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素质教育改革下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举国上下推崇素质教育。我们都知道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小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的希望,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呵护和培养,以使其成为祖国的花朵以及未来的接班人。素质教育改革,要求老师及家长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的发展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成人尚且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在我看来,从小开始培养这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在课堂上体现素质教育

在我看来,素质教育涉及方方面面,我先从课堂上做体现。首先,学生来到学校最基本的是学习课本基础知识,所以对我来说首先要保证学习成绩,不管是不是素质教育,学生最终还是要通过高考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保证成绩的前提下实现全面的发展是理想的学习模式,在我看来,这是正确的教学方法。

其次,在课堂上我会严格要求学生做好相关的作业。刚刚步入小学的学生对学习可能处于懵懂阶段,不清楚做事的后果,许多学生还沉浸在幼儿园的模式之下,认为只要和同学搞好关系、分享自己的零食和玩具就是自己的工作,作为老师在开始阶段需要将学生从幼儿园的生活中拉到小学,告诉学生小学生的注意事项以使其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生,并对他们严格要求。在我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这样一名学生:每一天像其他学生一样背着书包来到学校,书包里装着一书包的零食,上课看着课本上的图画画画,作业一直不写,当然学习成绩一直是位于班级下游。为了让这名学生从这种情况下脱离出来,我与学生家长进行了沟通,从此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鼓励下开始步入小学生的轨道,作业按时完成,家长也没有再给学生带太多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学生上课时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最后,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课本通常是给出一篇文章,在文章的底部是在本篇课文中需要学习的汉字,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熟悉进而来认识这些词语,达到识字的目的。文章我是这样处理的,低年级的学生还未能准确读出所有的字,我会先带着学生朗诵一下整篇文章,让学生明白文章的大体意思,学生有一个朗诵的窍门就是在不认识的字上面标上拼音,一个学生有可能还未能全部标出,我会在读完一遍之后让学生小组交流哪一些字不认识,交流完之后小组朗读这篇文章,一人一段,最后由各个小组的学生接力读课文,哪一个小组最先完成会有适当的奖励。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学会了朗读课文,也学会了与其他同学之间的相处,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以及競争的激烈,对于在以后的生活中都有着一定的作用。

二、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且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每一个班级都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有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作为一名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是很优秀,作业有时候并不能按时完成,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及不足之处,好的地方要予以鼓励,不好的地方要引导其改正。这就好比学习小学语文,有的学生对拼音不是很熟悉,但是只要你教会他读音,他就能立即写出字词来,这是一种典型的不会读但是会写,英语中有这样的情况,对于语言类的语文也是类似的。还有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读的基础之上,对于如何写并不能正确地写出字的笔画。作为老师要清楚每一个学生都是从不懂到懂,慢慢地学习才能完全的掌握。老师不能轻视每一个学生,同时也不能过分关注某一个学生,对待学生应当一视同仁。

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带有强制性的教育普及保证了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个适龄的孩子都能走进校园接受教育。作为老师也应当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让学生感受学校老师和同学带来的家的温暖。在课堂上给每一名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学生轮流上黑板默写单词、小组成员交流对文章的认识由小组中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当堂发言,学生之间相互鼓励,加强与不同性格的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

小学生处在人生中最天真烂漫的时期,没有巨大的家庭作业需要完成,没有繁重的家务活需要做,但是在平时的活动中,性格却在逐渐地养成,每一名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作为老师,应当发现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动力,切记不能轻视每一个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我会利用课余的时间把每一名学生叫到办公室里谈话,想了解一下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同时想了解一下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开导学生保持全面的发展。这样做有利于和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也可以帮助学生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有时候在学生学习语文课积极性不高的时候,我会自发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将语文课变成体育课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得到了放松,学习得也会比较认真。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尽量在语文课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拿出时间带领学生发展其他的部分。在我看来,道德素质是做人最重要的部分,现代社会的人们有的素质甚至还不如一个小学生,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吗?从小开始注意学生的道德素质,长大之后才能对社会做出一点贡献。小学生就应当从小事做起,比如公交车让座问题,在我看来,小学生在适当的情况下已经具备了让座的条件,在一些确实需要伸出援手的人面前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以上是我对素质教育改革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面对小学生,首先应当抓住学习,语文在小学中算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同时又是祖国文化的传承。在学习基础教育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在人生的启蒙阶段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愿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出对社会有用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德智体   作业   教育改革   课文   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   小学生   小组   素质   老师   学生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