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技工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体系探究

财务管理课程综合了管理、经济、金融等专业知识,作为应用型学科具有理论抽象、计算复杂、实用严谨等特点,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培养具备财务金融知识和应用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财务管理课程自身的交叉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求技工院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社会环境的发展,不断吸收新知识和新办法,用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现代企业人才的需求。

1 技工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实践教学体系不够科学系统

目前大部分技工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更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实践教学的设置受到强学术性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和组织松散,缺乏恰当的连接,使实践教学的范围变得狭窄,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教学的时间也受到限制,最终导致学生难以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偏离了培养具有管理能力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

1.2 教学方法、考核环节设置单一

当前财务管理课程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心,以单一课本为对象,以学生记忆为手段,以形式考试为目标。这样的教学方法受限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单向的分析讲解不能有效的将信息传输给学生,学生接收到的只是枯燥的知识,无法在课堂上消化完全,思维能力受到束缚,教学效果差。而通过期末考试进行考核的方式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应付心理,本末倒置。学生不注重日常的积累,所学到的知识不扎实,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更谈不上创新。另外,考试内容取材于单一的教学课本,灵活性较差,不能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效果,不利于学生校内夯实基础的培养。

1.3 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的投入不足

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服务基础,能帮助学生熟悉企业工作的大环境和流程,了解企业的具体管理要求,还能深化学到的理论知识。目前大部分技工院校都加大了基建投资,拓宽渠道建立教学实训基地,但在实际的建设和教学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软件、硬件设施远达不到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影响教学的设计、进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4 教师欠缺财务管理实践能力

财务管理课程的实用严谨性要求授课教师应该具有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包括手工操作、软件运用、网络应用等能力。但部分技工院校教师从学校毕业再进入学校教学,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不足,工作过程又缺乏必要的岗位培训经验,在教学工作中不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这些能力的短缺致使教师难以把握教学的整体安排和掌控细节,出现教学浮于表面、授课形式化和侧重于理论等现象,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展开和教学的最终效果。此外,部分技工院校没能正确的衡量财务管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工作量,科学合理的进行分配,也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1.5 生源基础差,学生不善于与教师沟通

为了能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造成的市场需求空缺,技工院校不断扩招,致使生源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主性。许多技工院校学生来自于农村、贫困或单亲家庭,在家庭中的受重视程度和接受到的家庭教育远不及同龄的中学生或大学生,存在自信不足的现象。技工院校没有升学的负担和压力,学习氛围不浓厚,导致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能独立完成,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师,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盲点,出现知识面断层。

1.6 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

与企业的联系不紧密首先体现在对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认知上。许多人片面的把实践教学等同于外出企业参观学习,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对于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程度。开展的实践活动大多目的不明、形式单一、内容匮乏,最终流于形式,不仅达不到教学效果,还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厌恶情绪。另一方面,企业也因经济利益和业务原因,拒绝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增加了技工院校教学和就业输出的难度。有些企业虽接收了学生,但在实际实习过程中多是应付,并不提供相关的财务管理业务工作和资料,对学生缺少指导,也未能达到实践培训的目的。

2 教学改革的意义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对体系每一个环节的目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明确设计,注重课堂、课外、校外的独立性、系统性、完整性和联系性,使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整体。技工院校教育主要以培养人才为目标,而就业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关键,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将企业理财数据实践带入课堂中,让学生进入真实、复杂、多变的理财现场,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进行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决策、控制成本、财务分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要注重实践环节的组织安排,为学生提供一个实战动态理财现场,让学生积极的融入角色中,克服传统教学脱离实际的局限。始终坚持以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技能素养的培养为中心和归属,加强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改革和研究为教学取得好成果,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个人的能力,寻求创新。

3 多样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3.1 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授业向来都是推崇因材施教的理念。每位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技工院校和教师应该努力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进行有效的引导,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才学与智慧,力争高效的学习掌握财务管理知识,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在就业指导方面,可以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兴趣为基础做职业规划,并根据就业要求考取相关资格证书。例如有英语特长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商务英语等级考试,为将来进入外企工作做准备;喜欢理财的学生可以努力考取金融理财师资格,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等等。

3.2 选择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的教学不能追求面面俱到,而应坚持精悍短小的原则,侧重于阐述分析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强调财务管理的实用严谨性。在教学课时受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辅助演示,可以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生动,财务知识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处理变得清晰明了,缩短学生的接受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着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经济问题,能训练学生主动思考、形成技能。案例教学应用在课程教学中具有自然融合、循序渐进的特性,学生的接受度比较高。但需要教师处理好教与学两者间的关系,并设计和组织好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案例资源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报刊、书籍、网络、新闻时讯等途径获取,再经过分析挑选得到合适的教学案例,并针对案例进行教学方式和探讨问题的设计,在案例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讨论。

财务管理课程的灵活性大,因此可以采用Excel 表格、电子或手工沙盘、VBSE虚拟等实验实训进行教学,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再开展相关的财务训练、学科竞赛、技能挑战等比赛活动,通过竞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将课题讨论、实验实训、竞赛活动等表现列入学期考核中,完善教学考核的改革,转移学生学习和关注的重点。

技工院校教育需要与社会岗位对接,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外学和引进的方式也能提高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外学指的是带领学生到社会企业单位参加实践、听取报告等;引进则是校企联合开展报告讲座、授课讨论等,通过实战经验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3.3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师,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培训,丰富自身的知识和积累经验。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桥梁,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实践锻炼,或者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更新企业对岗位的要求,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也为实验教学的开发积累素材。其次,提高教师财务管理相关执业证书的持有率,提倡教师考取证书以获得相应的应试经验,为辅导学生就业应试做基础。另外,技工院校还可以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到校作为教师或顾问,直接提升实践效果。

3.4 加强校内实验项目的建设

社会岗位的需求强调了实践教学中进行财务管理模拟的必要性,而模拟实验依托于实训基地的组织和建设,这也就要求技工院校必须加强实训基地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建设,使其发挥作用,保证教学体系完整、有序的进行。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各技工院校和各企业单位的组织和管理,及时交流和共享信息,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保证网络管理的有效实施。

4 结束语

财务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严谨性,而且应用是灵活多变的。面对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是国家、学校、学生、家长多方的共同期盼。因此,技工院校应该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施多样化的教学培养方式,在扎实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断创新,塑造高知识、高能力、高素养的多方人才,不断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培养更多优质实用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论文   财务管理   财务其它   技工   院校   体系   课程   能力   教师   知识   学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