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如何在共产党一党执政的条件下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决这个重大课题,毛泽东不仅就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原则,而且首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理论,并在实践上奠定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础。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多党合作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首创的多党合作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了我国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实践,当前,在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纲领、把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的时候,回顾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时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探索,归纳和总结他们提出的关于我国多党合作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原则,对于指导我国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是我国多党合作理论的首创者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体现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共商国事的机构建立以来,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毛泽东的多党合作思想也进一步发展成为多党合作制度。1950年3月,在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针对党内存在的轻视和排斥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思想,以一根头发与一把头发的比喻,强调要充分重视民主党派的作用。他说:“有人认为民主党派只有一根头发的功劳,一根头发拔不拔掉都没有关系。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是联系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从他们背后联系的人们看,这不是一根头发,而是一把头发,就不可藐视。”(注:《全国历次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第6页,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的闭幕词中提出,民主党派要过好三关:战争关、土改关和社会主义关。勉励他们不但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也要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说:“只要战争关、土改关都过去了,剩下的一关就将容易过去的,那就是社会主义的一关,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那一关。只要人们在革命战争中,在革命的土地制度改革中有了贡献,又在今后多年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有贡献,等到将来实行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社会化的时候(这种时候还在很远的将来),人民是不会把他们忘记的,他们的前途是光明的。”(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7页,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这里,毛泽东期望民主党派在人民触及到他们利益的时候,也要始终站在人民一边,给他们指出了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关于多党合作制理论的基本思想是:

第一,强调多党合作的长期性。 第二,强调要通过民主党派的监督来改进共产党的领导。

毛泽东指出:“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大家知道,主要监督共产党的是劳动人民和党员群众。但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为有益。”(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94-395页,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所以要长期共存,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需要参政的民主党派来监督执政的共产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论文   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   政党   人民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   多党合作   制度   民主党派   头发   共产党   理论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