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浅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浅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浅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精品源自英语科

一 墨子教育的内容

(一) 道德教育 任何一个流派能够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都有其独特之处。在先前诸多思想流派中,墨家之所能够独树一帜,主要在于墨家提出了一种新的政治主张——兼爱。墨子的“兼爱”思想完全否定了儒家的“爱”,提出“视人身若其身,视人家若其家,视人国若其国”,通过“兼爱”,使“天下

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社会状态。他“爱”的对象是所有人,一切人也都相爱,他希望用伦理道德来约束人们,从而消除社会矛盾,安定社会生活。除“兼爱”外,墨子还提倡“义”。《墨子·贵义》指出;“万事莫贵于义”。《淮南子·泰族训》记载了墨子对学生进行“义”的教育的丰硕成果:“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二)节用教育

墨子出身低微,自苦为极,一生节俭,反对浪费。在《墨子》一书中多次强调这样一个衡量衣食住行是否恰当的标准:“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谈到墨子时说:“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费也。”他认同的节俭原则就是民用和民利,即有利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一原则是以“兼相爱,交相利”为出发点的,体现出他的博爱和献身精神,如果统治者能够从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保障其根本利益这一角度出发,减少于民不利的开支,那么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国家就会繁荣富强。

(三)思辨教育

这方面主要包括思维方式、形式逻辑以及辩论技巧的教育。要宣扬自己的学说思想,要“上说下教”就需要去辩论,驳倒他们。

墨子认为人的认识和言论是否正确有三个衡量标准,即“三表法”。《墨子·非命上》说:“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墨子提倡理论的准确性,这为墨家学派在中国古代史上形成系统的形式逻辑体系奠定了基础。墨家所说的“辩”学,就是今天的逻辑学。墨子在学生的论辩才能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方面,强调形式逻辑、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察类明故”,并把假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归纳并列使用。讲求以理服人,追求思辨技巧,言行有据。

(四)技能教育

“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家强调生产、军事、科技、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教育,这一点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其余各家远不能及的,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本领,同时也有利于其推行“非攻”思想。

墨子的科学生产知识主要载于《墨子》一书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篇目中,这六篇被合称《墨经》。其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数学、力学、光学、声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等诸多学科,概括来说墨经有以下特点: ①体例独特,风格简洁,使用一种不同于自然语言的表述方式进行解释说明,并得出结论。②形成理论化的知识体系,概念定义严格抽象、前后相接。由浅入深,方法科学。③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注重实验,通过实践操作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胡适曾说:“墨家论知识,注重经验,注重推论。看墨辩中论光学和理学的诸条,可见墨家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试验。这是真正科学的精神,是墨学的贡献。”他的科学技术方法和有西方近代科学种子的古希腊科学不分伯仲。

二 墨子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吸取墨子“教育救世论”、“人性所染论”的教育理论,进一步提高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墨子的“教育救世论”使我们清晰地看到社会的管理、国家的富强都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要把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到关系天下兴亡、富国强民的高度来对待。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强调优先发展工业经济,轻视教育发展,改革开放后,教育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邓小平多次提出要想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发展教育。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始终坚持“教育救世”、“人性所染”这一思想,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原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教育的发展,为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培养更多的“贤士”。

(二)吸取墨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墨子的教育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主要是教、学、行相结合。墨子在一生的“上说下教”的活动中。一贯坚持“有道相教”,在教学 中要积极主动去解决问题,永远起主导作用。他说:“不强说人,人莫为之也”。他还以撞钟与国家的政事为例,对公孟子说明主动施教的重要道理,坚决反对教师“弗问不言”、“待问而后对”的被动施教,驳斥了儒家“击之则呜,弗击不鸣”的施教原则。墨子把不积极主动施教不仅看作是施教者的过失,而且还认为是危害社会的祸乱之一,所以他一

再强调的就是要“叩则鸣,不叩亦呜”。这对于教学来说,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和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外,老师要以身作则,以言教人,身教重于言教,反对死板的教条式教学方法。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要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中去体会,去学习,去成长。

(三)吸取墨子的教育内容,充分认识到我国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提高全民素质。

墨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贤士”,这与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社会需求是一样的。与其他学派相比,在教育上,墨子都有其“亮点”,他创办的是综合性平民学校,学科众多,门类较全,同时因材施教,因人而育,使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性格来进行学习,对其弟子施以严格的组织纪律教育,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墨子》一书不仅记录了墨子从事教育的众多实践行为,也蕴含着墨子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墨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不仅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使在今天也仍然能够为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2] 吴旈江.墨子校注[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第559页。 [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90.

[5] 蔡尚思.十家论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精品源自英语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论文   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   墨子   儒家   形式逻辑   墨家   内容   注重   意义   原则   思想   我国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