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需求的中职物流教学探索

【摘 要】本文对中职物流教学进行探索,认为必须根据各层次物流人才特征制定教学目标,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中职物流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校企合作了解物流企业的市场运作,从而培养出优秀人才。

【关键词】物流教学 市场需求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57-02

伴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物流专业在我国各级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广泛地兴起。2007 年,我国开设物流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有 200 多所,能接受大约 50 万学生。在物流专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改革教学模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物流人才,成了中职物流教学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中职物流教学如何以市场需求来加快学科建设,把学科理论与市场经济实际互相结合,培养适应物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根据各层次物流人才特征,制定教学目标

基于市场需求的中职物流教学,需要根据各层次物流人才的特征,设置物流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纵观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到伴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物流人才方面的需求也随之改变,如工商企业、咨询公司、各类科研机构、政府机关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都不一样。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物流业的知识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学生在学校接受的那二年或四年的物流知识很难跟上物流业知识更新速度。因此,为了满足社会物流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物流专业应设计清晰又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要注重前瞻性,对社会物流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及时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使各个层次、各种档次的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物流行业的不同需要。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中职物流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专业化、开放式、全面化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在教学目标制定中,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多种学习能力,从整体去把握教学活动的方向。专业化的原则,就是在教学观念上强调学科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专业性和严谨性。为此,教师在教学目标制定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开放式的原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去思考问题,不被书本知识所固化和限制。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实现教学实践活动与市场营销氛围的互相结合。全面化的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培育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培育整体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整体的谋划和统筹能力,并能学会注意规划细节,准确而灵活地把握每一个物流环节,积极地对待和处理突发事件或异常情况。这样制定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使学生将来能胜任物流行业工作。

二、以市鑫导向,设置中职物流教学内容

目前,中职物流专业的课程不够完善,与市场需求有比较大的脱轨现象,这严重影响了物流专业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教师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来编制中职物流课程内容。如根据当今物流市场的要求,在物流教学中开设货物学、运输实务、物流成本管理、现代物流基础、物流市场营销、现代物流采购、物流客户服务等物流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时代物流市场需要互相吻合。同时要注重物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学得扎实,知识全面,理论过硬,实践操作能力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对现代物流业市场发展的趋势有新反应。适当引进学术界上有关物流市场营销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将之转化为物流教学知识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物流的发展情况,并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互相融合。总的来说,要以市场为导向,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满足物流市场的需要,并为学生的继续学习、自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根据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基于市场需求的中职物流教学,需要教师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合作学习内容和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法,例如采用模拟教学法,将真实的物流工作场景引进课堂,指导学生对具体的案例和情境进行分析,把学生投入到真实的物流实践工作环境中,提高物流教学的实践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流的理论,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转变观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在物流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比如可以通过引导,将书本知识与学生对话,把接受性的、单一性的知识传授方式转变为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性的、反思性的、合作性的知识传授方式。利用学校的物流实训基地,(下转第63页)(上接第57页)建立模拟物流企业,让学生在模拟物流企业中,扮演基层、中层、高层物流员工角色,体验工作经历。使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学会合作,学会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从而掌握物流运输和物流包装的基本技术,了解有关物流决策、流通形式、企业运行等物流经营管理的过程。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转变教学方式上,教师可以借用物流协会的作用。物流协会是联系物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平台与桥梁。教师可以请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物流管理人才和专家学者,到学校开设物流知识专题讲座,以提升学生的物流专业技能,丰富学生的物流管理知识,更好地教给学生更多更先进的物流知识与技能。

四、开展校企合作,了解物流企业的市场运作

物流教学活动要坚持市场本位,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顶岗实习方式,让学生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了解物流管理、经营与运作模式;让学生切实地了解物流企业运转坚持的“适量、适时、适价、适质、适地”等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使之将来能更快地适应物流工作岗位。适时原则,就是指规定物流到货运输时间应该准时。适质原则,就是物流管理服务产品质量,应该符合国家行业标准。适价原则,就是物流企业在开发项目、采购物品、资金运转过程中应坚持以价格为核心,注重运输成本、获得成本、维护成本等,优化物流运输的综合成本,追求质优价廉。适量原则,就是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考虑仓储库存、资金周转、市场变动、作业计划等多种因素,提高物流运输服务的质量。适地原则,就是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应该与供应商做好协调工作,以便能以更低价格获得优质的质量。

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物流经营与决策的实际情况,学习有关物流贸易的法律知识,学会在工作中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利益,同时要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商务英语水平教学,为学生将来从事物流行业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其他教育   物流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原则   教师   知识   人才   学生   工作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