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引导教学法及其在项目教学中的应用

" 摘要:“双元制”教育是德国著称于世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与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行为引导教学法则是“双元制”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很值得我国职业教育借鉴与学习。项目教学就是对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具体借鉴与应用。

关键词:行为引导教学法;项目教学

行为引导教学法

行为引导是指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策略。行为引导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关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行为能力与全面素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职业教育教学论中的一种新思潮,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

行为引导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培养目标立足于学生思维方式与关键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过程包括信息收集、计划制定、方案选择、目标实施、信息反馈、成果评价等环节。它一改往日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在整个过程中对新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从而使其在遇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行为能力与全面素质的教学目的。

行为引导教学法的特点与实施方法

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在实施行为引导教学法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通常以分小组与独立工作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学,即分组教学。首先由教师提出教学的项目课题,然后每个学习小组进行组内讨论,让每个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工作计划,在这一过程中,每组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个人的知识欠缺可以通过共同讨论、集思广益加以弥补。经过讨论,每个学习小组最终确定较好的项目课题方案,并进行独立的工作任务分配,这期间指导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按照确定的最优解决方案,学员独自或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各自独立制定的工作计划指导下完成工作。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预定的目标对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检查,并判断项目完成得效果如何。概括起来,行为引导教学法在教学中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提出问题或任务阶段、收集信息阶段、制定工作计划阶段、决定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评估阶段。在各个阶段都应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学生经过十几个项目课题的不断强化,完成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教师的不断启发与引导,在完成课题的活动中使学生懂得遵循行为科学原理,形成自觉的行为意识,培养完整的职业行为方式。

在项目教学中应用行为引导教学法

高职教育的实训单元教学常采用项目教学法。所谓项目教学是指教师在传授某一部分知识时,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理论、实验、实际动手操作与学生独立完成,构成能够使学生从中得到理论与操作的完整知识结构的一体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收集、方案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只是起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际进行,可以使所有学生了解和掌握完成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

行为引导教学法正是以项目教学为实践教学形式,扩充了项目教学的单方面能力培养。在项目教学中应用行为引导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项目教学任务的制定。教师制定项目教学的工作任务,明确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计划。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提出问题,并描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及时准确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二阶段:项目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教师将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后,由学生了解该项目工作的要求与目的,独立收集、分析和整理信息。

第三阶段:项目教学中学生工作计划与工艺的制定。学生应根据教师对项目的说明及有关要求,独立或分组制定项目的具体工作计划与制作工艺。制定计划的同时,应对各环节所需时间做出计划,以提高和增强学生对工作效率的认识。

第四阶段: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教师组织学生依据项目教学的计划指导学生按步进行操作。学生在工作的同时,应进行有关数据的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填写测试报告,进行记录、分析和总结。在学生完成项目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引导式提问,以促进学生对项目原理知识的认识及对实际工作中有关疑难问题的解决,必要时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引导。

第五阶段:制定项目教学的评分标准和方式,对项目进行检查。在教师评分之前,可让学生自检、自评、互检、互评,或由小组共同评估检查。教师在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后应给出准确的评分,并应当面指出学员项目中所出现的错误及扣分的原因。在教师检测之后,可对项目设置一定的故障,组织学生调试,或让学生自行排除。教师在学生调试完成后,应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提问、讨论和解答,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在整个项目教学完成之后,应将全体学生召集起来开展必要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在工作中采纳最佳方案的思想。

我校从2003年起在CNC、模具、机电一体化、机电工程、CAD技术等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使用了行为引导式项目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2]李晓玲.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2,

(11).

[3]杨黎明.关于行为导向教学的研究[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0,

(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   教学法   项目   工作计划   小组   独立   阶段   能力   教师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