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初探

"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它服务于社会发展同时又受社会发展所制约。当前,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反映在人的发展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这就是心理问题日益复杂化和明显化,从而引起了了人们的关注。这样,心理辅导便成了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实践。

学校心理辅导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心理调整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心理发展障碍,发展心智潜能,促进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包括开发心智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学会人际交往,增强适应能力;改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三个环节。我们可以进行挫折辅导、应试辅导、交往辅导、青春期辅导、非智力因素辅导和适应性辅导等项目的辅导。可见,学校心理辅导并非仅仅在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它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在中学,心理辅导可以由心理咨询部门担负,同时又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特别是班级管理工作,更离不开心理辅导。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是改善学生当前心理状况的迫切要求;是改革班级管理的内在要求;是充分体现班主任责任心的必然要求。因此,正确认识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自觉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辅导是当前中学班主任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以与班主任老师共同探讨。

一、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客观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应试教育是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考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单纯追求的是分数,而不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纯追求的是应考的办法和技巧,而不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它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教育。因此在应试教育中虽然学生中不断出现心理问题,却不可能提出心理辅导的任务,班级管理也无瑕顾及心理辅导。

素质教育则是以全面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素质教育的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素质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整体素质提高的关键,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和先导。学校心理辅导作为心理教育和服务的手段,它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个别差异,既注重心理问题的防范又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为目标,因此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必须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在班级,因此也是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主渠道和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窗口。可见,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客观要求。

二、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是改善学生当前心理健康状况的迫切要求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关键而具有特色的时期,是人一生中黄金时代的开始。中学生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各方面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但是,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又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的特点。因而有人称之为“危险期”,有人称之为“狂飆期”,有人称之为“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他们不论在交往上、情感上、学习上、休闲上、性问题上,前途选择上,都会发生许多适应困难问题,人的个性要在这一时期获得定型,很多心心理障碍也会在这一时期显露和形成。这一时期学生涉及的心理问题之广,所受困挠强度之大是人生其他时期难以相比的。这是每个学生都要碰到,都要经历的,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顺利解决的。因此,心理辅导对这个时期学生尤为重要。

青少年学生的烦恼集中于学习问题,他们的情绪、心境也随着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转移。因此,我们心理保健的重点应放在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会他们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上,笔者在咨询服务中碰到最多的是这类问题。有的学习通道障碍,把“辅导”写成“导辅”,写字缺行,发音不肖,讲话像幼童一样困难。据美国神经病学家奥尔顿研究,认为这些学生智力正常,视听觉器官没有毛病,可能是大脑左右半球功能联系障碍。这类学生考必会产生心理压力,望考生畏,最后造成恐学、厌学、甚至逃学。

例如:有些学生因为初中时是个好学生,但进了高中,由于学科难度增加,抽象思维加强,对学习产生了困难,经过努力,仍然不能摆脱困境时,因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一种因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会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相貌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表现出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往。

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一是认知方式错误常常拿自己的缺点与他人的优点作比较,从而在心理上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二是缺乏成功的体验,经常遭受挫折或失败的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三是自我评价偏颇,不能把主体的自我与客体的自我统一起来,自我主体标准过高,因而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而又特别关注他人怎样评价自己,;四是缺乏客观合理的期望,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而这种要求一旦达不到就会感到痛苦,自怨自艾。

可见当前形势下,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十分重要,而班级在改善学生心理状况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迫切要求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辅导。

总之,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目前的心理状况,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势在必行。班主任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树立现代班级管理意识,自觉地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在班级管理中逐步渗透心理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   社会发展   班主任   自卑   班级   时期   自我   心理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