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土地思想

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土地思想 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土地思想 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土地思想

【内容提要】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识到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他们都重视对土地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土地思想在土地的所有制和实现的途径上各不相同。孙中山主张实现土地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分配给农民使用。毛泽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初期,他引导中国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实现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邓小平土地思想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前提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三位伟人的土地思想各具时代特色,他们对土地问题的探索,犹如一根主线,贯穿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历程。

【摘 要 题】比较研究

【关 键 词】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土地思想

【 正 文】

20世纪以来,中国三位历史巨人,从孙中山、毛泽东到邓小平都对农民最为关心的土地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他们的土地思想有着各自的内涵和时代特征,他们对土地问题的积极探索,犹如一根主线,贯穿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历程。

一、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是三位伟人的共识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农民占据中国人口的绝大部分,是所有政治家和革命家必须争取和动员的巨大社会力量,而与农民问题密切联系的则是土地问题。三代伟人都深刻地认识到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

1.对农村和农民疾苦的了解是三位伟人重视农民问题的重要原因 毛泽东也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很早便参加农业劳动,因而对农民的疾苦体会很深。他说:“人人都有手脚,可是农民的手脚一年到头不停地劳动,却缺衣少吃,地主有手不劳动,有脚还坐轿子,却吃大鱼大肉,穿绫罗绸缎。”[4](p.1

10)毛泽东历来注重对社会实际状况进行切实的调查研究,1927年1月,他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写出了着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书,对农民和农村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孙中山和毛泽东对土地问题的认识基于民主革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状况,当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废除后,土地问题是不是不重要了呢?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低下,邓小平对此有充分的认识。邓小平早年一直生活在乡村,他很小的时候就帮母亲干农活,对中国农村的情况十分了解,他曾多次强调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他说:“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5](p.2

3

8)“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连温饱都没有保障,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5](p.1

1

7)

2.政治上三位伟人都认识至农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力量

孙中山意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基础,国民革命必须有农民的参加,尤其是在晚年,他认识到农民是中国的基本力量,农民是否参加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关键,他说:“国民党人因不得不继续努力,以求中华民族之解放。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也”,[2](p.1

1

9)“如果农民不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6](p.5

5

5)革命便会失败,要动员农民参加,就必须反映他们的利益与要求,解决他们最为关心的土地问题。

毛泽东在土地问题上继承并发展了孙中山的上述思想。他强调,农村是中国革命的重心,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农民主力军”的思想:“中国的农民,连同雇农在内,约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七十。贫农是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的广大的农民群众,是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伟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和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7](p.2

1

1)所以,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只有进行土地的变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发动农民起来,完成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 由上述可见,正是基于对当时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基本国情的认识,三位伟人形成了他们各自的土地思想。

二、三位伟人土地思想的内涵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由于所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的不同,他们的土地思想在土地所有制和实现途径两个问题上都各不相同。

1.孙中山主张土地国有、分配给农民使用

孙中山的土地思想主要是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所有制。 那么,土地怎样才能国有化?孙中山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由国家将地主多余土地按其报价收买,他说:“照地价去抽重税,如果地主不纳税,便可以把他的田地拿来充公,令耕者有其田”。对于人们关注的土地数量问题,他并不担心,“地主如果以多报少,他一定怕政府要照价收买,吃地价的亏;如果以少报多,他又怕政府要照价抽税,吃重税的亏”,[3](p.8

6

8)从而会据实报价。由此可知,孙中山土地思想的核心在所有制上是主张土地的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作和使用,用改良的方法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2.毛泽东的土地思想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土地所有制是毛泽东土地思想的核心。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曾提出“共产党愿意停止使用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7](p.2

60)实行减租减息的基本土地政策。但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至三大改造前,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一直是我党农村工作的重心。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不是对土地占有状况的某种改良;其二,无偿剥夺封建阶级的土地,而不是有偿赎买这些土地;其三,仅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即没收地主阶级和富农封建剥削部分的土地,而不是没收一切土地;其四,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并归农民私有,而不是归乡政府或国家所有,农民不仅有土地的使用权,还有土地的所有权;其五,即支持农民平分土地,又反对绝对平均主义。[11](p.2

8

3)

在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方法上,毛泽东主张实行土地革命。他发动农民,武装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推翻地主政权,建立农民政权,无代价地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数千年压在农民头上的封建剥削制度被摧毁,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翻了身。

农民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农民土地私有制并不是毛泽东奋斗的最终目标,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经济必将严重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要使中国走上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论文   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   土地革命   土地   思想   所有制   伟人   地主   中国   封建   农民   农村   邓小平   毛泽东   孙中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