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国内外工商管理现状比较及发展

1 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分析

1. 1 国外工商管理研究现状

对于工商管理的研究,国外早已领先我国数十年,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工商管理研究体系。通过国家管理部门分类标准的校验分析,自上世纪90 年代至21 世纪初,国外在企业技术的多元化、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已悄然发生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腾飞、全球化战略的高度融合,企业如何将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如何获取并巩固成熟优质客户、如何通过高效的资本运转使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无疑都充盈了国外工商管理的学科研究。

1. 2 国内工商管理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工商管理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近些年在企业运作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逐渐活跃起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经济贸易越加频繁,因此更加要求企业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改变,企业内部体制的改革必然面临诸多不适,而这一挑战正是促使我国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分析发展的原初动力。但作为世界加工厂的中国,目前廉价劳动力、旺盛的国内需求、丰富的生产资料支撑着企业的高速运转,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中,资本的高效运作及有效的管理模式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这无疑将是我国今后工商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

2 国内外工商管理现状比较

2. 1 数量分析方面

根据国家管理部门分类标准分析,以上世纪90 年代至21 世纪初为年度基准,并通过各年度的国内外文献数量与总量的比值作为研究对象,笔者发现国外工商管理已形成一套成熟的研究体系,工商管理研究中未能跟上时代转变的陈旧领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新型问题出现的研究则稳步进入研究视野,各年度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缓速增长,从而使工商管理的研究得到平稳过渡; 而国内对于工商管理的研究论文发表数量,自1995 年至2005 年已增加了13 个百分点,可见,我国工商管理的研究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局面。

2. 2 重点问题的分析

从总体来看,国内外对于工商管理的研究正在逐步趋同,但将其细分化,国内的研究侧重点仍然落后于国外。从企业运转方面来看,随着互联网+的到来,国内外社会生活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供应链模式便应运而生。国外对于供应链模式的研究主要在于整个模式的生态循环运营,例如: 高效的配送中心、闭环式供应链等; 而国内的研究则更多通过数据建模的方法来优化供应链以及提高供应质量等,但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则收效见微。

2. 3 市场营销领域分析

随着全球化战略推进,整个世界市场已然进入买方市场,企业若想保持可持续发展,稳定住成熟优质客源是重中之重。因此,国外对于市场营销领域的研究已经不仅仅止步于传统的营销渠道、品牌推广、企业促销等领域,而是逐步推出新型的私人定制、客户生命周期适应规则、客户关系维护、客户资产保护、体验式营销控制战略等新型研究领域,所有的研究均围绕客户的需求以及客户对于企业产品的依存度。而我国在市场营销领域方面,似乎对于传统的营销渠道、品牌推广、企业促销等领域保持着高度的热枕,并且从中衍生出绿色营销、涉猎关系、互联网营销等一系列的新型营销方式,而这些形而上的营销化概念模式却很难于实际中得到广泛推广,并且客户也一时难以消化与接受。

2. 4 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根据历史研究数据以及当前资料整理分析判断,国外工商管理项目研究趋势主要以复杂项目的集群化管理加以跟踪校验,尤其侧重于项目管理的整体运行。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疑对传统企业的原有运行机制提出了时代难题,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的运行管理体制已经很难适应国际上对于横向一体化( 供应链模式) 的需求。而我国在工商管理项目的研究上正侧重于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的细分研究,尤其在于项目的融资、项目进程、施工安全等方面,但是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远晚于国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职业道德修养受到现实限制,因此在与实际的结合中,成效见微。

2. 5 创新技术方面分析

结合有关资料以及以往实践经验精准化解读,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在信息技术管理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深刻,即使基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社会背景,也没有产生大规模的发展矛盾。例如,我国在国企股份制改革、小微企业扶持、中小企业成长机制上一直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3 促进国内工商管理发展的建议

3. 1 借鉴国外优秀的研究方法

根据上文的比较研究分析,我国在工商管理上的研究方法滞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往往是国外已有了相关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我国才开始起步。例如绿色营销、跨国并购等领域的研究均是首先在国外形成研究热点,我国再紧随其后进行研究,这不利于我国工商管理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应该根据国内的现实情况,结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将国外热点问题夫人研究方法引进国内并加以创新、改造,使其成为我国独有的工商管理创新模式,而这也将助推我国工商管理学科在世界上的发展水平与研究地位。例如对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就是世界先例,并使我国在工商管理的这一领域研究上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3. 2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仅需要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更需要企业内部的良好循环与控制,因此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尤为重要。企业应遵循内外部情况的变化而及时作出应对,只有作出相应的独立经济监督,才能有效防范企业内部的腐化,并且有效的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与优化企业风险防范机制。与此同时,还应该进行企业内部的审计,通过设立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定期向企业汇报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以及资本运行状况,使得企业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并时刻保持警惕性。

3. 3 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化人

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也悄然发生转变,对于专业的工商管理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因此,我国应加快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化人才以弥补这类缺口效应。首先,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对工商管理人才的招收规模; 其次,国家应该从上层建筑层面给予政策扶持,有效帮扶工商管理的教育活动; 最后,教育部门应该完善工商管理的专业教育机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跟上时代发展,让学生学有所得,从而培养出多样图案化的素质型工商管理人才。

3. 4 改革工商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体制存在着诸多弊端,并未实现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多以企业的经济利益为首重。唯有进一步改一些知识的更新。首先,招标代理机构要转变观念,具备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开发的意识,加强对相关知识的补充。鼓励员工积极参加招标师的考试,获得职业水平资格。其次,机构对不同专业人员形成不同的培训体系,编制标书的专业人员与开展经营的管理人员等,根据不同特点与需求,创新培训理念、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同时还要进行培训考核,将考核与职业发展联动起来。然后,代理机构要建立自己的培训队伍。培训队伍人员可以吸收从行业的精英人员参与,也可以请机构内部优秀人员来一起共同担任,定期开展,深入挖掘员工潜力,共同打造一支优秀招标代理人才队伍。

3 总结招标代理机构通过资源配置、制度管理、职业发展规划、企业文化促进、岗位培训等工作的开展加强对本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机构管理者要高度重视起来,努力加强管理和队伍建设,在当今招投标市场发展趋势下,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强大作用,推动机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论文   工商管理   管理理论   企业内部   可持续发展   现状   国内外   国外   领域   模式   我国   项目   国内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