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交谊舞的价值及有效教学策略

为了丰富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学校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进行集体教学的体育内容。交谊舞是被人民大众所熟悉的一种舞蹈类型。其主要发源于舞厅,在最初的发展阶段都是配合着舞厅的灯光和音响而进行舞蹈。由于交谊舞的动作比较简单,也不需要舞者有任何的舞蹈基础和天赋,进入门槛非常低,而娱乐性和健身的效果都比较明显,所以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并开始普及。在高校开设交谊舞课程后,学生对于交谊舞的选修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也充分说明了交谊舞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通过交谊舞的练习可以塑造学生的形体,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愉悦身心等,本文就根据交谊舞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交谊舞的教学效果。

一、校园交谊舞的教学内容与价值分析

交谊舞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很多的跳法和不同的舞步,这也使交谊舞更加的具有吸引力。而且随着音乐形式的多样性交谊舞也随之变得更加多样。但是如此之多的花样舞步并不是都适合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首先,因为在高校中交谊舞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例如:在某高校大一新生一个学年的交谊舞的学时安排只有64 课时,而这其中还包括了8 课时的理论知识学习,12 课时的素质考试和技能考试时间,而真正能够用来进行交谊舞教学的时间只有44 课时,在如此紧张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将所有的交谊舞舞步都学的。其次,高校的体育教学并不是要培养交谊舞的专业选手,而是要面向大众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这就要求交谊舞的选择上要尽量简单,使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而掌握交谊舞的基本舞步。再次,不同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身体的协调能力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舞步和音乐的选择上都有一定要求。目前根据实际交谊舞教学的经验积累,一般都把交谊舞的舞步定为慢三、慢四、探戈、伦巴、集体恰恰和集体迪斯科六个舞种。每个舞种都需要从基本的舞步教起,在掌握了基本动作后再逐渐增加花样练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由简单到复杂,从而提高学生对交谊舞学习的信心。对于集体舞的教学一定要注意集体舞人数的设定,要在交谊舞场地能容纳的范围之内。而且教学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将课堂改成舞会的形式,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交谊舞的学习。这也让交谊舞的教学更加具有实用性。

二、校园交谊舞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加大对学生交谊舞音乐节奏的培养

交谊舞是一种对音乐要求很高的舞种,学生要跟着音乐的节拍来进行舞蹈,而且学生要在音乐响起的时候能够判断出应该跳哪种舞步。所以在交谊舞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音乐感受力的训练。一方面,在练习的过程中添加音乐可以让学生忘记疲劳,增强交谊舞的娱乐功能,还可以加快学生对于交谊舞的掌握速度。而且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先培养起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听着音乐打节拍来领悟交谊舞的动作。随着音乐节拍的快慢,让学生慢慢体会不同舞步适合的音乐节奏上的差异。只有学生可以从内心感受到音乐的内涵,才能将交谊舞的舞步与音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美的境界。

(二)注重大学生交谊舞肢体语言表现力的培养

交谊舞也是一种舞蹈,要想将交谊舞的美感充分体现出来,就要有一定身体柔软度和肢体的协调能力。但是由于普通的大学生缺乏舞蹈的基础训练,使得在动作上存在僵硬,呆板的现象,而且交谊舞需要两个人有一定的肢体接触,这也会造成部分女生的害羞而不能放开舞蹈。所以教师在讲授交谊舞的动作时要首先让学生练习基本的站姿,形成一种放松,挺拔,自信的气质,同时要锻炼学生的柔软度和灵活性,使交谊舞的内涵能够通过学生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三)提升大学生与舞伴之间的配合能力

交谊舞多数都不是一个人在跳而是两个人的配合,在跳交谊舞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两个人进行感情交流的过程。只有两个人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将交谊舞要表达的感情表现出来,才能让观众感受到交谊舞的感染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舞者双方的交流程度,必须让学生意识到双方配合的重要性,并通过不断的交流来逐渐达到默契的程度。比如慢三的舞步主要体现的是舞者的优雅和华贵,这时需要能够拥有这样的内心去体会慢三的意境。只有与舞伴都把握好舞蹈的意境才能展现出交谊舞应有的风格。

(四)优化创新校园交谊舞的教学方法

交谊舞的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舞蹈,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去讲授交谊舞。传统的体育课以教师为主体,讲授的内容也都是根据教学大纲设定的,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和个性化的要求。所以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按照学生的意愿来安排交谊舞学习的内容。而且要增强师生之间已经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即可以发现和改正学生在动作上存在的不足,还可以增加学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方便交谊舞过程中的肢体表现。而且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入一些多媒体的技术,如播放一些国际上大型的交谊舞比赛,让学生欣赏到交谊舞的美和价值,也可以观察别人的动作和情感的交流过程,以便提高自己的交谊舞技能。对于一些复杂的动作,教师要不厌其烦的进行示范,以提高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交谊舞教学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属于刚刚兴起的体育课程,势必会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教师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的特点,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最终达到锻炼和美并重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教育理论   交谊舞   课时   舞步   肢体   舞蹈   动作   教学策略   高校   价值   教师   校园   学生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