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双重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

"

论文摘要: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而言,主要原因是其双重价值目标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若不能正确认识并成功处理二者关系,就会导致二者关系以冲突的形式显现,从而极大地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当前必须从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教育的最终目标出发,科学定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念,立足于满足学生目标,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指引和智慧的启迪,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国家目标和学生目标的统一。转换任务主要承担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因而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学生;教育;教师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双重价值目标及冲突

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年大学生的任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场,这些课程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责任。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着漠视和逆反心理,因而尽管这些课程在各学校都要求作为必修课来开设,也在教学总课时中占有相当比例,但所产生的实效并不理想。这一状况的产生有学生本身的原因,他们在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和欠缺什么;也有社会的影响,是整个社会呈现出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情绪及对个体价值观建设不重视这一状况在学生身上的反映,也是多年应试教育导致学生长期重视主课轻视副课的一种惯性使然;但是这一状况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分不开,这些问题存在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学组织等各个组成部分中。但如果我们把所有的问题作为一个有关联性的整体,就可以发现当前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双重价值目标的冲突的结果。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显然有两个主要目标,其一,主要是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素质,以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最终这些课程的知识将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调控社会秩序,并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这一目标侧重于为国家和社会服务,我们可以简称为国家的目标;其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方向的指引和思维的启迪,并促进学生精神的和谐,这一目标侧重于为学生服务,我们可以称简称为学生的目标。这两个目标都很重要,但学生往往从自己的需要和角度出发,希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获得对他们个体的发展有帮助的东西。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国家和各高校则又易于从社会整体需要出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往往是必须首先完成第一个目标,也即承担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使第二个目标从属于第一个目标。“意识形态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这一称谓已转化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自我角色意识和学生眼中的教师形象。近几年虽然中央和教育部也多次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三贴近”,但真正做到这些,还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彻底转换自己的职能观念,并且增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然而由于各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定位习惯以国家目标为立足点,学校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习惯于强调其政治功能,因而在关注学生实际需要方面难以有大的突破。另外,受列宁的“意识形态是要靠灌输的”这一观点的影响,相关课程教学长期普遍采取了灌输式的方法。这些都导致国家目标和学生目标之间的冲突产生并显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很多学生心目中被认为主要是为了达到国家的目标,即只是要求他们增加对现实政治的认同性,却并不太关注学生本人的发展,甚至是对他们思想和个性自由发展压抑与禁锢,这一价值评价又直接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漠视和逆反心理,从而减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以发挥实效的最直接的原因。这一状况也几乎为每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来一个艰巨的任务,即不得不千方百计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再优秀的老师有时也无法扭转一些学生,甚至整个班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漠视状况,这一状况又往往会极大地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种本身价值难以得到承认的失落感,这是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不稳的最主要原因。不仅如此,这种状况还会极大影响到教师在课堂上的发挥,并最终导致师生之间不仅难以形成良性互动,反互生厌憎之心的恶性循环,而这就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最为根本的原因。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双重价值目标统一的基础——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和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意识形态对于社会存在着强大的反作用,当今没有一个国家不重视意识形态的工作的,我们当然不能放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即不能放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国家目标。然而,从根本上讲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因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和学生的目标也存在着统一的关系。问题是应以什么为立足点才能达到二者的统一,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何种角色为主出现在学生面前,是意识形态探制的体现者,还是学生的精神的引路人?要弄清楚这一点,必须得依据教育的规律、法则和教育的最终目的来进行。

首先,教育规律和原则必须立足于学生的需要。教育的规律和最高原则,早已由西方思想家卢梭和尼采提出,又被很多教育家认可的是“只有饥饿者,才能予之以食”…即给学生他最需要的东西;现代信息传播学的“接受理论”也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决定他对某项信息的选择和接受的最基本而又强烈的因素”。因而任何课程的教学都只有坚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才会主动去探索、建梅、检验所学知识,并最终达到深层次的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尤其要坚持这一原则,因为这些课程和自然科学知识,应用文科知识都不同,它们都不能在短期内给学生带来功利效应,这些课程本身就容易被漠视,这就意味着要想调动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兴趣更要从学生本身实际需要出发来进行教学。

所以,当前要想从根本上扭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不强这一状况,就必须树立这样的教育理念,即立足于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从追求个人发展,提高人生境界的必需条件的角度去主动地、客观地认识世界,认识中国,认识自我及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去领悟国家整体发展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以及秩序的重要性和道德追求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国家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们主动地关心国家和社会,积极探讨中国现存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就自动地迈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达到学生个人的立场和国家的立场深层次的统一。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的应有价值的基础上进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使二者的目标有效的统一。

其次,教育的最终目标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同的主体,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说法。国内外多年以来有两种影响很大的观点。其一,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能为国家服务的人才,从而使教育成为国家发展的工具;其二,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掌握谋取功利的必要知识和技能,从而使教育沦为个人赚钱和获得功名的工具。与以上两个片面观点不同,一些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从人学的角度指出教育应该成为促使人全面发展的手段和工具。马克思则明确指出,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尼采也曾指出,“教育是解放,是解放人身中所有的生命力,充分实现人的完满”二十世纪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借歌德的诗“人间最大的幸福,乃是人格之欢乐”,提出“人格的培养已成为一种最终的教育理想”;正是基于此认识,党中央提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教育也必须以人为本,也就是要求教育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并为个人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所以,教育的最终目标也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双重价值目标的统一的现实途径——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指引和智慧的启迪

正如上面所说,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和全面发展,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双重价值目标的统一的基础。而关于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各门学科显然承担着不同的分工,具体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就是要承担起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引导的职能,这一职能主要是由其学科性质和内容的特殊性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与其他很多必修课不同,它并不追求传递学生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在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方向的指引和精神的关怀,并激发学生对世界及人生进行追求和探索,例如,给学生开设哲学课,其主要目的不是要学生研究哲学,而是旨在激发学生对很多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给学生开设法律课,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法律专家,而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开设道德课程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具体的道德规范,而是为了激发学生对道德的追求等。

学生追求全面发展的道路中,其精神世界内往往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或障碍是他们本人暂时无法轻松解决的,这些问题常导致学生的精神困惑和情感失调,对自我,他人,国家和社会无法形成客观的认识,也无法采取恰当的行动去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发挥。教师的适当的指引、提醒和培养有时会产生极大的效应,从而大大减少学生走弯路的可能性。当前学生中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如: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定位,使不少学生的行为出现盲目性、摇摆性,从而浪费他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思维水平不够成熟,常表现缺乏思考问题的主动性,不能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不能科学的解决问题等;精神虚无主义,表现为一如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描述:“对外在的物质利益的追求空前高涨,对内在的精神活的追求则日益萎缩”等。显然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就会长期制约着学生的健康发展,也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青年问题出现,甚至出现敌视他人和社会,违法和犯罪等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着眼于学生精神世界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必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指引和智慧的启迪。如针对以上几个突出问题,当前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为学生个人科学定位提供向导。为了尽可能的缩短学生对人生目标的探索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科学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格局找到一个最真实的自我,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生涯规划、未来预测等。其次,担当学生思维的启迪者。早在19世纪尼采就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从教师们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学生一生的思维方式”。主体对所学知识的过滤和思考是知识内化的必要条件,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在传递学生必要的知识信息基础上,紧密联系社会和学生的实际,积极鼓励,启发,引导他们去对理论难题和现实难题进行探索,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最后,提醒学生重视精神的家园。二十世纪是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世纪,然而和其他所有国家一样,不少人也逐渐走向精神虚无主义。这是由物质欲泛滥导致的世界性的精神疾病,在我国大学生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表现在他们的学习上就是片面追求科技知识和实用知识,不重视人文精神的塑造。这既完全背离全面发展的方向,又往往给个体带来深层次的困惑和痛苦。

当前,有一些学生尚意识不到精神追求的意义,还有少数学生极其需要缓解他们的精神困惑和心理危机,但单靠个人的努力很难解决问题。思想政治课中有不少内容直接涉及到人类精神领域的知识,而且在各个高校都是作为必修课,并占相当的课时,因而应承担起提醒并促使学生向精神回归的主要职责。在当前主要是促使并引导学生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索,对什么是幸福展开思考,提醒并帮助学生关注和维护个体心理的健康,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等。从根本上说,学生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会正确的认识自我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才会理性地行动,自觉地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也即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国家目标。

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双重价值目标统一的关键——对教师的特殊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是直接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老师,教师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决定着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和教学目的能否落实,因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双重价值目标统一的关键也在于直接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在于教师能否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和全面发展,成功地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个价值目标的之间的关系,这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作为教师中的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所有教师都应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不单是意识形态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青年大学生精神的引路人”,因而从知识储备来讲,就需要所有的教师不仅要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国家大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更要掌握青年学、伦理学、心理学(特别是其中的精神分析学)、人生哲学、法哲学及关于中国的国情、国力和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等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们投人巨大的精力去学习和备课,当然这也需要各高校给予必要的支持,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的价值并要创造条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在知识结构方面有特殊要求外,还有另外的一项同样重要的要求,即他们比其他任何课程的教师都要强调本人人格的健全,良知的觉醒,爱心的流溢,和对崇高人生境界的执著追求等。正如心理学家荣格教授指出的,任何想要教育别人的教育者,他自己必须首先得受过教育,要想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康人格首先需要教育者本人具有健全的人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是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过程,更是心灵与心灵交流的过程,教师人格和激情的感染力量是无法估量的,但是由于在教师本人成长过程中,所受的教育也是一种有缺陷的教育,导致现实中很多教师和学生一样没有健全的人格,因而人格的发展,心理的平衡,道德的提升等都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内在的持续的精神追求。而作为学生心目中的知识的化身,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本人的精神追求过程及显现对学生的感召力和示范效应是巨大的和无形的。

所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念的转换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许多必须研究的课题和必须完成的任务,如要求教师必须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及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和高度的良知,因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作一项工作任务,那么其行为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这何以打动心灵,直抵生命?并且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认识模糊,如何建立本职业的荣辱观?如何定位教学目的规划教学内容?又如何树立教师本人的自信心?又如,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也即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关注学生的需要,同情理解学生的困惑与迷茫,尤其是理解学生十分重要,因为“我们认为老师对学生的理解之心比什么都重要,对它无论作多么高的评价都不显得过分。当我们回头去评价那些杰出的老师时,我们只是感激那些能触动我们人类感情的老师们”。另外,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以一个心灵与很多个不同的心灵之间的交流,所以必然要求教师的心灵是丰富的、广袤的,也即“教师需要有关爱之心,关爱每一个生命;需要有信任之心,信任每一个心灵;需要有平等之心,善待每一个学生;要学会宽容,允许别人犯错与改正;要学会耐心,认真解答问题与困惑;要学会分享,分享痛苦与喜悦;要学会感谢,感谢生活与他人;要学会奉献,服务社会与国家;要学会等待,等待适合的成长与绽放……”。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一颗真实的爱心,如果说我们爱自己的孩子,主要是因为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那么,教师也应该爱自己的学生,因为学生正是教师精神的投射和延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   政治理论   目标   思想   价值   目的   全面发展   高校   精神   教师   国家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