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M系统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一、PLM系统选型的充分认识

随着我国制造企业的快速成长,技术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常规的管理手段已很难满足研发管理的实际需要,所以如何实现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以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是企业高层特别关注的问题。制造企业的PLM 系统建设不是简单的模拟现有业务管理模式,而是需要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整合和优化,并结合 PLM 的系统理念进行深度的资源整合。在实施 PLM 系统时应做好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等优化、变革的各种准备,并做好未来人员岗位配置和调整的准备,使企业在业务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和绩效考核等方面有明显改进、提高和创新。目前,部分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尤其是企业技术信息化。

制造企业 PLM 系统的选择要以自身需求为出发点,结合行业及自身产品特点,充分了解 PLM 软件供应商情况。技术信息化水平是决定制造企业研发、管理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制造企业的特点是产品配置多样化,产品数据库庞大。因此建立适合制造企业自己的技术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强自身技术信息化建设,才能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从短期来看技术信息化建设需要人力、物力等一定的投入。但从长远来看 ,一个成熟的制造企业技术信息化体系会对其成长和管理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好的产品不一定适合自己,选择适合企业并同制造企业一同发展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

二、PLM项目实施推进要有足够准备和充分认识

在推动制造企业PLM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制造企业高层对 PLM 项目的充分认识和全面支持,切忌被动与盲目跟风的方式推动制造企业 PLM 系统的建设。所以,制造企业的高层领导及研发部门领导必须要对 PLM 系统有很高的认识,要深入了解 PLM系统知识,学习同行业先进研发管理模式制造企业 PLM 系统建设需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一味的进行所谓一步到位、急于求成的推进往往会带来更大的隐患,尤其在资源有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更要注重统筹规划。就目前现状而言,制造企业从事 PLM 系统建设规划的专业人员很少,企业没有自己的PLM 系统建设团队在推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感到盲目,只是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不能真正实现企业技术信息化的飞跃,如何更好的进行制造企业 PLM 项目的整体规划及合理落地是影响制造企业 PLM 项目实施的关键。

(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制造企业 PLM 项目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逐步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如果前期不进行 PLM系统整体的规划,遇到问题才想解决方案,不考虑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和集成,会导致后续信息系统无法整体集成应用,不能抱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态度。若没有总体目标和系统规划,就简单地推动制造企业 PLM 项目的建设注定不会取得好的结果。

(二) 加强企业自己的实施团队建设

制造企业 PLM 项目的实施过程,往往充满着曲折。企业技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进行充分的调研与合理的规划是决定企业技术信息化是否成功的关键。制造企业 PLM项目的实施需要培养企业自己的 PLM 项目团队,以便确保 PLM 项目的顺利实施并能够确保PLM项目实施以后,在今后的使用以及维护过程中,有人可用。

目前,还有一部分制造企业还没有专门的技术信息化规划、建设队伍,实施、服务主要依靠 PLM 软件公司提供。没有自己的技术信息化建设队伍已是制造企业技术信息化发展的一大障碍。从公司战略及长远发展来看,需要根据企业自己的特点建立专门的适合自己企业技术信息化发展团队,这点非常重要。制造企业 PLM 系统建设的主体是企业自己,过度依赖软件公司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 PLM 项目深度使用和正常推进。只有企业自己的人员才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急需解决什么,这样 PLM 项目实施时才会有的放矢。所以,结合制造企业自己的特点,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建立自己的高效、灵活的PLM 队伍是一门艺术。

(三)一把手工程

制造企业高层领导对技术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和支持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最终结果。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制造企业领导层对 PLM 项目认识不足,只关注 PLM 系统建设对企业短期造成的影响,不关注 PLM 项目给企业带来的长期和远期效益,这样结果是注定PLM 项目在企业无法长期存活和发展。比如,PLM 系统要达到设计、工艺一体化协同管理的要求,必须具有实时详尽的产品研发和工艺业务数据和统计分析作为支撑。这就要求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一套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技术信息化系统,作为实现设计、工艺一体化协同管理、提高制造企业 PLM 管理体系运转效率、增强研发管控能力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手段。在实施这样的系统时,如果没有高层领导的支持,项目很难成功。企业高层要为 PLM 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舍小求大,不过度关注局部细节,要放眼大局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四)借鉴同行业丰富、宝贵的经验

在同行业中,也有相当的制造企业技术信息化建设非常成功,可结合自己企业的特点,借鉴、吸收同行业的 PLM 建设的经验,让自己在实施过程中少走弯路。制造企业PLM 建设和实施是一个风险很高的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不能闭门造车要积极地借助外部经验来帮助企业做好 PLM 项目。在充分理解同行经验的同时,仔细研究自己的需求及后续投入计划。充分做好需求分析、业务方案、软件选型、计算机的配置、人力、资金的投入计划等项工作。最大化利用已有成果,降低资源投入,确保 PLM 项目成功。

(五) 各部门需要大力协同工作,业务部门是核心

制造企业 PLM 系统的建设,信息化部门基本上扮演着实施者的角色。,更重要是各业务部门都要切实参与到项目中去,积极主动推进 PLM 项目,及时发现并协助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发、工艺部门核心成员都参与讨论,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案,方案要充分考虑各部门的需求以及部门之间的协作等.制造企业 PLM 项目的建设要取得成功,关键要正确认识PLM系统建设的本质,消除实施推广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和设计、工艺等部门进行充分沟通,通力协同,共同解决问题。PLM 系统应用深入到各个业务部门,让各业务部门员工随着 PLM 系统的推广一同进步发展。

(六) 加强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是制造企业 PLM 系统建设的普通话工作。制造企业在 PLM 系统实施的过程中不但要积极主动制定各种规范,而且还需要根据 PLM 系统进行必要的业务优化及规范工作。在业务流程规范化的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些业务部门或人员有抵触情绪。如果没有标准或者标准不统一将会造成应用上的混乱,导致制造企业PLM项目推动困难。所以,要结合自身特点加强标准化建设工作,提高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加强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最终实现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三、结合企业总体要求及自身特点,着眼长远、量力而行

当制造企业由于资金有限,缺少专业的 PLM 人才,技术信息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展企业自己的技术信息化建设工作才是信息规划部门主管需要重点考虑的工作。首先要分析自身需求及特点,切忌一股脑跟风上项目,在制造企业PLM 系统建设中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比如,是否需要上 PLM 项目,具不具备上的条件,这些都是要非常清楚,并应有相应的计划和策略。从先解决主要需求出发积极推进 PLM 建设。企业技术信息化的建设是对企业发展的有效支撑和有力抓手,但也应该意识到企业技术信息化建设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工具,更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工作。因此,对于制造企业 PLM 系统建设,不但需要正确认识 PLM 系统本身,还需要加强建立企业自己的 PLM 建设团队,培养专业的 PLM 人才,从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出发,确保 PLM 项目顺利实施,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控制企业技术信息化建设的成本、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一步一步、扎扎实实把企业自身的 PLM 系统做好。

结束语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信息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国家针对企业信息化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战略部署,以便更快地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建设,尤其是在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研发管理的情况下,选择适合企业生命周期的管理(PLM)软件,保证 PLM 项目的顺利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论文   计算机论文   软件工程   系统   企业   管理模式   同行业   需求   部门   工艺   项目   工作   技术   软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