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下颈椎损伤患者术后临床康复的影响

颈椎损伤多由车祸、高处坠落伤等外伤所致 , 是脊椎外科的常见疾病 , 多合并颈髓损伤 (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CSCI), 具有很高的致残、致死率。其伤者中以中青年最多 ,突如其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双重打击 , 刺激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应激 , 常令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失眠、神情淡漠、食欲差、焦躁不安甚至厌世等不良情绪 , 影响患者的心理内稳态, 严重影响了治疗及康复效果。本文选取本院 2010年 1 月 ~2014 年 2 月收治的 56 例下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患者 ,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临床康复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 2010 年 1 月 ~2014 年 2 月收治的56例下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患者。男32例, 女24例,年龄 31~65 岁 , 平均年龄 (41.859.40) 岁。随机分为对照组27 例和观察组 29 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伤情、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主要致伤原因为车祸、高空坠落及重物砸伤等。

1. 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措施一致 ,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 包括良好的沟通、健康宣教、饮食起居等各方面的护理与指导。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规范化的心理护理。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变化过程大致分为震惊期、否认期、抑郁期、反对独立期和适应期。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 , 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措施 , 贯穿于患者整个治疗过程。①护士需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关系 , 成为患者的一个很好的倾诉者 , 这是心理干预的基础。②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及其心理动态 , 大部分患者为意外事故所致 , 面对突然出现的截瘫、呼吸困难等情况 , 患者往往难以接受 , 心中充满恐惧 , 从心理上拒绝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 , 表现为身心异常的痛苦、震惊、无助、甚至绝望。对此 , 护士应理解患者 , 为其提供舒适的环境 , 允许其适当的情绪发泄 , 逐步稳定情绪 , 调整心态 , 为手术做好基础。③术后协助医生加强心理康复治疗。患者经过前期的心理变化 , 逐渐认识自身的病情 , 虽然疾病得到及时的治疗 , 症状明显改善 , 但对医护人员及家属的依赖心理可能更为显著。护士可让其与老病友接触 , 增加康复的信心 , 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康复治疗。④在术后长期的康复锻炼治疗过程中 , 患者会逐渐接受现实 , 并愿意配合治疗 , 尤其是术后患者的运动、感觉等功能明显恢复 , 将给其极大的信心。此时 ,护士与家属应继续给予持续的心理支持 , 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 , 鼓励其创造奇迹 , 争取达到最佳的功能恢复状态 , 重新回到美好的生活中。

1. 3疗效评价 所有患者在入院当日及术后 6 个月分别应用 JOA 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x-s) 表示 ,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随访 , 各组的 JOA 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 (P0.01)。

两组患者之间的 JOA 评分比较 , 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 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 ,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建立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 , 即 :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强调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影响。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 心理因素的刺激将引起相应的激素水平变化 , 从而调控机体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有效的心理干预增强患者的心理应对能力 , 维持稳定的心态 , 使患者的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 从而对疾病的转归起到极低的作用。

颈椎损伤患者多由突发意外造成 , 合并脊髓损伤 , 肢体运动、感觉障碍 , 生活难以自理 , 严重者危及生命。由于事发突然 , 伤情严重 , 患者及家属往往很难接受 , 产生负面情绪 , 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同时 , 手术难度大 , 风险高 , 术后效果很难达到患者的预期 , 治疗疗程长 , 经济压力逐渐增大等综合因素 , 亦常令患者的治疗半途而废 , 使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尽人意。作者对本院 2010 年 1 月 ~2014 年 2 月收治的56 例下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患者随访发现 , 在整个治疗、康复过程中 , 进行积极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普遍优于未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患者。这说明 , 积极的、系统的、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调整患者的心态、改变患者心理角色、调动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同时 , 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也至关重要。因为 , 患者的家属心理可能承受更大的负担 ,也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通过心理护理 ,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 , 使其能够自我调节一些存在的心理压力 , 正确的认识疾病 , 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 , 协助医护人员进行长期的心理康复治疗 , 优化了医患关系 , 降低了医疗纠纷。同时通过对家属的心理干预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更好的诠释了人性化服务的内涵。

综上所述 , 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极大的增强患者及其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 , 不仅利于患者的心理康复 ,而且可以促进患者整体康复的进程 , 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减轻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和压力。通过实践证明 , 积极的、系统的、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下颈椎损伤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的术后临床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论文   医药论文   医学   术后   颈椎   损伤   患者   心理   脊髓   统计学   家属   手术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