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要有创新教育的新观念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调动学生认知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心理与生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下,着重研究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对传统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来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模式,并逐步丰富完善,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强调的创新与创造,所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和创新思维全面发展的人,这样才会出现创造的火花。才会想前人所未想,敢于创新,不断创新,创前人所未创。所以说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主体性、个性培养,加强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多样性、发展性,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是基础,只有认真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有创新教育的发展。

一、创新教育的学生观

(一)创新教育学生是具有生命意识的人

人的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先天的基因加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在教学中,学生的这种生命意识就是优良的品格、丰富的情感。是学生的一种良好素质,但只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有待于教师去唤醒。在教学中,学生应该是独立地,而不是在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的;学习的内容是随意、自发产生,而不是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把学生当成可以利用的工具和容纳的容器,应该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学生的活力和灵性。

(二)创新教育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

人是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担当起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责任。应改变一切为了升学的目标导向下,学校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严重地分离了。同时避免学生与周围的社会生活相脱节与知识更新的速度相脱节。学生应具有创新能力的发展。我们应该打开校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学生的社会化能够促进课堂教学。学生不仅属于学校,更属于社会。合理定位,学生于社会中学习和生活,不断的开拓创新中健康成长。

(三)创新教育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者确立发展变化的学生观,主要包括: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差生的创新潜能不可低估。

(四)创新教育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当前创新教育极力提倡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虽然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但绝不能因此而抹杀学生的个性。在诸多相似背后,他们身上存在着更多的差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教学者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从而使学生能更自觉、更主动、更充分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在创新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没有自主精神就没有创新精神,没有自主能力更没有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育的教师观

(一)创新教育思想

教师的教育思想应开放,树立主体教育、创新教育的新理念。了解国内外教育的新动向,掌握最新的教育观念,走在教育的最前沿,以开放、积极的目光去对待创新教育,掌握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教育研究,给教师最新的理念。

(二)夯实的专业基础

作为创新型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不是盲从跟风,具有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勇气。教师具备各方面科学文化素质,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学校,要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创新型教师。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加强学习和信息交流,减少盲从行为,理性地看待问题。建立起乐学、善学、创新的教学体系。潜心研究,勇于探索。

(三)创新型教师队伍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有计划、有组织、科学的地培养创新型教师。引导和培养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等学术交流活动。让教师外出学习,有计划、不间断地组织教师学习掌握现代化教育科学理论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竞争合作的教师群体,增强教师创新队伍。

(四)坚持与时俱进

教师要有先进的理念。转变观念,善于思考具备创新意识,强化逻辑思维,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积极的学习心态从传统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敢于否定自己、超越自我,不断地反思,大胆实践、论证、再实践寻求多种教法,不断地追求卓越,向创新型学习模式转变,不断地攀登高峰。

三、创新教育的教学观

确立新的教学质量,观转变教育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德、智、体、美几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教育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体整体素质的提高。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注意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会活学活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学习增长智力、发展能力。同时要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群体的意识。要使学生不仅关心自己的成长,而且关心家庭、关心社会发展。

教学过程是创新实践的缩影,是学习者自觉主动地发展身心素质的自我优化的创新活动过程。实现自主创新与全面发展。创新教学的基本途径是学习者自由自觉的探究活动和精心设计的创新情境。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为了不教。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完成以教育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尽可能地把教师的教授活动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把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的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己学习,学生越学越会学,对学习产生无穷的乐趣。

创新教学将以崭新的教学观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创新教学必将成为教育新兴、优越的教学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新观念   重视   素质   独立   能力   模式   教师   个性   社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