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技校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培养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本课程涵盖范围广泛,包括计算机应用软件和硬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为进一步研究计算机应用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分析技校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现状入手,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技校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我国高校计算机科学早期教育以学术研究教育为主,我们称之为精英教育。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需要一大批实践能力强、操作速度快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技校生计算机教育要与时俱进。在这样的条件下,技校生的计算机教育为我国计算机行业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人才。然而,在技校生的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技校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学习中缺乏主观能动性。技术学校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关系到他们今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技校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一)技校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我国的信息产业在日益发展,计算机显然已经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拆分的一部分。计算机具有实用性,要注重专业与市场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面对多元化的市场经济,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要与市场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根据市场需求,在专业课程设计中,要根据市场需求有效确定教学内容,这将有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技校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目前,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解释,而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有的甚至不提倡实践,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必然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没有积极的主观意识和动能。1.应用能力培养缺乏实用性。通过相关研究可以看出,传统技校的计算机教师授课方式通常以理论为主,没有与实际相结合,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很难去理解这些理论知识的原理与作用。举个例子,在学习“文件、文件夹和磁盘”时,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允许学生根据真实的文档想象特定的文件和文件夹,而不需要实际的课堂教学。这种抽象的想象使学生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了。学生想到的文件和文件夹可能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不相关,这很容易让教师陷入尴尬的境地。然后教师再通过其他场景引导学生回到主题。事实上,学生回到主题的时间已经消耗了他们大部分的耐心和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严重违反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使学生逐渐与计算机产生矛盾心理,使学生失去了探索教学内容的愿望。其次,虽然有些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但他们盲目追求“功利主义”,快速增长实际应用能力,却严重忽视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核心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似乎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似乎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但实际上它只是形式而非实际。2.应用能力培养缺乏针对性。从技工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很多计算机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际操作练习。这种教学方式效果也显而易见,缺乏有针对性的联系,导致学生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从而使学习效率低下。就像开始学习Office应用软件的时候,很多学生容易把“Word、Excel、PPT”的理论知识混淆一团,但是如果教师只是照着书本的知识进行大纲的讲解,那么自然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很无聊,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技校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科学化、系统化,使每一次教学都成为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系统工程”的一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一般按章节顺序进行。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章节进行了调整,以便于文字处理后的讲解。实践课程从文字处理开始,从最常见的文本编辑和排版问题开始。这种安排不仅更容易提高基础,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依赖关系。强调内容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只是照着教材进行,没有灵活的课堂运用,学生们听腻了,教室的气氛也很沉闷。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在教学方法中运用一些头脑风暴。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不仅能使完成任务的学生更快地掌握内容,更能培养表达信息的能力等,而且能使完成任务的学生由于兴趣而更加积极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精讲多练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关键在介绍软件的使用时,教师应该澄清基本概念、方法或规律,而不是仅仅谈论事实。学生应能学会使用软件,并能快速掌握软件或类似软件的应用。例如,在讲解动画时,笔者首先播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师示范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案例内容对知识点进行解释。在讲解过程中,重点学习了超链接、动画效果设计等一些难点知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了实践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计算机实践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教师会立即回答问题,这只会使学生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培养了学生的惰性。因此,在网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观察、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对课堂上常见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评析,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独立操作计算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实践操作教学在教学中,计算机教师应该理论实践一起抓,充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如在教学生如何制作和打印精美的课程表的时候,可以将“掌握创建表的方法、基本的编辑和修改表、格式化和修改表、打印文档”的理论与技工学校学生绘图的过程相结合,并留下作业。课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一张计算机课程表的制作,从而使得学生有愉快的实践经验。

(四)注重思维意识启发在学生学完有关课程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掘者,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或者让学生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多让他们进行实际练习。以“数据编辑”为例,教师可以将一些公司的员工档案或者学校的学生档案进行展示,并将其中有关联的档案表的数据进行编辑联系起来,然后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去完成“家庭档案表”的制作,多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从而一步一步发掘其潜力,发掘计算机探索能力。教师做的就是如何发掘这些东西以及找到思维突破口,同时要学生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眼界,知识的拓展和实践的探索都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四、总结

总之,仅仅依靠计算机教师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不够的。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教学内容也依赖于各种专业课程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只有将专业课教学与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相结合,将软件应用能力、硬件知识和技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才能衡量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志,王翠.分析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J].通讯世界,2016,(17).

[2]王齐.浅析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之策略[J].科技信息,2010,(31).

[3]张有贤.浅谈技校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J].职业,2012,(18):107-108.

[4]王红云.浅谈技工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J].职业,2010,(3):76-78.

作者:陈洁单位:云南红河技师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论文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应用   能力   技工学校   教学内容   注重   课程   教师   计算机   知识   学生   软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