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撞击伤后气腹压力对肝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毕业论文 作者:赵松 麻晓林 张连阳 李勇

【关键词】 肝脏损伤; 腹腔镜; 气腹; 肝动脉血流量

Effects of pneumoperitoneum on the hepatic arterial flow in controlled rabbit models with liver injury

【Key words】 Liver injury; Laparoscope; Pneumoperitoneum; Hepatic arterial flow

闭合性肝脏撞击伤可应用腹腔镜进行诊治,CO2气腹下影响肝动脉血流量的相关报道较少见。本研究通过建立肝撞击伤伴失血模型,研究在不同气腹压力状态下影响肝动脉血流量的因素,以期提高腹腔镜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分组及模型制作

1.3 主要仪器

1.4 血流量检测

1.5 动物选择

按Moore等[3]分级标准,肝损伤为Ⅰ、Ⅱ级者入选,其余各级损伤则为不符合实验要求而排除在外,再制作模型以补足该组动物数,实验共用75只,63只符合要求。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组内各时相点相互比较时采用符号秩和检验,组间各时相点两两比较时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所得数据均用 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损伤情况

本组动物肝损伤Ⅰ级36只,Ⅱ级27只。腹腔内平均出血量为(2.56 1.

8

5)ml。75只中33只合并轻度右(或双)下肺挫伤,1只合并膈肌出血。

2.2 失血及气腹

2.3 肝动脉血流量

通过对各标本内蓝色微球的检测计算出实验中对各色微球的平均回收率为86.43%。各组肝动脉血流量变化见表2。表2 各组肝动脉血流量(略)

3 讨论

创伤多伴有失血,导致机体对全身血流量再分配以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供。肝动脉如同皮肤、胃肠道1样,被机体“牺牲”。国内外有不少研究表明,气腹下肝动脉血流量会减少[4-7]。但肝撞击伤伴有机体失血后,气腹是否仍然会使本身已经减少的肝动脉血流量进1步减少等问题,目前仍不完全清楚。

本研究发现肝动脉血流量在Ⅰ组和Ⅱ组气腹中和撤去气腹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Ⅳ组与Ⅴ组、Ⅶ组与Ⅷ组比较在气腹后3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Ⅰ组与Ⅳ组比较在各时相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

5),但气腹后30 min时Ⅶ组明显少于Ⅳ组(P<0.0

5);在气腹后30 min时Ⅷ组明显少于Ⅱ、Ⅴ组(P<0.0

5)。

参考文献

[1]麻晓林,杨志焕,石林,等.ECT对实验性肝脏撞击伤的诊断价值.创伤外科杂志,1999,1

(1):8-10.

[2]孙士锦,麻晓林,徐世荣.肝脏撞击伤后血液黏弹性变化及对机体影响的实验研究.创伤外科杂志,2005,7

(3):203-20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论文   医药论文   临床医学   肝脏   动脉   统计学   机体   创伤   损伤   腹腔镜   模型   差异   意义   压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