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摘要】本文从小说本身出发,运用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从全新的视角对劳伦斯的小说加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劳伦斯在作品中不仅揭露了自然生态危机, 更揭示了人类精神生态陷入的严重危机。与此同时,劳伦斯提出了解决危机的办法,即人类应该回归自然,融入自然,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

【关键词】劳伦斯;工业化;自然环境;生态平衡; 生态批评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独特、最有争议的作家。《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因大量情爱描写,遭到禁止出版长达30年。但是,如果我们把《查》只是作为一部解禁的性爱小说来读,那就是对作者的大不敬了。其实,这部小说的寓意是严肃的,主旨是谴责资本主义工业化和机械化对自然和人性的摧残破坏,并探求实现身心统

一、回归自然的途径,这些思想和当今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以及生态批评家的主张不谋而合。

一、《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表现出了劳伦斯对工业文明的憎恨

1. 工业化对自然的破坏 劳伦斯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也有其两面性。如果说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科学技术能用于一种危险有害的和反生态的统治目的,那么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构成的巨大威胁就不难理解了。在劳伦斯看来,英国工业文明本身就是一部罪恶历史。

《查》显示了劳伦斯对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性意识的合理性的质疑和对当代人对待自然的傲慢态度的无情批判,表现出了他对工业文明的憎恨和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时至今日,工业文明和反自然的科技已经把生态系统毁灭到接近崩溃的边缘,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和认同劳伦斯对这种文明和科技的批判呢?

2. 工业化对人的摧残

《查》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现代工业对人性的扼杀。劳伦斯从小在诺丁汉郡的伊斯伍德矿区长大,对煤矿工人的生活和工业化摧残人性的一面认识尤多。小说第二章,当康妮跟克里福德来到拉格比时,她看到的英格兰是一个“铁与煤的世界,铁的残忍,煤的黑烟,还有那驱动着一切的无穷无尽的贪婪这里的人与这个地方一样,憔悴、难看、阴沉,也与这个地方一样不友好深渊是无法逾越的,深渊两边不会产生沟通多么奇怪的人性扭曲啊”[ 2 ]177。他在书中不惜笔墨地描写大自然与古朴的人文传统在一步步地遭到工业革命的蚕食,被贬损的自然界,恶劣的环境以及处处感到孤独、异化和被剥削的人群。劳伦斯认为有着如此为工业化而生存的生物,这个世界是没有希望的。

铁与煤已深入地蚕食到人的肉体和灵魂,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控制又强化了人对人的征服,人性被工业化的贪婪所扭曲,人类之爱已经消失,正如劳伦斯在《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辩》中写到的:“我们的根在流血,因为我们斩断了与大地、太阳和星星的联系,爱变成了一种嘲讽”[ 2 ]73。劳伦斯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是谁夺走了人们的自然状态,而给以他们这种工业恐怖?在小说中劳伦斯笔下的克里福德就是一个怪异、贪婪,生着宽阔的肩膀,却没有真正的腿,没有热情,没有灵魂的“生物”,他与他的同胞男女完全失去了联系。他的瘫痪象征着他那个阶级的人在情感和激情深处的瘫痪,他始终处在海德格尔所称之为“技术性地栖居”的状态中。

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表现出了劳伦斯对大自然的热爱

劳伦斯在《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辩》中写到:“人类的生命力正走向死亡,就像一棵连根拔出的大树,它的根飘在空中。我们必须重新把自己根植于宇宙之中。这意味着重返古老的形态”[ 2 ]79。 《查》表明,工业化、机械化把自然当作材料,把人视为机器,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也使人的精神世界瘫痪,使人丧失了生命力。惟有回归自然,回归本性,才能挽救人类,重返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 2 ]劳伦斯.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M].赵苏苏,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3 ]Carson, Rachel. Silent Spring[M].吕瑞兰, 李长生,译.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论文   艺术论文   艺术理论   劳伦斯   夫人   生态   视域   情人   人性   批评   危机   人类   自然   工业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