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火灾形势与消防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用火文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成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便利,但是用火文明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给人们带来了火灾的隐患,尤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气化程度的普及,火灾带来的安全隐患显得日趋严重,威胁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生命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加强对火灾的预防和控制,以便可以更好的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对消防科学技术的研究,进而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来扩大消防的安全需求。

1 我国火灾形势发展现状

1.1 我国火灾发展概况

在我国建国时,由于工业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约占10%左右,我国的火灾发生数量和经济损失相对较低。在50年代,我国每年由于火灾造成的损失约为0.6亿元人民币,其中不包括火灾停产、救援及善后处理费用等。随着我国工业化进行的不断加快,我国在60年代的火灾损失每年为1.4元人民币,70年代为2.4元人民币,到80年代为3.3亿元人民币。到90年代火灾造成的损失为10.7亿元人民币。我国60年代和70年代的死亡人数年均约为4400人,其中,1960年由于火灾而死亡的人数达到10800人[1]。

1.2 火灾造成的损失逐年增加

随着消防力量的不断发展,我国火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依然处于上升趋势,并且火灾造成的损失在逐年增加。从90年代至今,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13.2倍,城镇人均收入增加了9.3倍,能源消耗的总量增长了9.8109t。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火灾形势更加严峻。在经济发展时期,我国的火灾总数增长了5.2倍,我国经济损失增长了2.5倍[2]。

1.3 特大型火灾逐年减少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易燃易爆品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我国在1993年特大火灾发生124起,造成经济损失5.5亿元人民币,在1994年我国发生特大火灾151起,造成经济损失5.0亿元。随着我国对消防事业投入的不断加强,在1995年后特大火灾得到较好的控制,火灾形势基本稳定。在2001年至今,我国特大火灾的年均发生数量约为4起[3]。

1.4 火灾发生的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化已经基本得到普及,但是在居民使用电器的过程中,极其容易引发火灾,因此需要加强居民的用电常识。电器火灾事件通常较为集中,而且城市消防设施较为健全,可以较好的对火灾进行处理;对于公共火灾而言,操作不合理、检查不仔细和电路老化等问题十分容易造成公共火灾;在森林火灾方面,我国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容易形成森林火灾,在风力的催动下,火灾将迅速的蔓延,进而会造成大面积的火灾。森林火灾存在蔓延速度快、火势大并且波及范围较大等特点,随着我国森林火灾预防措施的不断加强,使得森林火灾得到较好的控制。

2 我国消防科技的发展情况分析

2.1 基础设施发展情况

2.1.1 消防研究所的发展

我国在1965年前后,分别在天津、上海、沈阳和四川成立消防研究所。天津消防研究所主要研究火灾理论、灭火系统。火灾鉴定与分析等内容;上海消防研究所主要研究火灾理论、消防装备、灭火技术以及防护技术等内容;沈阳研究所主要针对电气火灾预防、鉴定、火灾报警以及电子应用技术等进行研究;四川消防研究所主要针对建筑防火和防火材料等方面进行研究[4]。

2.1.2 科研机构的发展

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对消防技术及消防产品等进行研究。该实验室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和配套设施的投资兴建而成。近年来,该实验室主要对火灾演化、模拟仿真和火灾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除科技大学实验室外,我国其他部门相应成立了防火科研机构。例如林业局成立的森林消防研究所、交通部成立的远东防火试验中心和北京理工大学成立的阻尼材料研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等。

2.2 消防科技成果

2.2.1 火灾预警以及灭火技术

我国科研机构对吸气式灵敏火灾探测、感温感烟探测以及火灾报警等技术进行研究,并且开发了油罐火灾的前兆噪声监测报警方式;在灭火技术方面,我国科研机构对灭火效能、灭火原理以及设备可靠性等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SD系列灭火液以及高层建筑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低压消防泵以及消防机器人等。通过对一系列火灾技术的研究,可以较好的对火灾进行预防和处理。

2.2.2 防火技术的成果

我国科研机构在防火技术方面主要对建筑的耐火性能、烟气毒性以及火场排烟技术等进行研究,同时利用小白鼠对火灾的烟气进行试验。在实验的基础上,开发出火灾毒气的制造、毒性分级和动物实验等方法;在防火阻燃技术方面,开发出复合剂阻燃材料、SWB防火涂料和SF无机防火堵料等;在火灾调查方面,运用动力学原理以及痕迹发生规律开发出线性研究和锥形研究等火灾判定技术。

2.2.3 模化技术及安全研究

性能消防设计成为我国防火研究的新领域。科研机构根据火灾的性质和燃烧原理对建筑物进行模拟分析,在模化技术方面,建立了复杂建筑的火灾蔓延模型、烟气扩散模型以及人员逃生模型等。诸多研究成果可以较好的对火灾进行预防和处理。在烟气流动研究方面,我国建立了浮力、炭黑生成以及热辐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消防安全设计。

2.2.4 火灾防治研究

在2002年,我国消防研究所联合各大高校共同对火灾的防治进行研究。该研究主要针对火灾风险评估、高效阻燃技术和火灾早期预防等六项技术进行研究。研究主要对火灾材料参数进行分析以及设备的研发,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效,促进了我国防火技术的发展,进而会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5]。

3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便利,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火灾的发生几率也在逐渐增加,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人们可以加强对火灾的认知,了解火灾的危害,并且可以积极的发展防火技术和研究防火材料。只有利用先进的消防技术以及消防材料来预防火灾,才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论文   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   火灾   我国   烟气   科研机构   科学技术   形势   研究所   人民币   年代   发生   材料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