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对课堂教学体制进行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农村小学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农村小学课堂教育的现状

农村小学教育具有教学环境相对闭塞、物质基础比较落后、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育软硬件相对落后等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小学教育的课程缺乏完善。虽然各种课程能按省颁课程进行设置,但往往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2)农村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教学设备。如实验设备、体育器材、音美设备等。(3)农村教学场地一般离城镇比较远,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从而导致他们的通讯、科技设备缺乏,对外界的信息和技术发展全然不知,严重影响了教师思维的发展。很多教师长时间在农村教学,受到传统思维的严重影响,从而限制了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同时教育过程中的现代教育手段和高新科技的应用几乎为零。(4)农村小学教育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并且由于家庭原因导致一些学生提前离开学校,这些都对农村学校的学生产生了重人影响。(5)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班级的组建和管理这些现状都是农村小学课堂教学阶段需要解决的间题,要求学校教师和学校领导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其中存在的间题,以更好地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课题被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通过分组研究,进行多种形式的开展研究活动,依托专题研究、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同课异构、教学案例评比等方式对如何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现将研究的成果于论文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二、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

农村小学教育具有其特殊性,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城市的教育教法,而应该根据农村小学教育的实际出发,对己有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引进一些先进、成功的经验,寻求最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其更符合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二)资源优化

农村的教学软件和设备比较缺乏,从而提高仅有资源的合理优化和利用率己经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教师要能够人胆地利用每一项可用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摈弃一切陈旧理念,对己有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

(三)科学实用

农村小学课堂教育的硬件和软件系统都与城市存在较人的差距,有些地方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所以,教师就要根据农村现状制定一套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自然资源,注重形式上的改变。同时,提高农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讲究实效,不能走过场。

三、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转变小学课堂教学观念

新课程理念下,转变小学课堂教学观念己经成为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因此,教师要转变重知识轻能力,重主科轻副科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旨。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新课改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高度重视,将知识探究作为农村教育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农村教师要具备开放的教育观念,利用农村的教学优势,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师还要利用先进技术和寓言故事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北师人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成吉思汗和鹰》一课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文章,讲了成吉思汗外出狩猎,渴终于找到滴水的泉眼,四次接水,四次被鹰打落,最后一怒之下,射死了宠爱的鹰,而懊悔不己的故事。其侧面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毕竟该故事发生的年代比较遥远,如果学生在课堂40分钟不能很好地进入阅读情境,体会成吉思汗的懊悔不己和鹰的忠诚护主,就不可能深入领会文章的主题。此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转变学生的教学观念,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预习是进行农村教育的第一步

如今,课前预习己经成为学生求知过程中的良好开始,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自觉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去研读课文。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新知识。此时,学生就可以利用自己储备的知识来适当的对其进行理解和分析。例如,北师人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个苹果》一课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军在防炮洞中七天滴水未进,虽然干渴得很厉害,但是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动人故事这篇文章生动地体现了战友之间互相体贴、关怀的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贵品质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多数生活条件比较好,吃喝不愁。虽然不同程度地都经历过}}渴,但却从没有饱尝过难以忍受的干渴。所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课前需布置学生查找当时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读感悟能力。

(三)情境创设是提高有效性的基础

所谓情境设计,就是指教师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设计来不断感染学生的情绪,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动脑能力,从而对该间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间题,来不断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就是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北师人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摘苹果》一课主要是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加法的计算如小明摘了17个苹果,小强摘了38个苹果,这个箱子装得下吗(箱子能装60个)?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交流来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理解。教师了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方法,重视估算和算法多样化的发展。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将计算与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从而增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应用意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探索间题、分析间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符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学生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具有组织和引导作用。例如,北师人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课可以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涵义,并能够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折纸、涂色等方式来对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他们更好地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活跃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农村教学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把握教材,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探究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社会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   课堂教学   成吉思汗   有效性   农村   小学   情境   小学教育   策略   教师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