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转变

【摘要】新时代的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教师要确立更高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来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学的高效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进行教学转变中,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结合新时代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方面的拓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掌握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转变探索

一、新时代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观念。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进行主动的汉语言文学学习和发展,有效的完善学生的个人素养,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教师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具体表现,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相应的拓展和提升,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利用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来感化学生,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文学积累能力。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师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要伴随着经济和物质的财富来进行教学方面的拓展。汉语言文学更加契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协调自身的综合素质,完善自身的学习投入意识。

二、新时代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要求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网络得到普及和应用,汉语言文学在教学实践中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利用手机和电脑进行学习和娱乐,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导致对汉语言文学的认知程度较低。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中要充分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改变以往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且跟随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方面的拓展和完善,帮助学生创设一个高效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专业进行职业的定位和引导,通过互联网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要与时俱进进行职业上的交流和定位,有效的增强自身的专业性,从而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方面的拓展和延伸,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发展,从而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教师要在教学中形成个人和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使课堂氛围能够更加和谐和自然。并且利用汉语言文学的特点进行教学方面的延伸,将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专业,有效的拓展学生的思维状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个人道德和综合素质。教师也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会感悟人生,规划人生,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信任教师,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提升。

三、新时代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与社会实际进行连接

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与实际社会进行有效的联系,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掌握能力。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受到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引导时以自我作为教学的中心,只注重教学内容,忽略与实际社会的联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被动,无法积极的提高学生的个人思维状态,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较低。部分学生在参加工作时,因为对社会了解不够充分,不能够积极的迎合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的改变和完善,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生活。

(二)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引导中只注重学生的知识点掌握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利用汉语言文学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不能将汉语言文学作为自身的发展优势来进行拓展,导致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实际应用能力不强,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新时代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导致学生在汉语言文学中不能够利用相应的知识点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学生灵活的运用汉语言文学知识来进行提升和拓展。所以学生在写作中的应用,占到了重要的比重。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点进行记忆无法系统性的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导致学生的思维状态,无法与写作进行有效的挂钩,不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

(四)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忽视了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教学设备也在课堂中被运用高效,学校要积极的利用现代化教育设备来进行教学引导。但是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很好的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来进行拓展和延伸。部分教师由于不了解多媒体的教学技巧,无法积极的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能很好的得到启发和引领,导致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和拓展,无法完善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思维。

四、新时代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策略

(一)教师要不断的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汉语言文学教学引导中,教师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完善学生的思维状态。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还要使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利用学习技巧进行知识点的积累和完善。教师要利用知识来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主动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也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对知识积累的程度以及兴趣特点进行教学活动的创设,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好的积累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特点。教师也可以利用丰富的知识作为教学背景,在教学中不断的引出有趣的观点,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专业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探索。

(二)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更好的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完善自身的学习观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帮助学生利用学习技巧来进行汉语言文学的拓展。教师也可以与学生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探究。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更好的体会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特点,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能力。

(三)教师要立足专业特色,创新教学内容

教师在创设教学模式过程中,要注重根据学生的专业课特点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和拓展。帮助学生更好的利用专业课知识来进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有效的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利用汉语言文学知识进行提升和拓展,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善和提升综合素质。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教师要拓展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结合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创新,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顾路路.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新西部(旬刊)2017,(02):127.

[2]徐汉晖,章琼.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语文天地,2016,(01):160-16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论文   社会论文   文学   高校   专业   主动性   主体   热情   能力   教师   社会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