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相亲类节目的社会责任

浅谈电视相亲类节目的社会责任 浅谈电视相亲类节目的社会责任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

浅谈电视相亲类节目的社会责任 更多精品资源来自3edu教育网

引言

近年来,随着“剩男”、“剩女”现象的流行,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电视相亲类节目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相亲类节目的初衷本是为大龄男女青年提供一条寻找伴侣的途径,但是随着相亲类节目的火速升温,其节目实质也在不断异化。很多男女嘉宾把上相亲节目当作“走红”的途径,在舞台上展现自己“个性”的爱情观和价值观,给社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电视相亲类节目如何担起社会责任,对观众负责,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1 电视相亲类节目概述

爱情与婚姻本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所以与之相关联的电视相亲类节目在我国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节目形态和内容都在发生变化。 2 电视相亲类节目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

电视相亲类节目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低俗化倾向、对社会舆论的误导和“造假”现象严重三个方面。

2.1 低俗化倾向:电视是一个面向所有社会公众的平台,其传播内容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收视率极高的相亲类节目,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更大。而很多电视相亲节目为提高收视率而采取各种手段。很多男女嘉宾为在电视节目中展现自己的个性而不择手段。很多节目中一些女嘉宾为展现自己的个性,以“毒舌”自居,直接对在场的男嘉宾进行人身攻击,《非诚勿扰》播出之初,里面的女嘉宾就直截了当说男嘉宾长得“太锉”。类似的言语明显就是为了“炒作”或者引起观众的关注。另外,《非诚勿扰》播出之初,很多男嘉宾对女嘉宾的三围感兴趣,并直接将其作为择偶的指标,由此,三围曾成为相亲节目讨论的话题。相亲类电视节目的娱乐化、低俗化倾向非常明显,而且成为各卫视争取收视率的重要手段,电视节目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确值得反思。

2.2 误导青年人的爱情观:引导舆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是媒体的重要职责。但是近年来,很多电视相亲类节目为追求收视率所宣扬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爱情观,对青年人产生了误导作用,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例如,《非诚勿扰》在播出之初就出现了“拜金女”马诺,在舞台上公开宣称自己“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笑”。2010年初,《非诚勿扰》的很多观众就是为了看女嘉宾马诺,很多年轻人对其“敢于直言”的精神进行追捧,纷纷效仿其拜金主义的爱情观。还有女嘉宾在爱情宣言中直接宣称要寻找一个愿意接受自己驯化的老公,这种标新立异的爱情观也会在青年人中产生一定影响。

2.3 “造假”现象严重:电视相亲类节目的目标本应该是帮助男女嘉宾寻找合适伴侣,但是现在的相亲节目的娱乐化程度越来越高,娱乐、收视率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所以为了增强节目的表现力,电视相亲类节目中的“造假”现象非常严重。最近上海东方卫视的《谁能百里挑一》的假牵手桥段遭到了网友的口诛笔伐。其中的男嘉宾海维本来已经找到女友,并想让女友上台把他带走,从而给这个电视节目一个交代。但是这个方案被导演否决,因为海维女友的朋友橙子要上该节目,导演提出让橙子上台带走海维。这个节目在网上备受争议,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相亲节目的“造假”现象。

3 相亲节目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

广电总局下发限娱令之后,很多电视相亲类节目已经进行了整改,能够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要想继续提高相亲节目的社会效益,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3.1 提高主持人的素质: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主持人具有较高的素质、强大的舞台控制力,这档节目距离成功就不远了。某相亲节目中的主持人对相貌平平的男嘉宾态度傲慢,后来得知该男嘉宾是富豪,态度立刻转变,这种主持人将会给节目带来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就可以称作是优秀主持人的典范。《非诚勿扰》进行整改之后,孟非能够对现场男女嘉宾的不适当言行进行及时制止,并加强引导,对主流价值观的把握和引导都非常自然得体,这是对观众负责的表现。

3.2 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对于节目中经常出现与拜金主义、迷信(例如男女嘉宾注重对方是哪个星座)等有关的言语和行为,主持人应该及时制止,电视节目的编导应该不让这些内容出现在电视荧屏上。还有一些女嘉宾的奇特另类的爱情观或审美观,节目也应该加以控制,不能让其成为节目标新立异的手段。例如,有的女嘉宾宣称自己喜欢“有大肚腩的”,也有的喜欢“大叔类”的等等,这些另类的审美观念不应该被刻意渲染,误导观众的审美观。

3.3 慎重选择男女嘉宾:很多相亲节目中的男女嘉宾都不是为了相亲而来,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或者为了在媒体上“走红”,相亲节目的编导在选拔男女嘉宾时应该有甄别力,不能被他们的表现力所迷惑,及早发现他们的真实目的,让他们知难而退。其次还有一些嘉宾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不符、语言出格、行为低下,节目的编导也应该及时发现,不能让他们站在舞台上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4 结束语

电视相亲类节目的观众较为广泛复杂,所以该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制作者应该考虑到媒体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不能一味追求娱乐化,导致节目向低俗化方向发展,误导青年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相亲类节目应该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不断提高主持人的素质,加强对价值观的引导、慎重选择男女嘉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论文   艺术论文   电视电影   爱情观   类节目   社会   责任   电视   价值观   电视节目   嘉宾   男女   节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