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不是单纯的听音乐

治疗性音乐活动的对象是病人(也包含保健需要的正常人),他们往往会由音乐治疗师,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考虑病人的性格、文化程度等特征,制定欣赏或者表演的内容,以达到治疗或康复的目的。

所以治疗音乐是需要遵循中医阴阳、五行、情志等方面的治疗原理,为治疗疾病而创作,与一般音乐欣赏不同。

音乐达到医学效果的关键,是在音乐结构的平稳性方面。这与普通音乐强调情节、追求效果是不同的。因为这样的作品不能有较大的起伏和波动,情绪的变化必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旋律、节奏必须相对平稳,让一定刺激量的音乐持续足够的时间,就像服用药物一样,使药效维持足够的时间和均匀的作用。

虽然如此,治疗音乐也需要有欣賞性,有美的旋律,不仅病人,即使一般人闲暇时欣赏,也能达到美的享受。

有一部分研究音乐疗法的学者单纯走生理学研究的路子,将单调的节奏、无休止重复的旋律、固定的音高等物理要素作为音乐治疗作品的主体,忽视音乐对人更重要的作用心理作用,这样的音乐使用不到5分钟,患者就会烦躁不已,不但起不到治疗的作用,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在治疗时,按参与者的主动性来分,可以分为主动治疗和被动治疗。

主动音乐治疗活动偏重于创造性活动,其形式有音乐表演,如演唱、演奏等;被动音乐治疗主要是接受性活动,如音乐欣赏等。

按照中医理论,一般主动性音乐治疗病情属阴的患者,如精神发育迟滞、神经性厌食症等;一般被动性音乐治疗病情属阳的患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失眠症等,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

据经验,抑郁型患者比较乐于接受被动性音乐治疗活动;狂躁型患者则乐于接受主动性音乐治疗活动。一般情况下,两类音乐活动可以综合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论文   艺术论文   音乐   被动性   主动性   病情   平稳   病人   患者   旋律   节奏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