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副伤寒的流行与中西医诊治

各种年龄的牛对该病都有易感性,特别是1月龄左右的犊牛最易感。病牛和带苗牛是主要的传染源,都柏林沙门氏苗的带苗牛,其胆囊内长期存在病原菌,不断随粪便排出,而鼠伤寒沙门氏菌可能还来自饲料、饮水和其他动物。该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此外,带菌牛在不良外界条件影响下,也可发生内源性传染。犊牛未饮初乳或饮初乳不足,也可降低机体抵抗力,诱发该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播迅速,常呈地方性流行。成年牛放牧季节,常呈散发。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病牛表现出炎症和败血症,妊娠母牛患病后则会发生流产。任何家禽、家畜以及其他动物都能够感染该病,且传染源主要是病牛和带菌牛,另外健康犊牛食入的饲料和水源如果被混有病菌的乳汁、尿液、粪便污染,也可经由消化道引发该病。此外,如果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则沙门氏菌能长时间在水中存活,也就是说水源被病牛排出的粪便污染后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该病不仅可以经由消化道进行传染,还能够通过交配等方式引起感染。一般牧区容易流行该病,且公母牛都能够感染。在每年7 8月份比较容易发生该病,尤其是雨水较多、环境潮湿时更容易发生,进入9月份则基本很少发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

2临床症状

病牛初期表现出精神萎靡,体温升高,停止采食,但大量饮水;鼻镜比较干燥,严重时甚至发生龟裂;脉搏加速,心跳和呼吸频率加快,往往呈腹式呼吸;接着很快出现腹泻,排出比较黏稠的稀粪,通常混有纤维素性絮片和血液,且散发恶臭味;表现出明显的腹痛,往往用后肢踢腹。当病牛表现出下痢后,体温开始降低,通常降到正常水平或者略高。病牛症状严重时只能够卧地不起,体质迅速衰竭,大部分在发病的1 5天以内就发生死亡,死亡率通常在5% 10%,最高能够达到70%左右。病牛症状较轻或者及时进行治疗基本能够痊愈;如果转成慢性者,往往发生周期性腹泻,且跗关节和腕关节发生肿大,出现跛行,或者表现出肺炎和支气管炎的症状。成年肉牛通常呈慢性经过或者携带病菌,只有呈急性经过时才会表现出与犊牛基本相同的症状,但在24h之后这些症状就会逐渐减退。

3预防方法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抗病力,消除诱发因素。牛群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治疗病牛和带菌牛,对其停留过的场地、圈舍和使用过的用具等进行消毒。死亡动物深埋或焚烧。

疫区可注射牛副伤寒灭活菌苗进行预防。1岁以下的犊牛肌肉注射1 2mL,1岁以上的牛肌肉注射2 5mL,间隔10天同剂量再注射1次。在已发生牛副伤寒的牛群中,应对2 10日龄的犊牛肌肉注射灭活菌苗1 2mL。孕牛应在产前1.5 2个月时注射菌苗,所产犊牛应在1 1.5月龄时注射1次菌苗。体质瘦弱和患病的牛不得注苗,注苗后有的牛可能出现较微弱反应,如精神不振、减食、产奶量下降等,不需治疗,2 5天内反应可自行消失。

4治疗措施

发现病牛后要立即将其进行隔离,并及时采取治疗,主要是对病原菌进行彻底消灭,避免发生机体中毒,确保肝脏功能正常。如果病牛发生严重下痢,还要注意采取对症治疗,及时进行输液,避免严重脱水,同时必须加强护理。病牛静脉注射500mL溶解有0.65 0.75g914的糖盐水1次,经过4 7天再进行1次注射,注意要采取缓慢注射。病牛也可每次静脉注射150mL 5%碳酸氢钠、250mL 25%葡萄糖液、500mL 5%糖盐水、75万 100万IU四环素,每天2次。按每天每千克体重分2次内服0.01g呋喃唑酮,连续使用5天;或者按每千克体重每天分2次内服20 40g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基异恶唑,或者每天分成2 3次内服2 3g金霉素。另外,病牛按每千克体重内服70mg复方新诺明,注意第一次药量加倍,每天2次,也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沙门氏菌非常容易产生抗药性,当只使用一种药物治疗没有效果时,可更换成另一种药物。病牛还可每次肌肉注射60万 80万IU青霉素、100万IU链霉素,每天使用2次。如果病牛出现关节炎症状,可先使用酒精鱼石脂绷带,后期采取用无菌法抽出关节液,并向关节腔内注入15 30mL添加有40万 60万IU青霉素的1%奴夫卡因,再缠上绷带。病牛还可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取100g白头翁,15g黄芩,15g苍术,30g黄连,20g泽泻,15g秦皮,20g元参,20g猪苓,15g炒制的槐花,15g炒制的丹皮,15g党参,20g生地,15g炒制的栀子,15g側柏叶,32g黄柏,15g白术,全部研成细末,分成2次用开水冲调,当温度适宜后给病牛灌服,每天1次,同时要供给其充足的补液盐自由饮水,并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深部灌肠,连续使用5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论文   医药论文   西医学论文   犊牛   副伤寒   菌苗   沙门氏菌   病原菌   消化道   粪便   中西医   机体   症状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