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语文教学实效的方法

高中语文在高中所开设的全部课程中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虽然是主科,但在学生的心目中却沦为“二等公民”;人们都知道语文的实用性很强,伴随人的一生,但学习灵活性大,收效慢;人们普遍认为学习语文投入高,考试效益偏低。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发现一个怪象:每一届学生中都有很多人不重视语文。江苏高考实行改革以来,语文的分量明显加重,而且对高考总分影响很大,现在有“得语文者得天下”这一说法。 面对语文教学面临的局势,我们语文老师要用心探究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勇敢迎接高考的检测。

一、发挥自身优势,施展人格魅力

中国教育有一古训叫“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应该把握好在学生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发挥自身优势,施展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古往今来的教育家,无不强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挡不住的诱惑”。爱心是教师品德的核心,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有了爱心,才有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有了爱心,才能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有了爱心,才有诲人不倦的满腔热情;有了爱心,才有师生之间的默契共鸣。爱心是沟通课堂、形成合力、赢得教学高效的情感基础。敬业是教师品德的支柱。只有敬业,才能爱业;只有敬业,才能精业;只有敬业,才能兴业。只有敬业者,才能厚积薄发,精益求精,敬业是完善自我,赢得教学高效的坚实后盾。奉献是教师品德的灵魂,教师的奉献,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强于千辛万苦的叮咛。爱心不足,敬业不够,奉献不行,怎能做一名好教师?如果你具有强烈的爱心和敬业、奉献精神,你就具备赢得学生钦佩和尊重的“润物细无声”的品格力量。

语文老师不仅要砥砺自己的品行,而且要发挥语文学科教师的优势,施展人格魅力。语文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发挥学科与自身优势,与学生交往、交流,促进心灵的相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语文课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从他们的发言中,教师可以了解一下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个性,以便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因材施教。教师还可充分利用作文教学促进与学生的交流。每周的一篇周记,每两周一次的大作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写真人,说真事,谈心里话,并要认真批阅这些周记、作文,写上评语。学生希望在作文本上看到老师的评语,不管是多还是少,不管是生活方面的指点,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老师完全可以利用写评语这一方式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你的诚心、爱心、责任心,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信任语文老师,也就乐于说心里话,乐于写作,乐于学习语文,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前提。还记得我新接高二班时,有一个成绩差的同学在第一篇周记上这样写到:“您一定早就听说我的‘大名’和劣迹,在高二这一新学年里,我想一改以往的面貌,可是我怕坚持不了……”读着这段文字,我被学生的直率、坦诚、决心所感动,于是动笔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如果我说没听说过你的名字,这是假话,但我认为新学年会有新气象,会出现一个全新的你。我相信你一定能行,我会为你加油、鼓励!”高二这一学年中,该同学虽然语文基础很差,但学习特别认真,进步也很大,这是对我的最大回报。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优势,施展人格魅力,主动去关心、爱护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

二、激活教材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勉强地去学习。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

学习的最佳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乐趣,老师可依据教材的脉络和课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别具匠心地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高一学生来到新学校,既觉得自己长大了,是个成熟的高中生了,有满怀的豪情,远大的志向,又觉得有些茫然和胆怯,不知如何去面对新的老师和同学,不知怎么去学习高中课程。高一开学第一节课,可以让学生自我介绍,“要求说出自己的个性特征,让同学很快记住你。语言要有特色,50字左右。”学生觉得对自己最了解了,说起来头头是道,而且好好把握了在同学面前第一次亮相的机会。老师可即时对自我介绍做点评,可点评学生的或老练或拘谨的演讲,也可点评他们的写作特色,甚至点评他们的演讲时的站姿、语速、礼仪。学生不仅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演讲、点评、写作、沟通等技巧知识,而且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班集体。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主题是“向青春举杯”,引导词是“十六七岁的青年,在人生的航道上,应该珍爱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的生活,编织斑斓的梦想,实现精神的成长”。学生学习了食指的《相信未来》,感受到诗人永不泯灭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树立了面对高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老师趁热打铁,让他们模仿诗人的写法,写了现代诗《相信自己》。学生精心选择意象,模仿诗人的句式结构,用真情的笔触抒发自己的心境。老师避免照本宣科,要依托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精心选择教法,增加课堂姿彩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学形式过于单调,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低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这一角色,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感官,让他们积极参与、融入课堂。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就能够明显地改变这一状况。这主要是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丰富的网络资源调用到课堂之上,将原来教材中单纯的文字描述转换为图片、视频或者其他形式,让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在教必修五的《长亭送别》时,教师可以用幻灯片的方式展示曲中所描述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美丽场景,并且可以与《沁园春・长沙》所描述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进行画面、炼字的比较,这样学生就能够直观地接受知识,进而理解诗词中所讲授的意境。教完课文后,我选择了由黄梅戏艺术家马兰主演的为时13分钟的视频,该视频完整地表现了课文表现的画面和场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画面美、意境美、情感美,相信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会较以往有很大的提升。我们往往对文科加试中名著阅读的教学感到头痛,认为数量大、考点细,感觉无处下手。我在复习《红楼梦》时,采取“七步法”教学方法:第一步让学生看书;第二步让学生给每一回写10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第三步让学生脱稿复述;第四步让其他学生点评内容是否完备;第五步让学生针对每一回自己出测试题;第六步出示历年相关的题目;第七步看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上《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让学生表演其中的一些片断。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好多老师上语文课时,非常急切地要把新的知识教给学生,讲得唾沫乱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老师和学生都吃力。教学中除了用讲授法,还可用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探究、讨论。学生各抒己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获益匪浅。例如在教必修五“直面人生”单元时,学生学习了小版块“生存选择”下的《渔父》和《报任安书》,我设计了这个问题:“悠悠中华五千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人生难题,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屈原、司马迁、渔父面临困顿,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你更欣赏谁的做法呢?”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生死问题。我们认为屈原壮烈地死,是以死明志,体现不屈的气节;司马迁勇敢地生,是以生践志,体现坚韧的意志;渔父超然地活,是隐忍守志,体现自由的灵魂。经过老师的引导,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四、紧跟时代步伐 举行多彩活动

尽管语文老师使出浑身解数,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可是学生仍要学习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学生会觉得知识多,记忆难度大,效果差,考试时基础知识失分较多。老师只能靠抽查默写这种方式来督促学生认真复习,可效果不太理想。我们看到《汉字听写大会》这个节目很火,节目涉及读音、书写、解释,比赛时考验选手的心理素质,临场发挥。于是,我抽空让学生看了几期节目,学生兴趣很浓,边看边拿笔听写,那专注认真的劲头好像在节目现场比赛。在阶段复习时,老师规定课本的考查范围,让学生按照该节目的赛制安排出题、审题、比赛分工等。学生用心查找课本上的词语,绞尽脑汁想要难住对方。比赛首先在班内进行,学生热情高涨。然后在班级之间进行挑战赛,全年级掀起了学好汉字的高潮。老师只要做好布置监督工作,为学生呐喊助威,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复习成语时,老师可效仿《中国成语大会》的做法,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学校也会根据学生特点举办一些语文竞赛,包括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作文、演讲比赛等。学生代表班级比赛,积极准备,认真参赛,带动了整个学校学习语文的热情。

语文教学之路漫长而艰难,但是我们仍满怀信心,相信凭借自己用心的研究,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开辟出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语文教育   渔父   实效   敬业   课堂   语文   爱心   兴趣   点评   高中   老师   教师   方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