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侗族传统知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

近年来,传统知识的公平惠益分享、知识产权保护和科学价值挖掘等已成为全球热点议题。1993年生效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在其第8条要求每一缔约国应尽可能并酌情依照国家立法,尊重、保存和维持土著和地方社区体现传统生活方式而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相关的知识、创新和实践并促进其广泛应用,在此等知识、创新和实践拥有者的认可和参与下,鼓励公平地分享因利用此等知识、创新和实践而获得的惠益。为因应《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传统知识议题,2000年10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和传统知识、遗传资源及民间文艺政府间委员会,主要任务是讨论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2014年10月12日生效的《名古屋议定书》进一步将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落实到具体的法律条文。2012年成立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专门成立了土著与地方知识体系专家组,致力于研究传统知识与现代科学的关联。

本文基于笔者近年对贵州黔东南地区侗族传统知识的大量调查,重点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从不同类型角度阐明了传统知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并探讨通过保护和传承传统知识以及促进其惠益分享的方式而有效地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一、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密切关系

文化多样性是指人类表达和组织的多样性,其中包括文化群体内部以及文化群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国的文化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及其丰富多彩的民族特征,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以及在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传统知识、思想观念、技术创新、文化习俗和习惯做法等。由于传统原住民和地方社区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他们所处的环境对其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并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直接相关,因此他们通常对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这两方面有着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如今,这个事实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共识,而传统知识、传统技术革新与习惯做法等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提升被视为维持这些地方原住民日常生活和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所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组成的国家。由于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各民族生活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在对环境的适应和对生物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知识。这些传统文化和知识包含着对自然的认识、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和做法,是民族地区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从民族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角度来说,这些理念和做法是和谐人与自然、促进生态文明的精神力量和知识源泉,不仅在过去、在现在和将来都值得继承和发扬。

已有研究表明,文化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具有保护和促进作用,如傣族的贝叶文化和佛寺文化对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作用。据统计,西双版纳与佛教活动密切相关植物有100种以上,91种植物在佛寺庭园中得到了保存和恢复,有效保护了植物资源和物种多样性压。彝族的图腾文化对云南紫溪山的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物种、遗传资源的保护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瑶族和黎族的生产方式、宗教、习惯法和文化艺术等传统知识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文字可考历史。侗族现有30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自治区)毗邻地区,位于东经1080-1100,北纬25-31之间,方圆6万km。侗族聚居区气候温和,河溪众多,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了具有地理特色的动植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土壤资源等。侗族人民千百年来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实用的传统知识及技术创新,而这些民族文化、传统知识和技术创新在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侗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

相关学者已经对侗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是仅从文化角度研究具有局限性,需要从传统利用生物资源的知识、创新和具体实践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传统知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根据对《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第8条的理解,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主要分为以下5类:(1)传统利用农业生物及遗传资源的知识;(2)传统利用药用生物资源的知识;(3)生物资源利用的传统技术创新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4)与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的传统文化与习俗;(5)传统地理标志产品。本文将以此体系为基础,从糯禾文化、传统民族医药、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传统饮食文化和传统信仰文化等方面探讨侗族传统知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作用。

1.糯禾文化对水稻遗传资源的保护作用

侗家人自称为糯米人。孩子出生和办满月酒,最常见的贺礼就是成熟的糯禾穗或煮好的糯米饭,亲戚朋友也会一起喝糯米甜酒,庆祝这种增人添口的喜事。男女青年结婚时,新郎家要准备大量蒸好的糯米饭装进白瓜瓢送到新娘家,侗语称送葫芦饭。新娘家收到后再分给亲戚朋友享用,以通报大家:本家姑娘已经出嫁了。老人过寿时,全寨的亲戚朋友都要送糯稻穗捆成的禾把作为寿礼,称为添粮添寿。平日里,侗家人不论是上山劳动,还是外出远行,都用饭钵、笋叶、树叶或手帕包着糯米饭当午饭。侗家人好客,也多半是使用糯米饭、糯米酒或用糯米做成的油茶招待客人;客人离开时,主人家还会送糯稻草杆包扎的糯米饭,给客人在路上或带回家食用。侗族建房,亲朋好友都会挑着糯谷、糯米酒,前来祝贺。老人寿终正寝,侗家儿女们给老人亡灵敬献的主要食品还是糯米饭和用糯禾田里的鲤鱼精制成的酸鱼。亲朋好友悼念亡灵或送葬时,手中也要拿一糯禾的稻穗,以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阴阳两界,都有糯米饭吃。侗族节日庆典、宗教祭祀活动更离不开糯米饭、糯米酒、糯米粽子、核把等传统食品。

可见,侗族人从生到死、从生产到生活都离不开糯米。侗族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糯禾文化。据相关史料记载,黔东南的香禾糯种植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正是由于糯米在生产生活和文化习俗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才使侗族聚居区仍保留着大量的糯稻品种。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杂交稻的广泛推广使得糯稻的种植面积和品种数量急剧下降,但是,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黎平县仍保留约50个香禾糯品种,有些村寨仍大面积持续种植。

2.传统民族医药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作用

侗族聚居区气候条件优越,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为侗族人民维持健康提供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据杨昌岩调查整理,侗族民间传统药用植物有866种,隶属于155科,513属。亦有相关资料记载侗族药用植物有489种,涉及150科。侗族利用植物入药的方式与中药或其他民族药用法不同,不仅药用部位有差别,而且治疗的疾病也不尽相同。例如,通过2013年在贵州黎平县的调查得知,侗医和侗族民间用竹叶花椒的叶和鱼腥草、细叶韭菜、茶油一起捣碎出汁,用刮疼板刮患处可驱除内毒;用小寸金黄的全草叶配野荞、粗叶耳草捣碎外敷可解蛇毒;用常春藤的茎叶煎服可治疗结石、高烧和疟疾;用莫头的鳞茎揉碎擦太阳穴可治疗发烧;用凹脉紫金牛根炖猪肉,可增强产妇体质,并用于治疗风湿骨痛等;这些用法与已有文献记载大不相同。此外,侗医还用紫金牛治疗妇女分娩后体内因癖血引起的腹痛,用白钩藤茎作为消炎比血和舒血活血的药物,并可与大血藤、鸡血藤和云归一起煎服治疗跌打损伤;用头花寥全草捣碎涂于患处治疗白瘫风等,这些独特用法也与现有文献记录具有较大差异。

由于侗族人民在实践中认识了植物,并发现很多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其独特的治疗用途,这使得大量的野生植物资源得以保存。一些侗族村寨甚至多年来已形成保护自然和可持续利用药材的伦理和文化习俗,并通过当地社区的习惯法加以保护,这些传统知识和相关的文化习俗是保持侗族聚集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原因。

3.饮食文化习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

嗜酸和嗜茶是侗族人饮食文化的两大特征。在侗族食品中,酸食冠于菜肴之首,一半以上的菜肴都是酸味,几乎每家每户都置有多个酸坛,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之别。侗族不仅平日食酸,而且待客送礼、红白喜事、敬神祭祖等,皆不离酸。其中,腌鱼是侗家招待贵宾的珍饯,家有腌鱼以示主人勤劳而富有。制作腌鱼需要用苦菜让鱼吐净泥土污物,用米酒腌浸,再用蒸熟的凉糯米饭以及花椒面、辣椒粉、姜蒜、甜酒糟等佐料搅拌,以及用姜杆叶、粽叶、竹笋叶或禾杆草帘做鱼背,腌半年即熟,久腌亦可,三四十年其味不败。腌鱼工艺用到的糯米酒、糯米饭都是当地特有的传统香禾糯品种,配料的辣椒、花椒、姜、也均选用当地传统品种。这表明维持传统食品的制作工艺,要使用传统的原料和多样化的植物配料,客观上保护了当地传统的农作物遗传资源和其他调味植物资源。

日常生活中,许多侗族人一日三餐吃油茶。媒婆们为青年男女说亲做媒,要请双方父母吃油茶;祭祀萨神,每天要为萨神敬三次油茶,以示对萨神的敬重。侗族制作油茶的主要原料是茶叶、茶油、米花、糯米饭或糯米把等,还有虾米、猪肝、粉肠、焦豆、花生、香料等配料。制作和食用传统食品油茶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保护传统糯米品种和其他生物物种资源的过程。

此外,侗族还有血红、扁米、侗果、豆豉等多种传统食品。血红是贵州黎平县南部侗家的头等名菜,是生猪肉或熟猪肉混以猪窝血制成,其中用到的茱英、朝天椒、黄姜、高树花椒、小香桔等都是当地特有植物资源。还有,平甫地区的豆豉是将黄豆煮熟后放入坛中,加上糯米酒、盐、烤好的辣椒、五香八角叶子、烤干的香桔皮等材料拌匀后密闭发酵制成,制作豆豉用到的材料都是当地特有的香禾糯、辣椒、五香八角叶、小香桔等传统资源。

4.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

侗家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与他们周边的生物资源密切相关,表现在工具、用具、衣服制作等多方面。例如,侗家人习惯用香禾糯的稻杆做扫帚,或用其梆扫帚、扎粽子和核把等,这是因为香禾糯稻杆具有坚硬、不易折断、韧性强等优点,就地取材,方便、耐用又环保。又如侗家人创造性地利用淘米水做洗发膏,他们将香禾糯的淘米水倒桶里,放在火塘边使其发酵成酸汤,上层清液可用来煮青菜、做酸汤鱼、腌咸鸭蛋,下沉浑浊部分用作洗头膏,长年累月用酸汤洗头的侗家妇女,头发黑亮柔顺,且少有白发。

侗家人还用白瓜壳装糯米饭,丝瓜瓤洗碗。白瓜成熟晒干后,从顶部较细处切开倒出种子,将瓜内壁清理干净,就可以装糯米饭团或酸汤等,便于携带。用这种白瓜壶装糯米饭密闭性好,可保持糯米香味,几乎每家都有。贵州黎平县尚重、黄岗等地的侗家人种植八角丝瓜和糯米丝瓜等地方品种,他们将老丝瓜晒干后,取其瓤用作洗碗或过滤的工具,由于丝瓜瓤结实、耐用,虑孔较多,洗碗无需用化学产品洗涤剂。

侗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印染,印染包括亮布、蜡染、侗锦等,历史悠久,乾隆时期(1736- 1795年)就扬名四海。至今,侗家人仍然保持自纺、自织、自染的习惯,以身穿自制的布衣为荣,借以显示家中妇女的勤劳和手艺。侗族亮布颜色青紫亮丽,制作工艺复杂,原料繁多。需要用到蓝靛、灰碱水、薯蓖、朱砂根、栗皮、柿子皮、牛胶、蛋清、黄豆浆等原料。有些地区还在染汁中加入辣椒,使其更好地上色。利用当地特有动植物资源制成的亮布,不仅质挺色固,结实耐用,而且间接地保护了当地优异的动植物资源。

5.宗教信仰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

侗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崇尚万物有灵,认为山水、石头、树木、花草、牛羊都是有生命和灵性的。侗家人住的木楼,吃的稻米、蔬菜、肉类等,都源自山林的动植物资源。所以,侗家人自古就有保护树木、森林、水源和动植物的朴素文明生态观,体现在对神树、天神、森林、动物的崇拜和禁忌等。

侗族各村各寨都有崇拜神树的习俗,他们视古树为神灵,寄栖着祖宗的灵魂,是庇佑村寨的力量。高大挺拔的枫树、杉树、榕树、楠木等古树,不仅可以为过往行人提供休憩和娱乐的场所,也是村寨历史发展的标志。崇拜古树需要逢年过节用新鲜公鸡肉、糯米饭和糯米酒等作为贡品祭祀古树。由于崇拜古树,黎平县茅贡乡腊洞村至今保留着被村民们崇敬如神的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黎平县坝寨高场的木兰科含笑属古树林,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保持最为集中的含笑天然林产侗族还有众多的动物崇拜,如鱼崇拜、蛇崇拜、牛崇拜、蛙崇拜、鸟崇拜、蜘蛛崇拜等仁项。可见正是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宗教信仰,才使这些珍稀物种保存到今。

侗族敬畏自然的禁忌有很多,如禁忌砍伐古树,禁忌破坏风水林,禁忌动用坟场的一土一木,禁忌伤害鸟类和蜘蛛,禁忌捕食青蛙和蛇等。为了确保禁忌制度的实施,当地的习惯法和乡规民约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如当地为了保护森林,实施了柴山,放牛坡,女儿出生后栽十八杉等制度。这些禁忌文化客观上对森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甚至超过了国家法律制度对森林的保护程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保护传统知识并促进其惠益共享

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又称《地球宪章》。在宣言的第22项原则中提及:原住民及其社区和其他地方社区,由于他们的知识和传统习惯而在环境管理和发展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各国应承认和适当地支持他们的特点、文化和利益,并使他们能有效地参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次大会还通过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该《公约》将公平公正地分享由于利用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所产生惠益作为《公约》的三大目标之一。为实现此项目标而谈判10年最终产生的《名古屋议定书》将遗传资源、衍生物和传统知识纳入惠益分享的范围,要求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使用方在获取这些资源时须得到资源提供方的事先知情同意,特别是要得到当地原住民和地方社区的事先知情同意,并在提供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的条件下,做出公平公正的惠益分享安排。《名古屋议定书》还要求各缔约国通过国家政策、立法和行政措施,确保原住民和地方社区能够享有这些权利,并参与这些过程。

《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为传统知识的利用和惠益共享开辟了开阔的前景,为保护原住民的权益提供了保障,但是,传统知识正在快速丧失和消失。传统知识是人类的重大财富,其损失不仅是地方社区的,而且是整个人类的损失,如何有效保护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然保存的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的知识和技术由于现代技术和工具的改良或弃用而自然丧失;另一方面,因为现代化进程、快速的人口增长、新产业开发以及外来文化渗透等引起的传统知识和技术丧失和消失成为主要趋势。

此外,国际上普遍出现的生物剿窃现象,揭示了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的流失现状。一些国外生物技术公司从地方社区无偿获取了珍贵的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经过生物技术的加工,开发为产品并申请专利保护,从而获取巨大利益。然而,这些利益从来没有与提供资源和传统知识的地方社区公平分享,此种不公平现象也削弱了地方社区保护和传承传统知识的积极性。

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传统知识,对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着关键作用。糯稻及各种蔬菜果树等地方品种和竹叶花椒、小寸金黄等药用植物虽然经济价值不大,但却是侗家人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宗教祭祀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并且传承至今而经久不衰。但是,侗族人口从上世纪90年代的160多万增长到现在的约300万人,随着人们的生活需求增加、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侗族文化和传统知识也已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侗寨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将导致侗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的大量消失,进而也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特别是具有当地特色的糯米文化和糯稻遗传多样性的损失。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传承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的手段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可能是一个最可行、最经济且最为有效的措施。贵州黔东南地区之所以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糯稻的遗传多样性,正是与当地保存较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密切相关。生物多样性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因为物种丰富,品种众多,才能形成绚丽多彩的民族医药、食品文化、制作工艺及生产生活方式。反过来,丰富的文化多样性也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促进了许多物种遗传多样性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是相互依赖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为了保护黔东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当地有特色的糯稻遗传多样性,就必须加强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促进当地传统知识的利用与惠益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论文   法学论文   国际法   侗族   糯稻   生物多样性   传统   知识   糯米   多样性   崇拜   作用   文化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