》、《海外投资保险法》等相关法律。

1.4 有利于将外汇储备转换成资源储备

作为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截至 2005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 7110 亿美元。巨大的外汇储备意味着巨大的 金融 风险。因此,推动 企业 开展跨国收购,获取海外矿产资源,借助市场的力量,将外汇储备转换成石油、金属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资源储备来规避风险,对我国金融安全和资源安全具有双重意义。

2 中国 资源公司跨国收购的内在动因

集团公司是跨国收购的主体,经过多年的 发展 ,我国一些集团公司已基本具备了开拓国际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据最新一期《财富》杂志公布的名单显示,我国已有15家大型集团公司跻身全球500家大公司的行列,其中中石油等三家位列前50强。这些大型集团公司可以运用它们在资金、人才、市场和知识方面的优势,率先开展跨国收购及海外投资。

2.1 中国公司开展跨国收购是同国际资源巨头竞争的需要

2.2 开展跨国收购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发挥协同作用

跨国收购的目标之一就是获得规模效应,即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收益增加的幅度要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随规模扩大而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收购带来的大规模生产可以让公司使用更加先进、高效的专用设备;提高专业化分工及标准化作业水平;减少管理费用并通过大批量地采购节约成本。有关数据显示:雪佛龙石油公司与德士古石油公司合并后每年可削减成本约20亿美元;埃克森石油公司同美孚石油公司合并后年节省开支约 46 亿美元。规模化,上下游一体化能够进一步强化资源公司在世界 经济 波动中的抗风险能力,并带来了巨大的协同效益。

2.3 开展跨国收购目的之一是获取核心技术与专业人才

核心技术与专业人才是一个公司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越来越短,一个公司如果不能拥有核心技术与专业人才优势,必然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但如果公司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开发核心技术,不仅风险大、代价高,而且周期长,因此,收购是短时间内迅速获得核心技术与专业人才最便捷的方式,而且越来越多的跨国收购的目标瞄准的是被收购公司的人才、技术和该领域的专业经验。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在2004年12月曾说:“我们通过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获得的最宝贵财产是其世界级的管理团队和他们丰富的国际经验”。

2.4 开展跨国收购有利于突破各种限制与壁垒,拓展市场范围

实行跨国经营,拓展市场空间,必然会遇到所在国家的各种限制与壁垒,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公关成本,通过跨国收购,能够使企业的存量资本与外界现有经营体系更为迅速地融合汇集,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减少进入新领域可能遇到的障碍。

尽管跨国收购是我国资源公司提高竞争实力、获取紧缺资源,取得规模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我国资源公司跨国收购起步比较晚,同国际大型资源公司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国内的相关政策、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我国资源公司开展跨国收购必然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

参考 文献 :

[2]. 丁继平.跨国并购催熟国企改革.《 中国 外资》2005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论文   工商管理   企业战略   动因   中国   资源   公司   矿产资源   外汇储备   规模   我国   国家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