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创新的实践

环境监测实验创新的实践 环境监测实验创新的实践 环境监测实验创新的实践

1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以前的教学中,以教师填鸭式教学为主。老师把实验中涉及的内容从头到尾讲一遍,如果学生事前没有预习,可能对内容理解不透,学生听完前面又忘了后面,在实验中,错加、漏加试剂,操作错误的现象很多,现在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

(1)强调实验前的预习。在实验前,让学生认真预习实验讲义,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及实验原理、步骤,并查阅相关理论知识,写出预习报告,上课时检查预习报告,同时,将预习情况纳入实验成绩的考核当中。

(2)增加了学生动手的环节。在以前的实验课中,实验准备如配制试剂、配制监测水样、样品预处理、分析仪器调试等都是由教师来做,学生只做操作部分就可以了。这使得一些学生对某些试剂的成分都不明白,现在,某些实验试剂要求学生自己配制,尤其是综合设计性实验,用多少,哪些试剂需要现配等,试剂用量,都需要学生事前准备好进行配制,试剂的配制对后面的结果有直接影响,这也增加了学生的责任感,并且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加。

(3)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往大多的实验课教学都是通过板书,由老师将实验相关内容讲解给学生,对于试验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限于口头强调,这样容易使学生给予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我们将多媒体(ppt)教学方式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些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以动画的形式向同学警示实验操作错误所导致的后果,将实验流程以动画的方式体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专业兴趣。

(4)提倡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实验数据处理上,要求学生采用Excel、Origin等计算机软件,极大提高了他们数据分析与处的能力,为将来进行毕业论文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引入多种形式辅助实验教学

由于受时间和学时数的限制,在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将环境中所有指标都做一遍,为此,我们引入了多种形式的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教师的科研课题等加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在我们学院的课外科技活动中,学生参与合肥南淝河水质监测及评价,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制订监测计划,布点、采样、检测,并进行水质评价,在亲身体验中探究新知,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综合学习和应用,促进加深对已掌握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将知识融会贯通,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兴趣;另外我们学院学生在大学期间实行了认知实习,每位学生都配备了指导教师,有的学生选择到环境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如合大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安徽南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各县环境监测站等,通过接触环境监测方面的相关实验,增强感性认识,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也有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及横向项目,这种以教师科研课题研究为方向促进实验教学,不但提高了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的新颖度,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3环境监测实验考核方式探索与改革

实验成绩主要依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实验到课率、教师对学生的印象等。现在我们将环境监测实验课程单独开设,同时,要求学生实验课前进行预习,课上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上记录实验数据、现象、结果。课后进行结果分析和实验总结。学生的成绩由四部分组成,预习成绩占20%,课堂操作成绩占20%,实验报告占30%,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占30%。

4结语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系统工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仍在继续摸索和推进之中,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分析,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找到一条促进“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论文   社会论文   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   科研课题   试剂   实验教学   形式   成绩   操作   教师   报告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