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理论在三级综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实践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心脏部门。感染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日益被社会关注,对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要求更高。国家卫计委颁布的消毒供应管理规范不能满足需要。循证管理是将科研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一种管理模式,重点在于要求医护人员必须通过临床实践和查找国内相关报道,把个人临床经验同外部所获得的最佳证据以及实际的工作情况等结合起来,最终制定出最佳的管理方案。为探讨循证理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笔者将所在医院供应中心应用循证理论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科室现有工作人员26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8人,护师4人,护士4人,工人2人,物业工作人员6人。年龄20-50岁,平均32.5 7.4岁,工作时间2-28年,平均8.5 2.9年。主要承担医院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发放和复用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储存与发放等工作。

1.2方法

(1)随机抽取循证管理前的180包消毒器械为对照组,循证管理后的180包消毒器械为研究组,将2组消毒器械进行调查,在研究中针对这些消毒器械进行清洗质量、灭菌质量以及器械的包装质量方面的合格率进行对比与分析。

(2)对18名护理人员应用循证理论管理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总合格率进行评估。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医疗器械处理的合格率。抽样调查发现,经过循证护理后研究组的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灭菌质量以及器械的包装质量的合格率都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工作质量。循证理论管理实施后护理工作质量比实施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随着医疗机构业务的拓宽,规模扩大,消毒供应管理需要更专业。笔者作为我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针对目前现状进行科学的评估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消毒供应的建设制定出相应的管理规范,并组织认真学习来加强新管理方案的执行和落实;开展了每周至少1次的培训或讲座,加强对消毒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培训;实施弹性排班制度,以减轻工作强度;制定详细的医疗器械清洗包装灭菌流程,严格执行。同时将消毒中心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每个月的绩效挂钩,实施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长久下来,充分地利用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做到卫生资料的共享,真正发挥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效能,确保人民的健康安全。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循证理论管理后,护理人员优秀率达到55.6%,合格率达到100%,明显高于之前的38.9%和88.9%。实验组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及灭菌质量合格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可见循证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论文   医药论文   医院管理   理论   中心   高于   统计学   合格率   医疗器械   器械   差异   工作人员   质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