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因论视角看电影片名翻译的阐述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强以及国人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喜欢通过外国电影来了解国外文化,加强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此同时,不断引入的外国电影也成了国内语言学研究者及文化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其中,英语电影的片名翻译则引起了英语语言学界的普遍研究热情。如同新闻标题之于新闻,电影片名犹如电影的眼睛一样,对于整部电影发挥着导视的作用,对于影片能否彰显其艺术魅力,获取成功扮演着画龙点睛的角色,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具有很强的语用价值。成功的电影片名翻译要切合电影的内容,传达影片主题,突出影片的基调;同时又要言简易记,能够引起观众的观影兴趣,从而满足电影的商业化运作要求。 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功能目的论、顺应论、关联理论及跨文化交际的角度[1],而少有学者关注到模因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研究。作为近年来翻译界较新的理论之一的模因论引入到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中来,可以更为深入地从模因的形成机制进行考虑,分析原文与译文之间的从属和变异关系,探讨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从而对今后的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

二、模因论及翻译模因论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这个词是在 1976 年,由理查道金斯在 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所创造,我国学者何自然和何雪林于 2003 年将 memes 翻译为模因[2]。理查道金斯将文化传承的过程,以生物学中的演化规则来作类比。模因包含甚广,包括宗教、谣言、新闻、知识、观念、习惯、习俗甚至口号、谚语、用语、用字、笑话。

(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模因类似作为遗传因子的基因,为文化的遗传因子,也经由复制(模仿)、变异与选择的过程而演化[3]。某个信息(模因),经由模仿或是学习复制到不同人的大脑中。而经过复制的观念并不会与原来观念完全相同,因此产生变异[4]。这些相似但是有所不同的信息,在散布时互相竞争,不同的内容影响其散播能力,因此出现类似天择的现象。具体到语言模因的传播方式,可以将其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 [5]。

(二)模因的形成机制

作为模因论的重要传承者之一海宁提出了模因的生命周期。他认为模因的复制存在四个阶段:同化(assimilation)、保持( retention )、 表 达 ( expression ) 和 传 播(transmission)。这四个阶段形成一个复制环路,也即构成了一个模因的形成机制。为了达到传播效果,模因必须两次以上对多个宿主进行同化,从而让新的模因载体被广泛接受,进而感染新宿主。这是一个发展、进化的变异周期。经历一个复制环路后新产生的模因已经和原来的模因有了根本区别,新模因是一个含有原始模因某些特征的完全崭新的模因[6]。

(三)模因论对翻译界的影响

Andrew 在 Memes of Translation: 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翻译模因论翻译思想的传播》)一书中首次将模因概念引入的翻译界,认为如果模因要通过语言进行跨文化传播那就需要翻译,翻译是模因的生存机器[7]。他把翻译的理论概念、规范、策略、价值观等统称为翻译模因,认为好的翻译就是力求将源语言中的模因完全复制到目的语的新模因中去,但事实上却很难做到,作为一个复制要素,模因具有变异性。模因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根据不同的语境出现新的模因编码,形成新的模因,其传播过程如下:源模因译者感染成宿主译者重新编码的新模因传播读者感染成新宿主。 在英汉翻译中,模因的重新编码和传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译者既要吃透源模因所承载的语言文化等信息,对源模因进行充分解码,进而感染成宿主;又要精通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充分考量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心理来对模因进行重新编码,从而完成对潜在宿主的感染,达到传播源语文化的目的[8]。

三、从模因论视角看电影片名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电影片名的翻译就是译者首先了解原电影片名信息,感染成为宿主,然后对源片名模因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再将之传播出去,从而感染目的语观众。在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宿主的解码和新宿主受感染的阶段,只有简洁、新颖、朗朗上口的模因才能成为强势模因,能够成功地感染新的宿主,因此,怎样对源模因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使之成为强势模因,最大程度地感染新的宿主就成为了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核心问题。根据源片名模因和可能产生的目的语片名模因的不同特点,结合电影片名翻译要求的商业化效果,译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对片名模因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

(一)片名中基因型模因的翻译方法

片名中基因型模因是指可以直接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源模因相似的模因,对其潜在的宿主可以产生相似的感染,在观众中取得相似的效果,比如可以直接借用原有的成语、谚语、典故、诗句、俗语等作为电影片名。在翻译中,如果译者发现源片名模因属于基因型模因,就可以采用相对忠实的策略,不加改动地进行直接传递,也即类似于传统上所说的直译。例如:之前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越狱》(Prison Break),其英文片名的解释即为 an escape from jail,而相应地中文里有个词是越狱。类似的例子还有,Basic Instinct 《本能》,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The Graduate《毕业生》,Jane Eyre《简爱》等等。这些电影译名既保持了电影片名的原汁原味,又通过源模因的传播传递出异国的独特风情,从而达到了吸引观众观影热情的目的。 还有一些影片的片名翻译直接借用了中文里固有的成语、诗句等,也属于基因型模因的直接传递。成功的例子有 Imposter《冒名顶替》,My Fair Lady《窈窕淑女》,Speed《生死时速》等。这些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成语片名既能够传达意义又增强了电影片名的艺术性。

另外一些影片的译名与电影内容的源信息一致,但与原片名的内容有所偏离,这种运用电影源信息模因做片名的译名通常能调动起观众心中原有的模因信息,从而引起观众对该模因作片名的电影的观影热情。最典型的例子要算电影 Lolita 在台湾地区的译本《一树梨花压海棠》,讲述的是老少恋的故事,电影译名直接借用了苏东坡的诗句诙谐幽默地传达了影片的主题内容。

(二)片名中表现型模因的翻译方法

表现型模因可以看成是复制和传播模因的过程,这种类型的模因基本不改变其语言表现形式,但需表达不同的内容。具体到片名的翻译中来就是根据影片的情节内容对固有的语言模因进行某些成分的修改。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模因意译法

源语言中电影片名模因不能在目的语中得到等效等值的复制和传播时,译者往往可以采取使用整部电影的内容模因来重新编码,形成新的模因,进而传播出去,感染新的观众宿主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类似于传统翻译中所讲的意译。例如:电影史上耗资最巨的影片 Cleopatra 以惊人气魄重现了古罗马时代一段波涛壮阔的历史,描述了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克莱奥帕特拉为了政治目的跟罗马帝国的凯撒联姻,后来她却跟罗以大将马克安东尼产生了暴风雨般的爱情。如果译成《克莱奥帕特拉》完全不能传达出电影的内容,因此采用模因意译法翻译为《埃及艳后》既能传达出影片内容又能吸引中国观众的好奇心。类似的例子还有:Gone with theWind《乱世佳人》, Rebecca 《蝴蝶梦》,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廊桥遗梦》,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等等。

2. 模因补译法

有时译者可以通过增加对源语模因的评论或者补充信息的方法来重新编码新的模因,从而使新的模因更容易为观众所接收和感染新的宿主,达到更好的复制和传播源语模因的目的。例如迪斯尼的动画片 Shrek 若译成《史莱克》会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究竟史莱克是什么呢?如果补充一点信息,译成《怪物史莱克》就一下子点出了影片的主题。类似的例子还有 In the Bedroom 如果译成《在卧室》也无法传播源语模因,通过对影片内容进行评论翻译为《不伦之恋》则能恰到好处地传播出整个电影的核心内容。此外,Seven《七宗罪》,Tarzan《人猿泰山》,The Red Squirrel《红松鼠杀人事件》等都使用了这种方法。

3. 模因节译法

模因节译法是指当电影原片名很长时,译者常常会在重新编码新模因的时候结合中文片名都比较短小精悍的特点采取节译一部分的方法。例如: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 直译为《波拉特: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哈萨克斯坦而学习美国文化》非常饶舌,而节译为《波拉特》则符合中文电影片名简短明了的特点,更容易被观众接受。类似的例子还有: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奇爱博士》,Night of the Day of the Dawn of the Son of the Bride of the Return of the Revenge of the Terror of the Attack of the Evil, Mutant, Alien, Flesh Eating, Living Dead Part 2: In Shocking 2-D《死活2:极度 2D 版》等等。

4. 固定模因套用法

套用固定模因是指有些模因成为强势模因之后,演化成一种模式,被不断地复制、模仿,比如一些热门的词语、经典的文学作品名称和成功的电影片名等。典型的例子有 Forrest Gump 在翻译成汉语时化用了鲁迅先生的代表作《阿 Q 正传》的模因格式,在模因结构和形式不变的情况下,修改了内容,把阿 Q换成了阿甘,翻译为《阿甘正传》,让中国观众感觉亲切的同时又突出了电影是人物传记的题材。再如,迪斯尼《玩具总动员》后的一系列XX 总动员,如 Finding《海底总动员》,Cars《汽车总动员》,The《超人总动员》等,电影《蜘蛛侠》上映后出现的一系列侠士,《异度空间》后的 Inception《盗梦空间》等等都是套用固定模因的典型例子。

四、结语

电影片名翻译是一种很实用的语用现象,作为语言模因的电影译名不论在语言研究方面还是吸引票房的商业操作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模因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研究着眼于模因的形成和传播过程,有了更多新的发现,根据电影片名的不同模因类型,译者可以采取文中所提的多种翻译策略对源模因进行重新编码,继而传播并感染新的宿主(观众),从而达到复制和传播文化模因,实现文化传递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论文   艺术论文   电视电影   片名   目的   宿主   译者   视角   看电影   观众   影片   语言   内容   文化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