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显性教育中逆反心理成因的教师视角

"

论文关键词:教师视角;显性教育;逆反心理;主体性;政治社会化;人文关怀

论文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方式。在显性教育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制约教育的预期效果。由于显性教育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情景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逆反心理的成因进行探析。从教师视角看,学生的主体性内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薄弱、人文关怀式微等三方面是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而言,可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大类。显性教育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为中心而涵盖各项主题教育的种种教育,隐性教育是指以校园文化为中心而涵盖社会实践的种种教育。两者各具特陛,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逆反心理是一种以反感、怀疑、不满和抵触等为特征的心理倾向。一般来说,隐性教育多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完成,参与者不大会产生逆反心理,而显性教育则不然,它取决于教师对诸因素的把握,易言之,如果认识不到位、处置不当,就会在学生中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制约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探讨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有其重要价值。显性教育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诸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致使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由此可见,探寻逆反心理的成因并非易事。“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视角看,就会呈现不同形象。没有谁能拥有上帝般的全景视角,即没有谁能包罗无遗地看透世界、社会、人,甚至一个物体”。因此,寻找一个主视角进行分析,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路径。本文拟从教师视角对显性教育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试作探讨。

“主体”一词最早在哲学中出现,反映的是人与外界关系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这一范畴是从哲学中引入的,它反映了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早期的传播学研究认为,传播者与媒介具有无法抗拒的力量,受众是毫无防御能力的‘靶子’,当大众传媒把信息传送到受众头脑中,受众就会产生同传播者一致的态度、观点或意向。通过传媒,各种思想、感情、知识和动机可以从一个人的头脑里几乎不知不觉地灌输到另一个头脑之中。施拉姆曾对此作过这样的描述:‘传播被视为魔弹,它可以毫无阻拦地传递观念、情感、知识和欲望。……传播似乎把某些东西注入人的头脑,就像电流使电灯发出光亮一样直截了当”。教育是传播方式之一,其理念深受这种“魔弹论”的影响。传统教育理论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遑论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现代教育理论则认为,教育活动中的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客体,而是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从本质上说,有效的教育活动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良性互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其主客体界定应该属于教育活动主客体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之间的双边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两者以共同客体为背景,同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二者不是把对方视为自己认识和改造的客体,而是视为与自身平等交往的主体;二者之间不是“主体一客体”的对象化关系,而是“主体一主体”的主体际关系。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在于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培养道德主体性的前提。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忽略学生的主体意识,以教师的一厢情愿组织和实施教育,容易引起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其实,“人作为社会的应当的和可能的主体要转化为现实的和实际的主体,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即主体人的自我意识。就是说,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和有效实现,是以人对自身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地位、职责、使命和任务及实现途径等的足够清醒的自觉意识为前提条件的”翻。因此,教育要重在唤起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效的教育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人的主体J生的发挥,人的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等意识的形成,都有赖于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只有基于自我意识前提下的思想教育,其教育内容才能变成“为我而存在”,相关的信息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内化。

人的根本是人自身,因此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至关重要的教育思想。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要培养人去适应传统世界,不是首先要去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能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作出有意义的选择。这就意味着必须尊重大学生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形成自觉接受教育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惟其如此,学生才能感觉到爱和被爱,变被动为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认清教育对其自身和社会的意义,使道德规范真正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需要,使其自觉地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众所周知,教育内容总要体现应有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引导,然而如何体现这种选择和引导,是有文野、高下之分的。在实然的教学中,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尽管教师高谈阔论,头头是道,但是学生硬是不领你的情,甚至表露出一脸的困惑与不屑。唯有尊重、理解学生,站在他们的角度品味他们的生活世界,才可能让他们体会到教育内容的“属己感”,真正找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主体地位。由此可见,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能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就能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

大学生的主体能力的缺乏,也是一个显见的现象。我们看到一些教育尽管也在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忽视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这样的“主体性”,只能流于空泛。所谓主体能力,指的是主体驾驭、控制、推动自己不断发展的能力。对大学生而言,要使自己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要使自己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光有主体意识是不够的,还得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即主体能力。在诸多能力要素中,主体的批判性思维和选择能力尤为重要。随着国际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现代传媒的大众化、快捷化,各种社会思潮大量充斥学生的头脑,促使他们对各种思潮作出分析和辨别,极大地增加了选择的难度。为此,教师要一改一讲到底的惯常教法,采用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有效方式,多给学生尝试和体验的机会,增强他们的主体能力。

在一般的情况下,政治总是表现为重大的社会(阶级、政党、集团等)行为,而不是个人性质的行为。所以政治问题总是事关全局利益或公共利益的重大问题,它所涉及的是国家或社会生活中那些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利害关系的问题,而不是单纯个人性质的或局部性质的问题。当今世界,政治与人们关系紧密。从根本上说,政治其实是与每个人休戚与共的大事。西方社会广大民众普遍关注政治现象,很值得我们反思。我国部分民众对政治的不关心甚至冷漠的状况,源于多方面因素,盖与对政治概念的界定不明、缺乏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关。在大力倡导政治文明的今天,这种状况必须得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正是从这一视角,我们认为,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社会事业的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大学生群体,进而言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其特定的重要地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让大学生通过学习并内化政治主导文化,逐步成为具有稳定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信念等一系列反应和倾向的政治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事关我国公民的政治素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对此等闲视之,要从改变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着手,进而影响整个社会。

当代大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关注我国的改革进程。所有的这一切,足以表明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健康态势。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正视他们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一些倾向性的问题:比如习惯于以他者的姿态看待我国当下出现的各种政治现象;观察社会问题的思想方式偏激、狭隘;在多元价值取向中,世俗化、功利化色彩浓厚;政治认知片面,政治参与意识淡漠;盲目崇拜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对西方意识形态对我渗透缺乏该有的清醒。在这一背景下,政治社会化教育所出现的逆反心理,有其复杂的成因,倘若仅仅从教师身上寻找形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不恰当的,简单地由教师来负责也是不公允的,而学生自身的因素则可能是主要的成因。然而问题不能止于此。探寻成因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即便是学生的问题,我们也应该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引导,何况还有教师自身的原因。"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政治问题的阐述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懈怠,任何时候都要做到:坚定政治立场,坚守政治原则。以意识形态为例,其对社会的作用显著,无论是拉美国家因普遍接受“新自由主义”而形成的经济放任、思想自流,还是在前苏联东欧国家相继出现的所谓“颜色革命”,都是对其作用的典型诠释。正是由于它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围绕着意识形态的斗争从来都是激烈、复杂的。尽管一些西方国家对此羞于表白,但实际上,这些国家都是异常关注这一领域的起伏态势,不遗余力地向全世界输送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对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轻易放弃这一重要阵地。个别教师,总以为学生对政治问题了无兴趣,生怕引起学生的某些反感和抵触,于是乎,或标榜所谓的“价值中立”,或迎合公共媒体中的负面思想倾向,欲以此取悦学生,这实在是低估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一些人的另类说辞,或许会博来一时的活跃气氛,但到底是不会受到学生的真正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反复证明,对某一社会现象或某一政治问题,教师的态度暖昧,终会失信于学生,甚至会遭至学生的鄙夷;唯有公开表明自己正确而鲜明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伴以晓情人理的阐述,方能取信于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真正赢得学生的青睐。

近几年,全国各高校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该教材从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出发,呈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对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出了新的回答,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然而一套好的教材,只是为成功的教学提供了可能,要把可能变为现实,有待于师生的良性互动。作为授课教师,如果把该套教材作为一个对象看待,固守内容,陈陈相袭,那么必然不会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马克思理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然是开放的,是师生学习和研究的平台和入口。教师应该努力去把握教材内含的意蕴,对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教师要用深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去支撑高水平的教学,用为自己深刻理解、真正把握的科学理论去讲解,真正实现科学理论进头脑的目的。

高校历来是各种理论思潮不断交汇的地方,是各种错误思潮不断渗透的前沿阵地。当下,各种西方思想资源在多种载体的裹挟下涌入高校校园。学生从书刊、互联网和讲座等渠道接触西方文化思想,成为不断重复出现的轻松、寻常事。学生接触一种新思想,进而产生自己的理解,影响着自己思想的变化,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思想的问题终究要用思想疏导来解决。必须明白,那种以非此即彼来对待复杂的思想资源的思维方式,非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倒会引起学生的不满甚至抵触。长此而往,思想教育的信度和教师的形象将会丧失殆尽。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思考的主体,在他们接受该教育之前,都会对各种思想思潮有一些或深或浅的了解,都会对热点、敏感问题有一定的或是或非的价值判断,因此,教师要在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现状的基础上,从现象或问题着手,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作出让人心悦诚服的回应,让他们走出困惑,步入澄明的境地。

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理论课的教学中,不难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部分学生的关注度和兴趣点狭窄,往往集中在与他自身密切相关的话题和论题上,舍此则兴趣索然,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样子,甚至现出一脸的无奈。不消说,这种情景下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十分强烈的,这种尴尬的教学局面亟待改变。其实,这种现象隐含着一个预设,那就是你讲的都得与我“有关”,否则就是纯粹浪费我的精力和时间。由此出现的序列问题是:何为“有关”,何为“无关”?如果承认了这一“无关”,又怎么解释你既往的成长与未来的发展?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你的存在意义与价值究竟何在?正是从这里,我们悟到了人文以及人文关怀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价值。

人文源于《周易》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和《后汉书》中的“舍诸天运,征乎人文”。人文关怀重在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就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看,要从人出发,和谐人际关系,发挥人的潜能,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追求人类的终极关怀,尊重人和推崇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

在当今的物质世界和文化世界中,人只有在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的互动中才能获得现实性存在,不断扬弃对象性,由自在走向自为。海德格尔认为:“由于这种共同性的在世之故,世界向来已经总是我和他人共同分存的世界,此在的世界,是共同的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嘲让学生分享这样的理解,实为必要。教师在阐述具体原理,传达思想时,要善于通过哲学思维的型塑,让学生建立起普遍联系的观点,摈弃狭隘的自我,扩大倾听和阅读的视野,在丰厚的社会实践的土壤中发现潜能、施展才干,超越自己。

就整体而言,学生群体是个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就学生个体而言,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世界都是不一样的,同一思想资源会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产生迥异的理解和影响。倘若听凭这种“原生态”的现象自生自长,势必会造成人们思想的无序,干扰主流思想的传播和内化,影响学生精神上的健康成长。在实然的教育中,理想、信仰教育与学生的思想脱节,教师及管理者很少过问学生的精神寄托,未能及时地帮他们释疑解惑,致使宗教乘虚而入。据调查,除个别学生从小受家庭影响信教外,不少人都是在精神上感到无所慰藉,以玩玩、试试看的尝试心理跨入宗教的门槛。过去人们往往把言之无味、昧同嚼蜡讥之为“说教”,殊不知,时下各派的宗教组织都善于揣摩心理,擅长运用多种手法来凝聚人心,具有一种巨大的诱惑力。相形之下,正面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似乎更适合于成年人,习惯于照本宣科,以一种真理代言人的姿态居高临下,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较远,感召力不强,致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因此,应然的理想信仰教育重要的不是告诉结论,而是鞭辟入里地分析,让学生信服,从而自觉改变原本的想法,因为学生由自身的观念出发,已经对某一问题有了一定的看法,你如果简单化,阐述不到位,就不能触动他的心灵,引起该有的震撼。

除了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外,作为教育主体,要能动地把教育的相关内容拓展、延伸开去,指导学生把所掌握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倘能持之以恒,必然又会在学生认识深化、思想升华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学风浮躁、人文式微和工具理性张扬的世风下,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在与大师的“对话”中碰撞智慧,启迪思想,丰富情感,拓宽文化视野,深化人文底蕴。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友,倾听各种声音,了解他们真实的思想动态,善于从他们身上学到新知。教师更需要用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最瞧不起那些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人。从本质上说,学生信赖的是真正在思想、生活上关心他们的人,而不是对他们要求严格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   显性   逆反心理   教师   主体性   成因   视角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思想   政治   社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