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体系看嵌入式处理器的发展

摘 要: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嵌入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嵌入式处理器逐渐成为应用的主流,并且有逐渐占领中高端市场的趋势。本文介绍ARM体系的历史以及发展过程,ARM体系的指令集,嵌入式处理器,同时在ARM体系中看到嵌入式处理器的优势所在,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以及挑战。

【关键词】ARM体系指令集 ARM体系 嵌入式处理器

嵌入式技术的高速发展,另嵌入式处理器已经深入到许多领域当中,例如: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以及通讯信息等领域。ARM嵌入式处理器以及其完整的发展系列,其具有体积小,功率损耗低,高性能,低成本的优势,以及按对象所需不同功能及时嵌入扩展模块的实用性。因此,ARM嵌入式处理器的成长以及潜力巨大,但同时更高的性能要求,将是很大的技术挑战。

1 ARM体系的历史和和发展

1978年12月,CPU公司在英国剑桥创办,当时主要业务是为当地市场供应电子设备。1979年,CPU公司更名为Acorn计算机公司。1985年,第一代32位,6MHz的处理器ARM诞生.精简指令计算机的英文缩写是“RISC”,其支持简单的指令,同时功率损耗很小,成本低,尤其适合移动的设备。20世纪90年代初期,ARM 32位嵌入式RISC处理器发展到世界范围,得到各界的认可。因其优势明显,占领了低耗能、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的大部分市场。但ARM公司不生产营销芯片,它只传播芯片技术以及授权给生产商。

ARM体系的代表ARM7、ARM9、ARM11等,ARM7系列的程序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是存储合并在一起的;而ARM9、ARM11系列的程序指令存储和数据存储是分离的,也就是说采用哈弗结构。ARM9、ARM11的性能要比ARM7的要高,跑操作系统建议不用ARM7系列。

2 ARM体系指令集

CPU 的指令集要有分层思想,才能很好地实现软件与硬件的结合。一方面,指令集跟编译器要很好地兼容;另一方面,要使硬件的设计得到实现。ARM是代表性的RISC体系,而RISC的设计思想要求指令集简单,简洁。与CISC体系比较,RISC体系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其可以通过容易的指令实现复杂的功能。

ARM的指令集包括分支指令,数据处理指令,状态寄存转移指令,协处理指令,异常处理指令,LOAD-STORE数据移动指令这6种典型指令。ARM指令集是非常实用,优秀的指令集,它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1)ARM指令都是32位定长,有4 byte内存边界保存,因此流水线和译码电路更容易实现。

(2)ARM指令集可以压缩成十六位Thumb 指令集形式,因此可以减低损耗以及获得更高的代码密度。

(3)LOAD-STORE框架。只有这种类别的指令可以访问内部储存器,也可以转移寄存器和内部储存器的数据、地址,而其他的指令没有着种功能。

(4)STM和LD指令,当发生中断处理时,能把寄存器中的数据等内容保护到堆栈中。

由以上的特点可知,ARM指令集的方便性,简单性适用于汇编语言的设计,此外,还有利于高级语言编译器的开发。

3 嵌入式处理器

自微型处理器的问世至今,嵌入式系统飞速的发展,嵌入式处理器直接关系到整个嵌入式系统的机能的优越性。如今世界上具有嵌入式功能特点的处理器已经不少于1000种,比较盛行体系结构包含MPU,MCU等多个系列。

嵌入式系统的关键是其处理器,是辅助、控制系统运行的硬件基础。其应用领域极其广,从起先应用的4位处理器,到近年仍在大量应用的8位单片机,再到现在越来越受欢迎的32位,64位嵌入式CPU。

嵌入式处理器作为嵌入式系统的关键,其担任着控制系统正确、高效运行的重要任务,让该设备智能化和使用操作简便。嵌入式处理器具有的特点:

(1)能实时多任务处理;

(2)存储区的保护功能;

(3)有可扩展的微处理器结构;

(4)很强的中断处理能力;

(5)低功率损耗。

4 从ARM体系看嵌入式处理器的前景及我国的未来发展

嵌入式处理器主要应用在PC机上,从ARM体系可看到它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集成电路发展的前进方向。

(1)嵌入式处理器领域都普遍要求设计时间周期短,性能高,功率损耗低。根据这个要求,CISC体系要想达到这些要求比较难,比如Intel的P4处理器,功率损耗低达55W,其内部设计、测试难度大。而RISC体系恰有上述的优点,因此ARM体系的嵌入式处理器在其领域有绝对性的优势。

(2)目前集成电路发展趋势是以软硬件共同设计和超微型系统芯片为主,实际上,系统芯片(SOC)上要集成多个微型处理器,这给SOC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技术难度。ARM体系为客户提供许多技术成熟并大众化的RISC处理器核,同时减少SOC芯片的上市时间,占领市场优势。例如GSM移动通信处理芯片等,在嵌入式处理器领域方面有一定的地位。

(3)就目前我国的集成电路还处在飞跃发展时期,要想和Intel等巨头抗衡是不现实的,但在嵌入式处理领域,因其应用性领域广泛,我认为还是有所作为的。国家应该鼓励并成立一些高水平的的集成电路公司,利用我国的人才优势,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RISC处理器核,并大量推广于市场,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这样我们在嵌入式处理器领域将会有所成就。

5 结束语

本文从ARM体系在看待嵌入式发展的的趋势和方向,首先介绍ARM体系的发展过程,ARM体系的指令集,嵌入式处理器,与此同时分析ARM体系中嵌入式处理器的优势所在,以及我国未来在嵌入式创新,研发的方向,嵌入式处理器领域的未来潜力巨大,ARM体系的处理器将会引领各领域潮流。

参考文献

[1]任哲.ARM体系结构及其嵌入式处理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01).

[2]杜春雷.ARM体系结构与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论文   计算机论文   软件工程   嵌入式   处理器   体系   集成电路   指令   功率   芯片   优势   领域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