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物流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改革研究

摘要:近年来, 随着多项物流技能竞赛的举办, 物流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职业院校参与度较高的两项物流技能竞赛, 接着介绍了物流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 最后从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实践能力、教学能力这四个方面分析了物流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技能竞赛; 职业教育; 促进作用;

1 引言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技能型人才,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是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物流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各方面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2 物流技能竞赛

物流技能竞赛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为日后步入相关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 职业院校参与度较高的两项物流技能竞赛有以下两种:

2.1 智慧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赛项

智慧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赛项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物流专业的比赛项目, 由教育厅主办, 主要有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物流职业技能测评和智慧物流作业方案实施三个赛段, 从物流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到模拟具体企业的实践, 全面考核参赛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2.2 物流企业经营赛项

物流企业经营赛项是全国职业院校创业技能大赛中的比赛项目, 是由全国职业院校创业技能大赛组委会主办,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创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全面考核参赛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该赛项以沙盘软件为依托, 让学生模拟物流企业的运营, 通过小组对抗, 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 提高学生对物流企业运作的认识, 同时提高学生在企业运营中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意识。

3 物流专业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要求综合硬实力的专业, 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及良好的个人素质。当前, 物流行业人才缺口仍旧很大, 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的突出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使命。

3.1 专业知识

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 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物流管理则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 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 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 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 以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物流人才需熟知物流企业运作的基本流程, 如掌握货物的入库管理、在库管理、出库管理、配送管理等业务的具体流程及注意事项, 并具备出入库方案设计与规划的能力;还需掌握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利益的方法措施, 如:ABC库存管理法、7S现场管理法、JIT采购法、定量订货法、定期订货法、MRP技术、节约里程法等方法的使用, 不断优化企业运营流程;同时还要拓展知识面, 了解电子商务的运作、国际贸易中涉及的货运代理和海关事务, 能使用一些简单的办公软件, 了解基本的财务知识, 最好能掌握一门外语。

3.2 实践技能

对物流行业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 企业每年的用人需求量巨大, 尤其缺乏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人才。因此, 对于物流专业学生来说, 只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获得企业的青睐还需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

根据物流企业的运作情况, 物流人才需要掌握的实践技能有:商品验收、货物上架、托盘堆码、拣货、货物包装、商品盘点、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线路的规划、车辆装载的规划、物流系统操作、机械设备的使用、仓库的选址、仓库的内部布局、合同的签订、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异常情况的处理与应对、企业大数据的收集和使用、与客户的沟通等等。

3.3 个人素质

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日益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标准。个人若想在企业获得较好的发展, 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物流人才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锐意创新进取的精神、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遵守法律法规及企业的各项规定等。同时因为物流具有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运作的特点, 涉及的环节和人员众多, 所以也要求物流人才具备较强的管理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能协调配合各部门更好地完成企业经营中的各个环节。

4 物流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4.1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将物流专业各项技能竞赛融会到日常的教学中, 围绕技能竞赛开展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探究活动, 以竞技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在智慧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赛项竞赛中,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方案设计中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还需要对所设计的方案实施, 如:商品验收、货位分配、上架堆码、装卸搬运、拣选、数据信息处理等。在物流企业经营赛项中, 学生分组模拟运营一家物流企业, 在初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完成若干年的企业运营, 在运营中根据相关规则选择市场、人员、订单、仓库、办公室、车辆、运输线路等。这两项赛事不仅能巩固参赛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实操熟练性;比赛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练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 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从业热情。

4.2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物流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物流专业教师也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关注物流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持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与提高企业实践技能, 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指导物流技能竞赛, 教师能深入的了解物流行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根据所了解的企业用人需求合理安排授课的内容, 对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 打破以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 在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 并安排学生体验相关岗位的实践活动。在指导物流技能竞赛的基础上, 教师日常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侧重点等方面将有所改变, 这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3 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

物流技能竞赛赛项模拟了企业的实际运作环节, 以企业所需的工作岗位为依托, 再现了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将物流行业最新职业技能标准、物流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技能大赛内容及时整合融为一体, 并转化为教学项目。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缩短岗前培训期、降低成本, 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职业院校将以物流技能竞赛的项目为导向, 推动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工作岗位为依托的项目教学的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

4.4 推动校企合作的开展

物流技能竞赛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技能竞赛的内容是以实际企业的运作为基础进行设计, 它的举行对于职业院校来讲, 有助于保障教学的规范性与标准性, 同时学校的实训基地也能够更加贴合企业真实工作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教学与学习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企业来讲, 进行校企合作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吸纳优秀学生入职工作。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出更适应社会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企业为了招揽优秀人才, 校企合作的开展是一种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 技能大赛的举行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的开展。

物流技能竞赛的技能要求代表了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方向。职业院校通过准备技能竞赛、参加技能竞赛、总结技能竞赛, 可以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 进而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卫玉成.技能大赛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J].中国市场, 2016 (28) .

[2]董自上, 褚新浩.以技能大赛为平台校企共育行业英才[J].职业, 2017 (30) .

[3]刘永新, 杜学森.职业技能大赛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J].教育与职业, 2014 (21) .

[4]吴庆国, 陈祥梅.高职院校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赛学教改互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 (2)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论文   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   技能   物流   方案设计   能力   职业院校   人才   学生   专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