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音乐课中的主角

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随着新课程的诞生,音乐艺术越来越光彩夺目,音乐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单一的心传心授到师生互动再到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转变。同时教师的形象由教书匠转为了设计师、指导师、合作伙伴 。那么怎样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角呢?通过努力实践与思考,有了以下看法:

一、以情激趣 创设轻松氛围

作为一名新型音乐教师,既要认真钻研教材,还要精心设计教法,既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又要关注音乐课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实现。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美好的心境下,自主地走进音乐天地。

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保持同一水平线上的心理接触,不要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威严姿态去面对学生。课堂上,教师面带微笑,娓娓道来,学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这样可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惧怕感,增强其信心。也可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老师更容易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更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唱歌。试想,学生带着一种紧张、压抑的心情来上课,能积极、主动吗?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与自信心是和师生情感密切联系的。

如:在《我有一只小羊羔》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体验,爱抚小羊羔的心情,表现小主人对小羊羔的喜爱,唱出小羊羔的小绒可爱教师带了只小羊羔,那毛绒逼真的样子,启发学生将爱抚小羊羔的动作轻、柔、爱表现在歌曲情感里,学生的歌喉不再吼叫,避免教师语言上的直白:这儿力度要强些,那儿力度要弱些和机械地这儿重一些,那儿美一点的要求。一只小羊羔的出现,师生的忘我投入,消除了师生的隔阂。

二、巧用语言 激发参与欲望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使孩子从生下来就处于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处于优美的声乐包围中,才能发展音乐方面的非凡能力,以语言来训练学生的乐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释,再现音乐。所以巧妙的运用语言,对激发学生参与欲望与主动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简练,鲜明的语言,能让学生理解透彻,具有启发性。

如《顽皮的小杜鹃》一课,为了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提问:林中有一只顽皮的小杜鹃,他在干什么呢?师范唱的同时出示画面,学生马上随着歌声参与到学习中去,萌发主动参与意识。接着老师说:谁能表演一下顽皮的杜鹃,学生积极表现,接着学生跟着老师弹奏的歌曲旋律模仿杜鹃,这样在聆听中学习歌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的催化剂,并能使抽象的音乐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如在教唱歌曲《大鹿》时,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故事:在一个茂密的大森林,住着好多小动物,它们和睦相处,团结互助,无忧无虑的在这里玩耍,忽然有一天清晨,啪一声枪响,发生了什么事呢?听了歌曲你就会知道了。这样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情境,引入新课了。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音乐课堂上,孩子们都希望看到老师赞许的目光,希望老师能做他们的朋友、做他们的伙伴,甚至是他们的知心朋友。

在活动中,老师应转变组织者的角色,首先成为活动的参与者,以自己极大的热情,可爱的童心吸引学生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不断以参与者的身份激活活动的场面,让活动的氛围溢满每个孩子的心灵。如我在教学《小雨沙沙》时,随着音乐的响起,我就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我以丰富的形体语言扮演一粒种子,有很多扮演小雨的学生纷纷来把我这粒种子浇灌。此时学生们都感到老师能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觉得很开心、很高兴。在孩子们中间,教师是一个游戏的伙伴,而不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此时,教师的组织是无声的形体语言,一切尽在不言中,让课堂心理氛围达到最美的境界。

三、用心启迪 唤醒想象思维

孩子们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奔放的幻想激情和出色的表现能力。而音乐对于学生思维想象空间的开发,有着独特的作用,音乐教师应让学生大胆的去想象、表演,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创造美。

音乐艺术具有形象特征,有一定的描绘功能。教师可启发学生用绘画、色彩、线条等手段再现音乐。在聆听了乐曲《野蜂飞舞》后,我让孩子们画一画。在孩子们神奇的笔下,我们看到他们身上的亮点,多么吸引人。如: 学了《兽王》,有些孩子创造性的画出了《森林大王的生日》图、《老虎拜师》图、《狮王散步》图,又如听了二胡齐奏曲《小青蛙》后,学生编绘了微型连环画《青蛙呱呱》。孩子们在情感艺术的感召下,以情传情、以情动情。把音乐变成了一幅幅、一篇篇绚丽多彩的书画。美妙的音乐提高了孩子们绘画的积极性,给音乐披上了童话般的色彩。

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况中,激发探索兴趣,形成探索动机。如教学《闪烁的小星》一课时,我在课前准备许多物品:玻璃杯、碗碟、易拉罐、筷子、可乐瓶、装沙子的塑料袋等放在学生面前,学了歌曲以后,让他们用这些不是打击乐器但同样能发出各种声音的生活中的物品来表现夜晚的美丽星空,这样给学生一个兴奋点,使学生在新课开始就能触及、感知、探索目标,萌生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为后续的探索活动培养兴趣。这时,学生脸上流露好奇、兴奋、渴望的表情,探究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个个向小探索家一样研究着这些物品,在兴致勃勃地摆弄、敲敲、听听、玩玩后,全班的孩子共同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星空》。

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喜爱,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创造乐器。有的同学在易拉罐里放沙子作沙球;有的同学在易拉罐上放个皮筋拉动皮筋产生声音;有的同学拿几根铁棒作打击乐器;也有的同学用撕纸发出声音;更有的同学打击不同大小、长度的铁器,发出动听的声音。所有的创造热情都显露了出来,他们的思维是那样的活跃,让你眼前一亮,对于孩子们的创造力佩服得不得了。

四、合理评价 维持学生积极性

德国教育家帝斯多会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合理评价是学生成为主体的保证。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优秀,都希望自己时时受到表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理解,注意评价策略,以保护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热情,我总鼓励那些音乐敏感性不是很强的学生:没关系,你很棒,只要你努力。让每个学生永远自信。

在教学中,经常有些不爱动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就特意在歌唱的时候让他们来伴奏。欣赏的时候,鼓励他们回答问题。记得四年级一个刚转来的学生,上课总低着头,从来不看黑板,有一次在认识打击乐器时,我要求每個小组讨论敲打的方法,接着小组汇报,当轮到他们小组汇报时,我特意指明让他来发言,开始他很不情愿上台,于是我鼓励他说:没关系,不要怕。同学们给点掌声。在我们的鼓舞下,他走上讲台,配合得很好。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会碰到这样的事情:许多学生在座位上动唱自如,可当我请他们上台表演,就你推我我让你,课堂气氛变得冷清,这时我大张旗鼓鼓励他们,让他们放下面子,放大胆子,增强自信。此后,在不断的鼓励下,他们便能够大胆的表现自己。

总之,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音乐教师就应不断充实自己,设计出出色的课堂,使音乐课堂活跃,使每个孩子都同你一道走进音乐世界,用音乐去敞开孩子智慧的大门,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上的主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论文   艺术论文   音乐   学生   羊羔   主动性   杜鹃   师生   主角   语言   老师   孩子   教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