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医学高等职业院校新教师技能素质培养的思考

"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新教师 技能素质 实验室管理

论文摘要:国家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正式启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医学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技能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突出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因此,笔者认为让医学高职高专新教师人职后第一年进行技能素质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新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与专业的发展。

1广东省医学高等职业院校新教师的职前培养现状分析

1.1广东省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师资来源的现状分析目前,广东省的医学高职高专师资主要是医学院校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以及医院一线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经过岗前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短期培训,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和相关课程的试讲,就可以拿到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成为专职或兼职教师。显然,大多数医学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而是直接在实际工作中,以跟带方式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因缺乏系统的、基础性的教育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致使医学教师专业拓展能力受到局限。

2医学高等职业院校新教师技能化的对策

2.1参与实验室管理与实验带教,直接提高技能素质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科学。医学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技能操作能力。然而,参与实验室的管理与实验带教有助于提高新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

让新教师人职前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循序渐进地进行实验带教,具体做法分为三个阶段:入职后,前两个月主要是对实验室环境的了解,熟悉实验物品的安置,协助实验员做好上课物品的准备工作,并且要求一周至少听课十节以上,并做好听课记录,下课后及时与老教师沟通;对物品的准备有一定了解后,在做好实验课物品准备的基础上,接下来的两个月,开始进入实训课堂,在看完老教师演示一次规范的技能操作后,参与实验课的辅助带教;第二个学期,在实验技术管理人员的指导下,主要进行实验室的管理,包括物品的准备、实验课的辅助带教、实验室物品的管理、开放实验室的管理等。这样一学年下来,所有的专业技能操作项目都了如指掌了,通过带教,自身的技能素质就自然提高了。"

2.2定期进入临床进行技能培训,实现与临床接轨为了加强学生的操作水平,增强临床技能操作意识,更好地为今后实习搭建双向平台,新教师必须及时与临床的新技能接轨,更新技能操作知识以全面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例如合格的高职护理教师即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较强的护理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既能从事护理教学工作,又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通过定期对新教师进行技能培训,教师积极参加临床护理实践,提高护理操作技能、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护理实践教学能力。根据临床最新的操作规程标准来制定学生的技能考核标准,使学生的考核更加规范、更符合临床要求。“临床教学”与“课堂教学”相互结合的“双师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使实验教学更贴近临床,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2.3以老带新,实行一对一的督导式教学带教新教师在入职后,让一位中级职称以上的并且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老教师作为其督导教师,实行一对一的督导式教学带教。督导教师必须制订完整的带教方案和考核评价方案,包括上课技巧、技能操作等方面,并且以身作则,严格把关。凡督导教师上的每一堂课,新教师必须在课前预习,实验课则做好实验物品的准备,上课时,新教师听课并做好记录,不明白之处于课后及时提出,请教解答;接着酌情安排新教师在督导老师上的班级进行几次试讲,课前新教师要按学校规定的教案书写格式,编写一个比较详细的教案,让督导老师审阅修改,听完课后对其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建立学生反馈机制,让学生在课后提出新老师上课时的优点和需要改进之处。

3医学高职高专新教师进行职前技能素质培养的意义

3.1有利于帮助新教师走出初入职时的困境,更快进入角色通过听老教师的上课以及督导教师的一对一教学带教,新教师基本可以明确本专业课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明确各知识点应达到的教学目标的层次,并且把握在每一节课里应重点培养的学生能力项目,从而以完成知识的传授。同时,参与实验室管理,特别是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时,可以明确教学工作的具体开展方式。而进行实验带教,可以与学生充分接触,加深对高职学生的了解,对症下药,从而把握知识传授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在为期一年的技能素质培养过程中,虽然没有正式进入课堂,但其生活习惯已经是按照教师的准则逐步形成了;并且通过试讲,对上课有了初步了解,压力就自然缓解了。

3.2有利于将人文修养和医学有机地结合人文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其培养过程是溶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培养过程。医学是科学和人文的综合学科,医学高职高专培养出来的人才如临床专业毕业的医生,必须是除了会看病之外,还能够处理与病人及家属的关系,处理与其他医务人员的关系,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处理与家人的关系等。医学新教师在入职前进行技能素质的培养,暂时不担任专业课的任教,这样就有充裕的时间去听相关专业课,听学校一些优秀教师在上课时如何将人文修养有机地融人医学专业课堂教学中。领略教师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体会学生从中自觉、主动地模仿和学习。

3.3有利于教学理念的形成与更新医学高职高专教师多毕业于医学专业,没有学习过专业的教育课程。在教学理念上相对滞后,缺乏对关于教育的形成、教育史的重大改革,新兴理念和模式等相关理论的了解,没有理论的指导,教师的实践活动缺乏依据,影响教育的科学性。在人职前进行技能素质培养,有利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加以巩固。

3.4有利于了解教学计划,把握教学大纲,做好第一轮备课第一次备课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对以后的备课产生影响。因此,新教师要备好第一轮课,争取一个好的开端。俗话说得好:“一个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一般地,高职高专教育第一学年是基础课,第二学年是专业课,第三学年开始进入临床进行为期十个月左右的实习。医学高职高专新教师在入职前经过一年的技能素质培养,把该专业的技能掌握全面了,同时也对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的全面安排有初步的了解,对学校设置的学科、各学科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即了解教学计划。同时,在技能素质的培养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进一步接触,可以加深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了解,从而把握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分清主次内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方法,备好第一轮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   素质   技能   新教师   医学   学年   实验室   物品   能力   职业院校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