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笔花鸟画对意境的探索与表现

伴随着历史长河的滚滚流动,社会经济与精神文明的蓬勃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追求精神层面和个人修养品质的提升。现代审美的标准也随着这种变化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对于工笔花鸟画意境的审美需求越来越受到追捧,因为它既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精华又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如此神奇的契合充分表明意境是不朽的传奇,是自古至今艺术家毕生探索和渴求达到的最高境界。

意境虽然是中国画艺术概论中最基本的概念,但其经历了一个相当悠久的孕育过程。何为意境?清代方士庶在《天墉庵随笔》中谈到: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造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一一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秀树,水活石润,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其意境之妙赫然越于纸上,它旨在画家以客观的自然之趣作为表现对象,所绘成的作品却蕴含着超于现实的形象与情感,使其富有生命般的跃动于作品中。

工笔花鸟起于六朝年间,发展于唐代,繁荣昌盛于北宋,延续至今,而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画家对于工笔花鸟画意境表现方式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从六朝顾恺之的单幅独立绘画到唐代韩斡画马独立成科;从五代黄氏父子富有宫廷意趣的珍禽到徐熙自然野逸的水鸭;从北宋帝王赵洁的折枝孤鸟到清代避繁就简的 扬州八怪从近代齐白石的蛙声一片到现代江宏伟的二十四节气。他们都是努力探索工笔花鸟画意境表现的杰出实践家,在他们的不断实践与创新下,成就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勃兴。

一、设色是表现工笔花鸟意境的重要表现方式

设色,即染色,它是工笔花鸟画的基础环节,也是重要环节。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出了随类赋彩的设色观点,通俗意义上讲,就是随其种类,依据事物固有特色赋予它相似的颜色。而画家追求的就是在尊重自然物象色彩特征的基础上,但并不是纯客观式的对自然进行描绘,而是为了更好的强调描绘对象的特征以及完美的达到突出作品主题与意境的表现,所以在适当场景中,是可以根据画家意境的需求进行变色的。

色彩是重要的视觉元素,它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并富含意味,而工笔花鸟画家们通过对这一原理的运用,借此充分表现意境,如:五代时期的徐熙,设色以墨为主,略施丹青,清新淡雅,营造了一种自然野逸、无拘无束的超脱自然之意境;北宋赵洁,无论是造型还是设色都将工笔花鸟画处理的极为细腻,视觉感官精美无比,在设色上,它尊重自然之色,色彩华美富贵,一股皇家帝王之气赫然越于画面上,营造了一种奢华富贵的典雅之意境。从这此历代名家作品中便可看出设色对于表现意境的作用有多大

二、雾里看花式的特殊技法是表现工笔花鸟意境的重要创新

花于雾中,姿影朦胧,它给自然之像带来一种朦胧的美感,这种含蓄的特殊表现手法便是雾里看花,它经常出现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中,是表现工笔花鸟意境的重要创意之一。

富有含蓄的艺术品,使人回味,能引人入境,令人无限遐想。传统工笔花鸟画画面描绘非常细致,处处着力,处处清晰,所以导致对画面意境的表现过于直白。现代的一部分画家,通过擦、刊、刷、晕染等手法使画面某此部分产生朦胧模糊、空灵迷蒙的形体,从而达到画面形象含蓄且若隐若现,仿佛有一层雾气笼罩在画面上。这种残破美,似乎更容易将工笔花鸟画的意境表现出来,增添了别样的韵致与趣味。

三、中西方绘画语言的融合是表现工笔花鸟意境的时的产物

在这个网络发达,文化交流频繁的社会,西方绘画意识不停的冲击着中国绘画体系,中西方绘画语言也是随着双方的对碰摩擦逐渐趋于融合,很多工笔花鸟画家意识到这一点,开始逐步的将这种方式运用到表现画面意境上,它体现出一种别样的矛盾思想,但不可否认它是跳动在时代脉搏之上,是时代的产物。

随着中国工笔花鸟画家对西方绘画语言的批判和吸收,逐渐融合,拓展出一种新的表现技法和绘画语言体系。现代工笔花鸟画的绘制出现了一批新的笔法样式,如:冲、洗、刷、点染、大画、脱粉等方法,它们的运用不仅加强了画面的意味,而且还为审美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视觉盛宴,极大的丰富了工笔花鸟画的绘画语言,给观者以全新的审美享受。

工笔花鸟画在华夏史上进行了一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它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滋润着,孕育着中国人民特有的审美需求。在传统技法的突破以及新的绘画语言的建立的同时,现代工笔花鸟画在把握传统和现代精神要有一个度,它应以表现意境为主而不能一味的重视外在视觉效果的表现,不然,绘画作品就极其容易的远离传统的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本质,从而变成一幅毫无意义的由笔墨组成的装饰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论文   艺术论文   美术艺术   花鸟画   工笔   意境   花鸟   中国   画家   画面   传统   自然   语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