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剖腹产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剖腹产的分娩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产妇所选择,但是剖腹产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便是其一,而且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引起患者的月经失调、痛经、不孕等症状,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探索剖腹产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方法势在必行。当前,针对剖腹产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也出现许多探索,结果比较显著。

【关键词】 剖腹产;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因;临床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病,主要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并且不断的生长、反复出血,多发生在25-45岁的生育期妇女。最近几年,随着剖腹产人群数量的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也在提高,逐步的引起了医务人员的重视。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害

1.1 月经异常

月经异常主要是指月经周期紊乱或月经过多。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引发卵巢功能失调,导致月经异常。

1.2 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典型症状就是痛经,而且随时间推移,疼痛程度增加。一般发生在行经及其前后时间,子宫内膜异位症内部出血,使局部组织受到刺激,发生炎症,导致疼痛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处会分泌前列腺素,引发子宫肌肉出现挛缩,产生痛经,甚至需要止痛剂来抑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前列腺素的分泌量日益增加,子宫肌肉挛缩程度越来越高,痛感越来越强,止痛剂加量甚至无效。

1.3 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引起卵巢病变影响排卵,也可能会引起输卵管周围粘连,引起不孕。

1.4 其他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引起性交痛,经期排便次数增加,有子宫内膜异位至膀胱者,会伴随血尿、尿频、尿痛状况的出现,而腹壁瘢痕者,会出现局部肿块及疼痛。

2 剖腹产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方法

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及粘连程度,分为四期:Ⅰ 期为微小(1 5分);Ⅱ期为轻度(6 15分);Ⅲ度为中度(16 40分);Ⅳ期为重度(41分以上)。

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是消除病灶,缓解并解除疼痛,减少和避免复发,改善和促进生育,在治疗时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病变部位范围、生育需求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2.1 期待疗法

期待疗法主要是指确诊后的患者,在一定时期内仅给予临床随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而不采取其他激素类药物或手术等措施。此方法多用于症状轻微者,原因在于子宫内膜症在生育年龄的某一阶段出现,一般可自行消失。

2.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原理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为激素依赖性疾病,通过抑制卵巢功能,阻止异位症生长,减少异位症病灶的活性,减少粘连的形成。常用的疗法是激素治疗导致患者闭经,消除痛经、避免经血逆流,引起异位症内膜萎缩退化。主要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或轻度患者,主要药物有安宫黄体酮、达那唑、内美通、GnRHa等。

2.3手术治疗

2.3.1 保守手术

手术的适应患者为年轻且有生育要求,病变较重者,或者为要物质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手术的范围为分离盆腔粘连,切除盆腔病灶;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剥出术;有严重痛经者,切除骶骨前神经。保守手术,术后复发率比较高,5年内复发率高于40%,有些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2.3.2 半根治性手术

手术的适应患者为病灶范围广、无生育要求或生育功能无法保留的病变严重者。手术范围包括:切除子宫及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剥出卵巢异位囊肿;保留双侧卵巢;分离盆腔粘连;性交痛明显者,切除骶骨前神经。半根治性手术的复发率比较低,5年后复发率仅为2 5%。

2.5 根治性手术

根治手术主要适用于病灶范围广,年龄大,卵巢破坏严重且病变严重、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范围包括:切除子宫及双侧卵巢,尽可能的切除肉眼所见所有病灶。根治手术的复发率极低,5年后复发率低于1%。

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利用腹壁切口切除肿块,剔除剖腹产手术留下的瘢痕。为了防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在清除病灶后,一并将附近的结缔组织切除,直到病灶剩余组织为柔软状态为止。为避免感染,术后需要结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不需要其他药物辅助。

2.4 主要手术方式比较

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方式主要有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两者相比,腹腔镜手术优于开腹手术。主要体现在:腹腔镜手术分离黏连更有效,并且术后新粘连形成的比较少,对输卵管卵巢功能的损伤小,可以尽快恢复卵巢功能。对于恢复妊娠,减轻盆腔疼痛方面,国内临床治疗方面,二者没有明显的效果比较,但是根据国外治疗的经验来看,Ⅰ 期 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更安全、更有效,手术效果方面,二者旗鼓相当或盆腔镜手术更胜一筹。

对于有广泛粘连、内膜囊肿巨大、比较复杂或需要进行肠切术的患者,仍需要选择开腹手术。

3结语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非恶性病变,有一定的复发性,且对生育期妇女的危害性比较大,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要注意预防剖腹产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包括了解剖腹产手术的使用人群及特征,降低剖腹产的几率,或者在行剖腹产术时严格操作,注意子宫内膜的清除及子宫的缝合方法,从根本上杜绝子宫粘膜异位症的发生。如果术后出现子宫粘膜异位症,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治疗,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丽新. 浅析剖腹产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08):145-146.

[2] 文红梅. 浅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1):83-84.

[3] 袁健华. 13例剖腹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16):132

[4] 黄思毅,李末娟.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178例[J].实用医学杂志. 2012,28(10):1673-1675.

[5] 糜若然,苏菊,李敏芝,等.实用妇产科手术技巧[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31.

[6] 邹晓军,孙莺歌,高全聪.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处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 2007(45):28.

[7] 魏微,卢丹,张健萍,等.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119例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0(8):573-575.

[8] 夏雨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展[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6):97-9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论文   医药论文   临床医学   内膜   产后   子宫   腹壁   病灶   盆腔   卵巢   术后   患者   手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