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谐社会中的法律文化

 一、和谐社会的法律文化冲突

所谓文化冲突, 指的主要是不同民族、形式、类型、模式以及价值取向的文化间所呈现的冲突和碰撞, 这属于在文化交流以及传播的过程当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只要有依托在不同民族、地域以及社会条件之下的文化模式以及类型存在, 它们之间形成相互的交往、交流和交易, 在政治、思想、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存在互动, 那么文化冲突也就是无法避免的。

法律文化属于社会文化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跟文化系统整体以及其他类型的文化相同, 也会有冲突存在。法律文化具有流变特征, 它一直是在不停的碰撞以及冲突当中实现发展和进步, 这也是法律文化在实现发展以传播的过程当中所无法避免的一个重要环节。法律文化冲突, 指的是在进行交流、交往以及传播的进程当中, 各个民族、形式、类型、模式以及价值取向的法律文化间所呈现的对抗和碰撞, 属于在法律文化碰撞的进程当中十分普遍的一种现象。

(一) 法律文化冲突的根源和特征

结合法律文化的机制来说, 对法律文化冲突的认识需要对其根源以及特征作出了解, 主要包括:法律文化的交流、交往以及传播属于法律文化冲突出现的基础与前提;不管是法律文化, 亦或是文化整体所呈现的冲突, 都是将一元以及多元关系作为依托而出现的;法律文化冲突呈现的根源以及基本特征都是将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关系作为基础的;法律文化冲突属于社会冲突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社会变迁以及转型过程当中的重要体现;法律跟利益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法律文化的冲突, 究其根源是社会利益方面冲突的一种体现, 也可以说属于社会利益冲突展现的一种形态。

(二) 法律文化冲突的类型和形态

法律文化冲突在类型以及形态方面显得十分复杂,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呈现出多种面貌, 主要包括:民族文化以及法律文化所呈现冲突的多元化特征;新文化与旧文化之间的冲突, 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区域文化跟整体文化之间的冲突, 民间习惯法律和国家整体法律之间的冲突;城市和乡村在法律文化方面的冲突;主流文化跟亚文化见所呈现的冲突以及对抗;主导文化跟反文化、非主导文化间所呈现的冲突;不同的群体或者个体之间所呈现的冲突;本土区域文化跟域外文化之间的冲突;各种宗教信仰、政治信仰、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法律文化跟其它各类文化间呈现的冲突;公法文化跟私法文化间所呈现的冲突;法律文化跟社会之间的冲突。

二、和谐社会法律文化冲突的重塑

若想对和谐社会当中的法律文化进行重塑, 一定要以批判的角度对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当中所包含的和谐因素进行继承, 同时对国外的一些优秀法律文化发展成果加以借鉴, 结合我国目前整体的国情, 逐步建立起更加符合我国和谐社会需求的一种法律文化体系。

(一) 从批判的角度对传统法律文化当中的和谐因素进行继承

1. 传统法律文化当中和谐理念的吸收

古代法律文化当中所提出的天人和谐理念体现出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 以及人对于大自然的一种敬畏和尊重。而在现代社会当中, 所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资源短缺问题以及疾病扩散等, 都是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对自然一味的单向索取而导致的客观结果。天人和谐理念主要是利用法律的手段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 对环境友好社会的构建, 这对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的坚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代刑法当中需要体现出一种谦抑性, 也就是立法者以及司法者要始终追求最小支出, 尽量减少对刑罚方式的利用, 同时更好的预防以及抵制犯罪, 从而获取更为优质的社会效益。基于此, 需要对传统法律文化当中的慎刑思想加以借鉴, 坚持对重刑主义倾向的克服, 让刑罚逐渐朝着更加轻缓性的趋势发展, 逐渐找出能够代替刑罚的措施, 在法律程序上对死刑加以控制。要对无讼的法律价值观加以吸收和借鉴, 对其形成正确的认识, 对诉权作出合理的利用, 更加积极的探索具有多元化特征的处理机制。

2. 调解制度的重构

第一, 要对我国民事诉讼当中的调解制度作出更深层次的发展以及完善, 对民事诉讼应用最为基本的目的是矛盾的化解, 对已经出现的纠纷形成良好的解决, 经过各种历史事件的验证我们可以发现, 调解结案通常比判决结案更容易达到预设的目的。第二, 要在刑事诉讼当中融入调解制度, 对各种刑事案件作出具体的区分, 构建起不同的调节方式以及范围, 在国家法律能够允许的范围之内给予当事人适当的调节空间。利用这样的方式, 不仅会给被害人的利益形成保护, 同时也便于对被告人进行改造, 还能够起到对当事人间矛盾的化解, 对司法资源做出合理的利用和节约。第三, 构建起包含社区调解、司法调解以及行政调解等多种方式的调解制度。同时, 要给予调解协议以强制执行方面的效力,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缩减法院所承受的诉讼压力、对各种社会纠纷形成更好的解决以及促进社会和谐能够形成十分优质的作用。

(二) 对国外的优秀法律文化发展成果加以借鉴

1. 对西方市场经济法律文化进行借鉴

市场经济已经在一些西方国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 逐渐积累起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也逐步构成了能够跟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的一种法律文化。我国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以构建的过程当中, 需要对西方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加以借鉴, 而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制度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借鉴不能是单纯的照搬照抄, 属于一种具备现实主义特征的姿态, 要采取鉴别、分析、批判以及吸收的方式, 对其中的内容作出科学化的采纳, 选取一些对于我国市场经济更加有利的法律文化, 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法律文化的发展形成更大的助力。

2. 关于科技领域法律文化的借鉴

很多西方国家在科技领域相关的法律文化比我国的发展起步要早很多, 逐渐形成了一些了与高科技相关的法律制度。而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说, 若想对和谐社会加以更好的构建, 就一定要让高科技领域能够实现和谐。基于此, 我们需要针对西方法律文化当中相关高科技的各种法律制度加以借鉴, 使其融入到我国的法律规制范围之内, 从而推动社会以及经济更为优质的发展。

3. 关于社会保障法律文化的借鉴

我国市场经济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 逐渐由计划经济发展成为了市场经济, 不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还是停留在以往计划经济的体质当中。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在经济体质转换的进程当中, 在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关的制度还没有真正跟上, 从而给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了较大的困扰, 在教育、医疗以及住房等方面所呈现的社会问题都比较严重, 出现了很多不和谐因素。所以, 在这方面立法进程的加快显得十分重要, 对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文化加以构建已经势在必行。在针对这方面法律文化进行构建的过程当中, 我们也需要对西方法律文化发展过程当中所处呈现的一些成果加以吸收和借鉴。

(三) 依据我国国情, 构建起符合和谐社会需求的法律文化

1. 和谐法律文化理念的培养

和谐法律文化观念属于和谐法律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主要的作用在于对其它法律文化要素进行确立以及发展的过程形成引导和决定作用。第一, 在执行方面需要积极树立起依法执政、科学执政以及民主执政等各种现代化执政理念。第二, 在立法方面则要构建起科学立法以及民主立法的观念。第三, 在行政方面, 要积极确立与强化依法行政, 以及对法制政府加以构建的管理理念, 切实做到以广大人民的基本利益为中心。第四, 在司法方面, 要确立司法公正和司法为民等基本观念,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的公平以及正义, 对社会矛盾形成更好的化解, 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第五, 要在整个社会范围积极培养公民意识、平等观念、权利和义务理念、守法、重法以及用法的基本理念等, 从而逐渐构建起更为优质的法律文化理念。

2. 法律制度和谐化发展

所谓法律制度和谐化, 就是说一个国家当中的各种法律制度都可以适应目前社会发展所呈现的需求, 能够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形成有效的法律调整, 让整个社会展现出井然有序的状态。而法律制度和谐化的发展, 首先需要法律制度自身具有和谐化特征, 各项法律制度都要形成相应的体系, 相互之间实现配套发展, 继而显得更为完善。其次, 要让法律制度在内容方面实现和谐化。法律制度的和谐化需要将一些落后的制度剔除, 从而更好的呈现出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最后, 法律制度发展一定要是对广大人民真实意愿形成切实体现, 可以更好反映出民众的诉求, 对广大人民群众最为根本的利益形成完美的呈现, 这是为公民权利提供保障最为重要的一种体现。法律制度所呈现的和谐化特征, 属于法律文化和谐当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同时也是它的重要标志。

3. 法律实施的和谐化

对法律的实施主要包括遵守、执行以及适用法律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和谐法律文化的构建, 需要将法律实施过程的和谐化掌握好, 要是在法律实施的过程当中无法呈现出和谐化的特征, 法律制度在和谐化方面也就成为了空谈, 法律理念也就不能体现出现代化的特征。而就遵守法律的层次来说, 需要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树立一种积极遵守法律以及利用法律的武器解决各种问题的风气和机制, 让法律可以真正的解决问题, 并且能将问题解决好,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和人间的和谐。而就执法层面来说, 需要积极推行依法执政, 就程序以及实体的角度对行政权所具备的随意性以及扩张性形成良好的控制, 继而实现文明化执法、温情化执法以及规范化执法, 让人和社会之间更加和谐。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当中, 对法律文化进行重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也就需要积极从批判的角度对传统法律文化当中的和谐因素进行继承、对国外的优秀法律文化发展成果加以借鉴、构建符合和谐社会需求的法律文化这三个方面入手, 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法律保障, 创建出一种更为优质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氛围, 在法律的保护之下, 实现国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 促进国民经济长期保持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艳霞.从传统无讼法律文化看中国当代构建和谐社会[J].中外企业家, 2016 (17) :226-227.

[2]柯洵洵.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法律文化建设[J].黄河之声, 2014 (07) :113.

[3]杨国红.传统法律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融合[J].中外企业家, 2012 (04) :49-50.

[4]韩冰.和谐社会的法律文化重塑[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 (06) :1-7.

[5]郑鹏程.和谐社会中的法律文化冲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67-7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论文   哲学论文   哲学其它   和谐社会   法律   文化   市场经济   冲突   特征   理念   和谐   过程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