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探析

"

论文摘要: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外语教学培养适应跨文化交流的国际性人才。根据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外语教学不仅要进行语言教学,也有必要进行文化教学。教师通过词语和句子以及视听说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从民族、历史、思维方式、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去理解英语文化,从而提高其理解、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输入;文化意识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输入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中学英语教学重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培养,轻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很多中学英语课堂,文化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际。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言的载体作用,以语言为工具,了解另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等。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之间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作为英语教师,有义务开展相关文化教学活动以持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但是,实际教学中许多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上存在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谙文化教学内涵,课堂教学严格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将考试要求考察的知识点通过一次次的课堂教学灌输于学生的脑海。大多数教师坚持使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很少指出与文化有关联的词其背后的文化涵义,对于如何恰当运用该知识点也很少做出说明。随着学生所学的词汇量增多,语法难度的强化,以语法和词汇为中心的教学内容使英语学习变得索然寡味,导致很多学生学习态度消极,他们不断进行重复机械的纯语言训练、大量的习题,逐渐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在许多英语课堂上,学生不停地记笔记,面对众多词组和例句,几乎没有时间思考,课堂气氛沉闷,不活跃。

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至少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目前注重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训练的课堂上,进行文化教学已经是一个明确的任务和目标。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目标以及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教学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总而言之,要实现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有关文化意识的目标乃至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等其他目标就必须进行文化教学。"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输入的策略

实践表明,英语教学阶段的不同,英语文化学习的层次也不同。文化教学应当从较低层次的文化知识转化到较高层次的文化理解,教学比重也应当有所增加。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学生刚接触到英语,学习兴趣很高,对外国文化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可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展示与表层文化有关的实物和图片或者视频等素材,可以提供各种资料让学生查阅和欣赏,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接触英语文化,感受英语文化,了解异国风情、文化习俗以及其中的文化差异等。在英语教学的提高阶段,学生己经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基础,同时也存在因文化差异带来的一定程度的困惑,除继续学习表层文化知识外,还要加强深层文化的教学,要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与对比的方法从民族、历史、思维方式、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去理解英语文化,增加对深层英语文化的认识,从而提高理解、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输入途径如下:

(一)通过词汇进行文化输入

词汇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的载体,大量的词汇都同英美文化系统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词的历史来源、语用环境,影响着词的不同意思体现,每个词的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正是文化输入的开始。笔者通过讲解生动、有趣的英美文化小故事,把词义和文化输入联系起来。比如,下面的句子中yellow,soap,switch,free等看似简单的单词却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如:

例1:Heistooyellowtostandupandfight.

他太老了,无法站起来打仗。追溯到圣经中的故事。犹大穿着黄色的衣服,标志着他对耶稣的背弃和出卖。二战时,受纳粹德国迫害的犹太人也被迫身穿带有黄色星星标志的衣服。l9世纪,给欧洲人带来灾难的黄热病(yellow{ever),使黄色又和“老年”、“疾病”有关。

例2:I'dbettergetoffmysoapbox.我最好停下演说。

19世纪,空肥皂箱是坚硬的木头板箱,最显著的用途之一就是充当热心的政治家们临时的演讲台。soapboxoratory成为表示冗长、热情、喋喋不休和有些夸张的演说方式。

例3:Don'tfallasleepattheswitchwhenthejobisofferedtoyou.分配给你任务的时候不要掉链子。

经历了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铁路,如果道岔工疏忽搬错了道岔,便会发生火车出轨的严重事故。所以,asleepattheswitch就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了。

例4:Idoftbelievehe'sgivingUSthemoneywithoutany ulterior motive.There S no suchthingasafreelunch.我认为他给我们钱是有一定的动机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19世纪的时候,美国有些酒吧给顾客提供和啤酒一起送出的脆饼,当然不买酒喝就没有饼吃。这些词汇的文化背景输入,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增加了对英语知识的兴趣。再比如一些近年出现的热门词汇:如EQ可以指教育商数Educa—tionalquotient或者情感商数Emotionalquo—tient;“快餐”一词的不同译法,snack(food),quickmeal,fast(food,mea

1),takeaway,carry—out,MRE(mealsreadytoeat)等;网民,netizen(netcitizen);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病毒,Vi—ruses等等。

很多学生都有网友,经常在线聊天。聊天里的缩略语很多,可以就势给学生介绍很多他们可以用得上的网络聊天英语,这些用语简单、明了、时尚,学生在使用它们的同时,掌握了该缩略语原始词组的意思,也记住了地道的英语口语表达方式。

例5:ASAP(Assoonaspossible)尽快

BTW(Bytheway)随便说一下

BBL(Bebacklater)稍后回来BRB(Berightback)很快回来

DIIK(DamnedifIknow)我真的不知道

FTF(Facetoface)面对

FYI(Foryourinformation)供参考

IAE(Inanyevent)无论如何

IMHO(Inmyhumbleopinion)依愚人之见

IOW(Inotherwords)换句话说

NRN(Noreplynecessary)不必回信

PEM(Privacyenhancedmail)保密邮件

TUL(Talktoyoulater)以后再讲

这些新词、热词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是时代的一种特征。学生在学习中品尝到了记忆单词的乐趣,也就事半功倍了。"

(二)通过句子进行文化输入

日常最基本的招呼、答谢、赞扬、请示等方面的内容,都是包含在语句的范围之内。有了语句,人类才能够完成最本质的沟通。脱离了语句,知识就不能传递。可见,培养学生对语句的接受、运用和发表能力,就能培养英语能力。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解语句的能力。教学中就常常以语句教学为出发点作为了解语法、理解章节思想的突破口。

任何语言除了标准化的东西以外,易造成理解困惑但是最能代表文化思维的东西就是“习语”。一般习语里的每个单词都很简单、熟悉,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比如北京人说“盖了帽了”,外国人很难理解,这就是习语。所以和外国人英语交流时,能适当地运用习语,或者对对方的习语表达都比较了解,就会让人觉得亲切,容易交流下去。对于学生来说,语言就变得更加通俗、亲切。习语能帮助学生逾越文化间的鸿沟,建立轻松学习英语的桥梁。比如,下列的常用口语:

例6:I'm madaboutJayChou.我迷死周杰伦了。

Ifsuptoyou.由你决定。

Wherecan1washmyhands?请问洗手间在哪里?

1wasn'tbom yesterday.我又不是三岁小孩。

Ifsmytreatthistime.这次我请客!

Takeyourtime.慢慢来/别着急。

Icouldfthelpit.我没办法。

Youbet!当然!

Shelooksblue.她满面忧伤。

(三)课外阅读中渗透文化输入

阅读是英语文化知识输入的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所以要注重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强调课外阅读。学生在业余时间可以读的书很多,最好是简写本,比如:《纳尼亚传奇》,《哈利波特》,《指环王》等系列;Stephen Hawking的TheBrief History of Time(时间简史》,AdventuresofTom Sawyer(汤姆·索亚历险记》,AliceAd—venturesinWonderland(爱丽丝漫游奇境》,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CatcherInTheRye(麦田守望者》,Robin——son Crusoe《鲁滨逊漂游记》,TreasureIsland《金银岛》,TheThornBirds《荆棘鸟》,WutheringHeights《呼啸山庄》,Wind in eWillows《柳林风声》等等。同时,学生在阅读时,应尽量不品学网、或少品学网以强化语感和锻炼在语境中的猜词能力。

(四)视听文化输入

美国教育技术专家戴尔(19

4

6)在《视听教学法)(AudioVisualMethodTeaching)中提出,广播、图片、电影、电视、参观、观摩等观察的经验,能给学生提供感性的材料,容易理解、记忆。因此要使习得者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得到渲染和熏陶。

很多老师认识到了语言必须在情景中呈现和练习,运用英语影视进行英语情景教学(Situational LanguageTeaching),通过真实的交际情景教学,使学生在文化输入的意识中培养语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影视教学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纯外语语境,充分调动学习者眼、耳、口、脑,乃至整个身心做出反应的立体式学习语境。影片信息通过视觉、听觉运作传输并刺激人的大脑神经中枢,尤其是那些感情深刻的对白,使大脑作出反复深层反应,加强记忆,形成语感。

影视教学有利于提供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增强感性认识,把一些文化知识、人文情感等生动地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成为一种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的辅助教学工具。

(五)基于教材的文化输入

教材中有许多跨文化因素,可供英语教师进行文化教学。例如八年级(下)第三单元Reading的文章所包含的内容是马丁·路德·金最有影响力且最为人知的一场演讲《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为黑人谋求平等,发动了美国的民权运动,迫使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为非法政策。让学生了解这些历史背景知识,深切地体会经过他的努力和人民的支持,现如今的美国人才能和平相处,他们的民族才是团结一致的。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美国的英雄,从心底里佩服他,会更加热爱和平,这会使他们受益匪浅的。同时,学生认识到,世界需要和平,和平需要大家来维持。这些故事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跨越了阅读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增加了文化积累。这些融入教材的文化内容,可以帮助对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历史、民族习性以及价值观等文化现象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并对目的语国家或其它国家现存的典型社会问题获得初步的认识。

总之,在中学进行系统的英语文化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文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文化理解,对于提高英语水平(无论是理解还是表达)有明显的效果;文化教学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化输入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开拓了学生视野,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探究更广的外来文化,并从中享受到语言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从而使英语学习的真正作用得到发挥。另外,文化输入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时,了解了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阅读英语篇章时,减少了思维差异带来的阅读障碍,提高了阅读速度,提升学习效率。而且,经过教师精心筛选的文化输入材料和内容更具有感染力,对人生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于润物细无声之时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并帮助其迈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尽管文化教学提出已经有好多年了,有关文化教学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也在各地相继展开,但是还有很多方面、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继续就英语课程标准中有关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些基本理念进行学习和讨论,对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文化教学的内涵等问题进行更深刻的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   英语   文化   探析   英语教学   语句   词汇   意识   能力   语言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