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社会道德现象的伦理思考

对当下社会道德现象的伦理思考

1.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原因

1.1 传统的风俗意识影响人们正确的道德认识

自古以来,我们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就有“息事宁人”的主张,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化解社会冲突,是传统和合思想的积极方面,但是这种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其终极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不受损失,奉行自我保护、明哲保身、难得糊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生信条,突出表现为不关心他人疾苦,不坚持原则,在面对危险或他人利益受到损失时,采取逃避的态度,缺乏道德正义难以挺身而出,去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1.2 经济竞争加剧使人际关系疏远

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竞争逐渐带来人们收入水平的差距,加上目前下岗失业的沉重压力,进一步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拉大,互助性行为减少。再加上屡见不鲜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社会现象不断出现,更强化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感、不信任感。很多人认为打抱不平、见义勇为可能会惹火上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久而久之,人们已经接受了这种处世准则,提醒亲友出门要“少管闲事,省得自找麻烦”。

1.3 道德回报机制不健全是道德冷漠产生的的重要原因

道德回报是道德行为者在履行道德义务后,应该得到的社会组织和他人的回馈。“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道德回报有物质上的回报和精神上的回报。道德回报可以充分调动社会成员履行道德责任的积极性,将履行道德责任转化为内心的自觉行动,增强社会成员履行道德责任的幸福感。如果履行道德责任的人感到不幸福,就会使他们的动力不足,道德信仰也就会缺失;如果履行道德责任是种牺牲和奉献,而道德主体在牺牲和奉献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所以建立赏罚分明的道德回报机制,使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1.4 人们的价值观念物质化使道德意识被忽视

人们的价值观念物质化也是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化的原因。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少。在物质利益的冲击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被破坏,人们间的情感越来越淡漠。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开始频繁,一切向钱看、贪污贿赂这些道德现象甚至开始被人盲目追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让人失去起码的羞耻感,人们对不道德行为表示的道德义愤越来越少。同时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见死不救、见义不为成为社会的常见现象。

2.社会道德冷漠的对策

2.1 通过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来提高人们的责任意识

在传统社会,公民的公德意识和社会公共精神严重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情感日益淡化和功利化,这是道德冷漠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培育社会公共意识是消除道德冷漠的重要途径。首先,应该大力弘扬集体主义道德观念,让人们的价值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融为一体,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消除心中的隔膜,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其次,开放公共生活,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实践活动。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人们在公共生活中感受到自己利益与社会利益息息相关,从而也增强自己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2.2 完善道德教育的手段,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

有效的道德教育让这种教育回归到生活之中,良好的道德教育是与人们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社会的道德教育者应该改变以往的居高临下、单向实施教育的错误做法,尽量做到与受教育者平等地进行交流与对话,以实现心灵上的沟通,达到思想交流的目的。这样才能使人们在道德教育中,感受到集体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才能培养起大家的合作意识与群体意识,使大家学会在复杂社会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其次,对人们道德手段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我们的道德教育者要主动把道德教育引入到生活,和生活对接起来而不是一个道德的说教者和灌输者,要在鲜明的生活中培养起人们的道德意识。

2.3 建立健全道德回报机制,为道德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鉴于道德回报机制的缺失是道德冷漠产生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入手来加强道德回报机制的建设。一要建立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相结合的道德回报机制。改变过去单纯依靠精神鼓励的道德回报方式,丰富道德回报手段,使道德回报机制成为社会道德教育的助推器。二要建立完善的道德回报的制度和法律,为善行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合理的制度能鼓励人们的善行,抑制人们的恶行。要实现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必须建立善恶有报的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三要发挥社会舆论对道德冷漠行为的监督作用,形成对不道德行为的社会评价机制,把社会上的道德冷漠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送上道德法庭,更好地发挥道德舆论对人们行为的监督作用和导向作用,为全体社会成员践行道德规范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2.4 通过媒介传播平台建立正确的道德导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在道德调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媒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介传播快、影响大的特点,来正确进行道德引导,在整个社会普遍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象,使善的行为得到敬仰,并使人们乐于躬行,同时使恶的行为受到鄙夷。同时,互联网对社会道德调控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坚持科学的态度,正确疏理,严格管理。此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舆论导向,也应该严格自律,努力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对道德典范给予热情褒扬,同时,对不良的道德行为予以有力的揭露和批评,以此不断校正社会道德意识,塑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论文   社会论文   伦理道德   道德   现象   社会   道德教育   伦理   冷漠   物质   手段   意识   利益   机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