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点线面”工作法全方位推进财会队伍建设——以XX公司为例

近年来,XX公司落实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结合财务集约化与信息化工作实际,以实现员工个人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才梯队、立体推进财会队伍建设为目标,建立点线面工作法,立足差别培养、导师带徒两个着力点,打造管理型、业务技能型、复合型三条人才主线,狠抓后续教育、评价激励、工作作风、文化生活四个工作面,由点及线,由线及面,面面协同,全方位立体化推进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二、点线面工作法的主要做法

(一)抓点立足两个点,实现员工个人发展立足差别培养、导师带徒两个着力点,根据特点、经历、岗位等条件,对每一个财务人员的培养计划量身定做,实施动态调整,注重点对点帮扶,实现财务员工个人发展。

1.量身打造,定制培训套餐

(1)员工讲堂。财务人员每人每月轮流进行一场内部财务讲座,内容丰富,涉及财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大家在搜集材料、精心准备和认真听讲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提高理论水平,拓宽工作思路,达到以教促学的目的。

(2)模块化培训。在具体的财务工作中,各个岗位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各有侧重点,为强化培训效果,企业积极参加省公司安排的各专业,细分专业类别,注重岗位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模块化培训,全面提升了财务人员的业务操作技能。

(3)参与式培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限制了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公司采取AB岗互助、编写财务题库制度、承担管理课题、撰写经验材料等方式,转变学习角色,实现员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2.导师带徒,新员工快速成长

(1)制定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公司十分重视新员工入职后的成长,由财务资产部与人力资源部联合为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从省市公司两个层面分期开展专项的新入职员工培训。从新员工一进入企业便进行规划,进行有目标的培养,对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及时调整方向,促使其快速成长为业务骨干。

(2)实施导师带徒计划。目前,公司已累计有4位员工与新人结对帮扶。为全面加快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和成长,财务资产部与人力资源部组织业务骨干与青年员工签订师徒合同4份,明确师、徒责任、义务和激励措施,有效促进了青年财会人才的培养进步与成长。

(二)引线延伸三条线,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才梯队在实现员工个人发展的基础上,公司根据财务人员自身基本素质和性格特点,将其按管理型、业务技能型、复合型三种类别分层划线,精心设计特色鲜明的人才梯队,对三类重点人才实行重点培养,突出专业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开发。

1.以加强人才储备为目的,培养管理型人才

(1)加强人才储备,做好财务梯队建设。目前公司35岁以下财务人员比例近80%。公司三年来共推荐4名青年成为公司科级后备干部,财务部负责人已连续两年成为处级后备干部。

(2)建立财务人员交流学习的长效机制。选拔青年业务骨干5人,先后赴网省公司乃至国网公司挂职锻炼,同时从县公司选拔人员到市公司财务资产部挂职,突破财务限于内部交流的人员培养模式,开创新的人才成长通道。

2.以专家库、财务调考为抓手,打造业务技术能手

(1)才尽其用,建立专家库。目前公司财会队伍中,已有1人被评为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供电检查专家,参与电监会组织的专题调研和相关法律法规起草工作,1人被评为省公司运营监控专家,另有1人借调国网公司运营监测中心工作,得到国网高度肯定并发来感谢信。专家库的建立和运用,在公司财务队伍内形成了有序的人员整合调配机制。

(2)以考促学,搭建人才比拼平台。财务调考,名列前茅。公司财会人员参考率达到100%,不仅提升了全员专业素质,而且在国网财务调考中屡获佳绩,培训效果十分明显。成果评比,屡获桂冠。3年来,公司财务人员精心提炼,打造财务两化建设精品,在省公司成果评比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自我提升,你追我赶。公司在财务人员队伍中搭建起人才比拼的平台,形成了加强学习、钻研技能、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3.以多岗位锻炼为途径,培养复合型多面手

(1)打破岗位限制,建立轮岗机制。公司财务资产部每年都会针对部分岗位职责进行调整,落实公司关键岗位人员轮换交流机制,重新分配工作任务,进一步优化岗位职责。由原岗位人员传帮带新人员至少3个月,促使新人员积极适应新的岗位职责,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新角色。

(2)打破专人限制,加强AB岗设置。为提高财务人员的复合能力,公司着力改变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状,增进各岗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专门制定下发了《国网蚌埠供电公司财务AB岗管理细则》,每个专业工作都至少安排两个人相互熟悉,相互备岗,遇到突发状况,随时都有备岗人员接替工作,提升了财务工作抗风险能力。

(3)打破地域限制,创新内部人员交流方式。公司打破人员编制的地域限制,通过上挂下派方式,统筹安排财务人员进行交流锻炼。3年来,公司财务资产部共选派5人到省公司挂职交流,同时借用2名县公司财务骨干人员到市公司进行学习锻炼,更好地实现了公司内部的财务工作经验共享,促进了省市县公司财会队伍的共同进步。

(4)打破专业限制,尝试输入财务以外专业人员。目前已

有1名跨专业员工在业务实践中通过后续学习,逐渐培养成为既熟悉财务又熟悉业务的多面手,同时其他财务骨干也可以节余时间和精力在预算管控、经营管理、财务监督等方面多下工夫。

此外,公司自去年年底开始向外专业输送财务专业人员2人,分别派至国网运营监控中心和华东电监会,进一步加强了财务与业务人员的交流互动。

(三)拓面拓展四个面,立体推进财会队伍建设XX公司以省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契机,落实财务人员配置方案,多措并举,狠抓四个工作面,全方位推进工作取得新进展。

1.加强全员后续教育

(1)理论方面。一是持续开展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公司全体财务人员每年参加市财政局举办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及考试,参培率与合格率均达100%。二是重视学历学位教育。公司财务部现有研究生5名,大学本科生9名,且年龄结构理想,35岁以下青年有11人,约占80%,整体提升空间较大。

(2)实践方面。一是针对各信息系统上线及三集五大调整后的新业务需要,组织财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和业务人员财务知识培训,强化财务与业务的协同;组织财务人员到业务部门观摩学习,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知识及服务意识。二是组织工作经验丰富、对财务系统运用熟练的同志,对其他人员进行指导,对关键业务点以及容易出错的账务处理进行重点提示,减少人为因素产生的差错。

2.完善工作评价制度

(1)建立公司财务人员全员绩效考核机制,以财务人员两化及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常态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编制月度工作计划与小结,部门负责人根据各岗位工作质量和时间要求等对全体财务人员进行打分考评。在财务例会上进行逐一点评,促进财务人员查找差距和不足。

(3)制定个人提升目标、计划,提交人力资源部监督执行,将计划总结、业绩打分、能力测评等按比例计算评定成绩,作为年度评先推优的重要依据,从而营造了全员学习、竞赛的氛围。

(4)每月公司对财务工作进行评价,由财务部门会同业务部门人员共同对月度财务工作进行分析。寻找差距和不足,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月度绩效考核加以落实。

3.狠抓工作作风建设

(1)对财务人员,进一步转变观念。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有关要求。从紧从严控制各项成本费用支出,严禁铺张浪费现象。

(2)对业务部门,强化服务意识。帮助业务部门规范经营收支行为,积极宣贯报销管理最新规定,编制财务报销流程手册、纳税工作手册等,指导业务部门规范开展报销单据的取得、手续的办理、资金的支出,减轻业务人员的工作量的同时提升了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对县公司,加强业务指导。深入县公司开展财务专项检查与现场稽核,下基层与县公司人员一同查找具体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和解决办法,注重实际效果,提高了县公司财务管理水平。

4.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

(1)开展政治文化知识学习培训。注重精神内涵的修养。组织财务人员开展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贯;参加党支部书记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展企业文化知识学习竞赛,参考率及考试合格率均为100%。

(2)踊跃参加各类文体活动。3位员工作为公司合唱团成员先后在省级、省公司级、市级比赛中获一等奖。1位员工参加全省电力系统职工运动会并获二等奖。5位员工作为公司羽毛球协会会员长期参加专业训练。选送财务员工参加全市女职工服装展活动。在节假日开展庆三八迎五四系列活动及书香国网、牵手幸福主题读书活动。

(3)积极开展公益爱心帮扶活动。组织财务人员参加公司开展的幸福微梦想,公益新主张志愿活动,结对帮助4名孤儿和留守儿童实现梦想。参加全市女职工姐妹互助爱心传递活动,财务资产部全体女职工长期为单亲家庭进行资助。

三、点线面工作法的成效评估

(一)由点到线,实现学术带动。全员培训成效显著,调考成绩名列前茅

公司财务人员每年参培比例均达到100%,并在国网、省公司财务竞赛和调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2011-2013年财务调考中,连续3年荣获省公司优胜单位称号,且每年均有3人被评为省公司优秀个人;1名员工获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财务调考优秀单位团体奖。

(二)由线到面,充实人才储备。人才结构持续优化,梯队建设卓有成效

1.实现了对省公司乃至国网公司的人才输送。近年来公司向省公司累计输送挂职、借调财务人员8人次,向华东公司输送借用人员1人,向国网公司输送借用人员1人,为公司全体财务人员树立了榜样,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充实了财务干部人才的后备力量。近两年来,财务资产部负责人连续两年被纳入处级后备干部库,4名财务人员成为科级后备干部,明显加快了财务管理团队的建设进度,极大地充实了财务部门的领导储备力量,为财务人员提供了充足的提升空间及机遇。

3.促进了关键岗位的人员轮换。通过财务人员的多岗锻炼,促使各关键岗位人员个个成为多面手,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三)面-面协同,成就四大效益。财务状况持续改善,理财能力大幅提升

1.人才效益

目前,公司财务资产部各岗位编制人员到位率100%,在每月省公司财务两化指标评价中,我公司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指标始终名列前茅,大大地促进了公司资产经营工作的不断提升。

2.经营效益

公司丰硕的经营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31.5亿元,比2011年上升17.9%,预计2013年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37.3亿元,同比增长18.4%。

3.管理效益

公司财会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财务状况持续改善,理财能力大幅提升,为公司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打造了核心竞争力,公司连续数年被评为安徽省电力公司财务工作先进单位。

4.社会效益

公司财务资产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省市各级宣传、演讲、文体活动,同时热心社会公益活动。财务资产部连续3年被评为蚌埠市青年文明号,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论文   财务管理   财务其它   公司   队伍建设   财会   公司财务   岗位   资产   员工   财务   人员   业务   人才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